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65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历时30年的“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人的体质有九种分别是平和体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血淤体质、过敏体质。其中气郁体质占总人群数的8. 7%,痰湿体质占总人群数的6. 3%。中医认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 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且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健康。气郁体质的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 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舌淡红,苔白,脉弦;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有时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 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体内之气逆行,头痛眩晕。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治疗药物或保健食品对改善气郁、痰湿体质人的上述不良症状的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治疗药物或保健食品在改善气郁、痰湿体质人的不良症状不明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并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用于气郁、痰湿体质的人改善其症状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110、香橼45-90、薤白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进一步地,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5-50、佛手60-100、香橼55-85、薤白70-90、桔梗 60-90、橘皮30-40、莱菔子60-100、橘红30-40、苏梗35-45、麦芽45-65、桃仁55-75、酸枣仁 45-65、龙眼肉65-80、黄花菜60-70、百合30-70、阿胶60-80。进一步地,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50、佛手90、香橼75、薤白80、桔梗75、橘皮30、莱菔子 85、橘红35、苏梗40、麦芽50、桃仁60、酸枣仁55、龙眼肉70、黄花菜65、百合50、阿胶70。所述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糖浆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按以下质量份数取十六味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_110、香橼45_90、薤白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加入原料药总质量8倍量的饮用水浸泡0. 5-1. 0小时;A20、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次提取液;A30、将过滤后的原料药渣再次加入8倍量的饮用水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次提取液;A40、将所述第一次提取液和所述第二次提取液混合后,加热浓缩至比重为 1. 25-1. 3/70°C的清膏;A50、将所述清膏真空干燥成干膏;A60、将所述干膏粉碎过80目筛,加入相应的辅料制成相应的中药制剂。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辅料为粘合剂、填充剂、矫味剂、湿润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采用药食同源植物配伍,没有任何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气郁、痰湿体质人群的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心慌、心跳快、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等不良症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主要原料为紫苏子、佛手、香橼、薤白、桔梗、橘皮、莱菔子、橘红、苏梗、麦芽、桃仁、酸枣仁、龙眼肉、黄花菜、百合、阿胶。其中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功能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治痰壅气逆, 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佛手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肺经,功能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主治肝胃气滞, 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香橼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肺经,功能理气降逆,宽胸化痰,主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痰多咳嗽。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肺、心、胃、大肠经,功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桔梗味辛、苦,性平,归肺、胃经,功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 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橘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功能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呕吐,或湿浊中阻所致胸闷、纳呆、便溏。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 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橘红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功能散寒,燥湿,利气,消痰。主治风寒咳嗽, 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苏梗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 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酸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脾、肝、胆经。功用主治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秀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龙眼肉昧甘,性温。归心、脾经。功能主治补益心牌,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黄花菜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功能主治养血平肝,利尿消肿。主治头晕,耳鸣, 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等。还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上述配伍组成,采用药食同源植物配伍,符合中医辩证思想。以下例举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5、佛手100、香橼55、薤白90、桔梗50、橘皮30、莱菔子100、橘红 25、苏梗35、麦芽65、桃仁50、酸枣仁40、龙眼肉85、黄花菜80、百合30、阿胶100。实施例2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50、佛手60、香橼85、薤白60、桔梗60、橘皮20、莱菔子110、橘红 30、苏梗45、麦芽70、桃仁55、酸枣仁45、龙眼肉60、黄花菜70、百合80、阿胶80。实施例3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50、佛手90、香橼75、薤白80、桔梗75、橘皮30、莱菔子85、橘红35、 苏梗40、麦芽50、桃仁60、酸枣仁55、龙眼肉70、黄花菜65、百合50、阿胶70。实施例4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0、佛手110、香橼60、薤白100、桔梗80、橘皮40、莱菔子70、橘红 40、苏梗35、麦芽40、桃仁75、酸枣仁65、龙眼肉65、黄花菜50、百合50、阿胶60。