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30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产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 脑神经受损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 “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 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神经性头痛多是由于头部与颈部肌肉持久的收缩所致,而引起这种收缩的原因有三种1、作为焦虑或忧郁伴随精神紧张的结果;2、作为其他原因的头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的一种继发症状;3、由于头、颈、肩胛带姿势不良所引起。这种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中以女性为多,多在30岁前后发病。目前,对于神经性性头痛的治疗,大都采用一些镇静止痛及解除血管痉挛类药物。 但诸如此类的药物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如嗜睡、胃肠道不适等症状,长期反复服用,严重时则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治疗神经性头痛药物的缺陷,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好、 无副作用、愈后不复发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艾叶200-300克、菊花100-200克、茶叶70-90克、菩提叶40-60克、薄荷叶15-25克、天麻 10-20克、白芷10-20克、羌活8-12克、细辛8-12克。进一步地说上述的原料和配方为艾叶250克、菊花150克、茶叶80克、菩提叶50克、薄荷叶 20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羌活10克、细辛10克。上述茶叶为绿茶。上述艾叶、天麻、白芷和羌活为自然风干后入药;上述茶叶、菩提叶、薄荷叶和细辛为半干状态下入药;上述菊花采摘后即可入药;上述的各原料混合后,总体所含水份彡 20%。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解热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茶叶具有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解毒和提神益思的功效。菩提叶可以减轻感冒和慢性失眠,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降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还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肾功能和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作用。薄荷叶具有提神解郁、疏热解毒、清咽止痒、消炎镇痛的功效。天麻性平;味甘,微辛。润而不燥,主入肝经。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和小儿^C风等。白芷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羌活性温;味辛,苦。归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痛、肩背酸痛等。细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等功效。可用于解热、利尿、镇痛、 镇静、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本发明所述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是基于对神经性头痛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配制而成,能从根本上治愈神经性头痛,疗程短、疗效好、无副作用、愈后不复发。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艾叶200克、菊花 100克、茶叶70克、菩提叶40克、薄荷叶15克、天麻10克、白芷10克、羌活8克、细辛8克。实施例2 —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艾叶300克、菊花 200克、茶叶90克、菩提叶60克、薄荷叶25克、天麻20克、白芷20克、羌活12克、细辛12克。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艾叶250克、菊花 150克、茶叶80克、菩提叶50克、薄荷叶20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羌活10克、细辛10克。上述茶叶为绿茶。上述艾叶、天麻、白芷和羌活为自然风干后入药;上述茶叶、菩提叶、薄荷叶和细辛为半干状态下入药;上述菊花采摘后即可入药;上述的各原料混合后,总体所含水份彡 20%。接下来,介绍本发明所述药物的两种使用方法。一、温水熏疗
首先,按照上述的药物配方称量好药材;然后,将备好的药材混合均勻,装入药包内;接着,取一盆温水,水温要低于人体的温度,将药包放在温水之上;最后,让患者平躺, 使其后脑勺部位处于药包之上。每次熏疗30 60分钟,2-3天/次。患者每次熏疗之后, 切不可受凉。二、做成药枕首先,按照上述的药物配方称量好药材;然后,将备好的药材混合均勻,制作成枕芯,每日睡觉枕用,半年即可治愈。要保证枕芯的湿度在15% 20%。治疗期间,每个月中选一天在睡前吃一次纯蜂蜜渣炒鸡蛋,疗效更为显著。为了证实本发明所述药物的疗效,将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立档、追踪调查,结果其中98%的患者的神经性头痛被治愈,而且无一复发。下面以上述100例患者中的4例举证说明本发明所述药物的疗效1、某男,52岁,农民,患病10年。病状常年头痛,不定时发作,带有恶心、全身无力、不眠等症状;医院的检查结果是脑部一切正常,属于神经性头痛,每次吃止痛药3-4片才能止痛。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3天后,头痛、不眠症状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减少,且发作时头痛减轻,恶心消失。治疗1个月后,不眠、恶心症状消失,头痛也很少发作,且疼痛大大减轻。治疗3个月后,只是轻微头痛,不眠、恶心、全身无力等症状基本不发作。治疗半年后, 上述各种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已有4年时间,再无复发。2、某男,35岁,某公司职员,患病3年。病状常年头痛,不定时发作,双腿无力、不眠;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神经受损引发的神经性头痛。用本发明所述药物,采用温水熏的治疗方法,熏30分钟后,入睡3个小时,头痛、双腿无力的症状消失,随后停止治疗。3天后,又出现轻微头痛的症状。接着连续使用本药物熏疗一周后,头痛基本不发作,双腿无力、失眠的症状消失。连续治疗一个月后,上述的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再无复发。3、某女,43岁,个体老板,患病6年。病状常年不定时头痛,发作时,带有恶心、全身无力、失眠,严重时多日不眠;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神经疼,属于由脑神经受损引发的神经性头痛,因休息不适等引起。曾针灸多次,但总是复发。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两天后,疗效明显,头痛大大减轻,恶心症状消失,且夜里能很快入睡。治疗一个月后,头痛发作次数大大减少,全身无力、失眠等症状消失;治疗两个月后,头痛基本不发作;治疗三个月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且无复发。4、某女,22岁,办公室人员,患病一年半。病状因全天接触电脑、经常熬夜,而患有不定时头痛、失眠等;医院检查结果是脑神经受损,属于神经性头痛。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3天后,疗效明显,头痛发作减轻,失眠症状大大减轻。治疗一周后,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治疗一个月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已有一年多,再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 艾叶200-300克、菊花100-200克、茶叶70-90克、菩提叶40-60克、薄荷叶15-25克、天麻 10-20克、白芷10-20克、羌活8-12克、细辛8-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和配方为 艾叶250克、菊花150克、茶叶80克、菩提叶50克、薄荷叶20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羌活10克、细辛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绿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天麻、白芷和羌活为自然风干后入药;所述茶叶、菩提叶、薄荷叶和细辛为半干状态下入药;所述菊花采摘后即可入药;上述的各原料混合后,总体所含水份< 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和配方制作而成艾叶200-300克、菊花100-200克、茶叶70-90克、菩提叶40-60克、薄荷叶15-25克、天麻10-20克、白芷10-20克、羌活8-12克、细辛8-12克。上述茶叶为绿茶。上述艾叶、天麻、白芷和羌活为自然风干后入药;上述茶叶、菩提叶、薄荷叶和细辛为半干状态下入药;上述菊花采摘后即可入药;上述的各原料混合后,总体所含水份≤20%。本发明所述治疗神经性头痛的药物是基于对神经性头痛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配制而成,能从根本上治愈神经性头痛,疗程短、疗效好、无副作用、愈后不复发。
文档编号A61P25/04GK102178851SQ20111008755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李世亮 申请人:李世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