实施例5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60、佛手50、香橼45、薤白45、桔梗90、橘皮50、莱菔子60、橘红45、 苏梗50、麦芽45、桃仁80、酸枣仁60、龙眼肉80、黄花菜60、百合70、阿胶90。实施例6 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5、佛手70、香橼90、薤白55、桔梗110、橘皮50、莱菔子50、橘红 50、苏梗30、麦芽55、桃仁90、酸枣仁70、龙眼肉90、黄花菜55、百合20、阿胶50。上述六种实施例仅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几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实施例3的效果最佳。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六种具体的实施例,只要原料药的质量配比满足下述要求,均可以达到本发明的效果。即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110、香橼45-90、薤白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0、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取十六味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_110、香橼45_90、 薤白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 桃仁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加入原料药总质量8倍量的饮用水浸泡0. 5-1. 0小时。A20、将浸泡好的上述原料药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次提取液;A30、将过滤后的原料药渣再次加入8倍量的饮用水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次提取液。A40、将两次煎煮获得的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二次提取液混合后,浓缩至比重为 1. 25-1. 3/70°C的清膏。A50、将上述清膏真空干燥成干膏。A60、将上述干膏粉碎过80目筛,加入相应的辅料制成相应的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糖浆剂型的中药制剂。
各种剂型的制备采用现有的制剂工艺。如(1)、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粉碎后的干膏加入总重量3. 5%二氧化硅,混合均勻填充入胶囊。(2)、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粉碎后的干膏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粘合剂、矫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制粒、干燥、压片,然后薄膜包衣制成片剂。(3)、水丸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粉碎后的干膏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粘合剂、矫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合诧、灭菌、制丸、打光制成片剂,其中,打光要求2小时。(4)、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粉碎后的干膏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粘合剂、矫味剂、防腐剂、湿润剂、抗氧化剂等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其中干燥后水分不得超过5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气郁、痰湿体质人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心慌、心跳快、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等不良症状,下面提供几种典型症状的治疗实验数据加以说明(一)、乳房及两胁部胀痛疗效观察。1、实验方法1. 1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提供的胶囊剂,一日2次,一次3粒,配合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对照组服用现有的调理气郁、痰湿体质药物并配合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两组均30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1.2治疗前可比性检查。1. 2. 1如表1所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性别差异无显著性。表1两组治疗前性别比较。
权利要求
1.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110、香橼45-90、薤白 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 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5-50、佛手60-100、 香橼55-85、薤白70-90、桔梗60-90、橘皮30-40、莱菔子60-100、橘红30-40、苏梗35-45、麦芽45-65、桃仁55-75、酸枣仁45-65、龙眼肉65-80、黄花菜60-70、百合30-70、阿胶60-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50、佛手90、香橼75、 薤白80、桔梗75、橘皮30、莱菔子85、橘红35、苏梗40、麦芽50、桃仁60、酸枣仁55、龙眼肉 70、黄花菜65、百合50、阿胶70。
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或糖浆剂。
5.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0、按以下质量份数取十六味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110、香橼45-90、薤白 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 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加入原料药总质量8倍量的饮用水浸泡0. 5-1. 0小时;A20、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次提取液;A30、将过滤后的原料药渣再次加入8倍量的饮用水煎煮1-1. 5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次提取液;A40、将所述第一次提取液和所述第二次提取液混合后,加热浓缩至比重为 1. 25-1. 3/70°C的清膏;A50、将所述清膏真空干燥成干膏;A60、将所述干膏粉碎过80目筛,加入相应的辅料制成相应的中药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粘合剂、填充剂、矫味剂、湿润剂、防腐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在缓解或消除气郁、痰湿体质的人不良症状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郁、痰湿体质人缓解两胁部胀痛症状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制剂的药效成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紫苏子40-60、佛手50-110、香橼45-90、薤白60-100、桔梗50-110、橘皮20-50、莱菔子50-110、橘红25-50、苏梗30-50、麦芽40-70、桃仁50-90、酸枣仁40-70、龙眼肉60-90、黄花菜50-80、百合20-80、阿胶50-100。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采用药食同源植物配伍,没有任何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气郁、痰湿体质的人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心慌、心跳快、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惊吓、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喉部经常有堵塞感或异物感、容易失眠等不良症状。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2178871SQ20111009994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陈刚 申请人:北京身心康国际中医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