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香袋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6357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香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保健香袋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佩戴药囊香袋,预防温疫疾病,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在一些中医古籍书中也都有记载。如《黄帝内经.遗篇.刺法论》中就记载用“小金丹方”预防传染病,里面就有雄黄和雌黄。传统使用薰香的方法,主要是可燃线型薰香、香粉、香水等,其主要缺点是使用不便,对环境和衣物有一定的污染,也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适于佩挂的保健香袋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保健香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有系绳,其特殊之处在于袋体内装有药粉,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肉桂8-12份、高良姜8-12份、山柰8-12份、水菖蒲8_12份丁香8-12份、艾叶8-12份、贯众8-12份、樟脑8_12份雄黄8-12份、梅花冰片4-6份、薄荷脑4-6份、朱砂4-6份。本发明保健香袋袋体中的药粉,其优选的方案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肉桂10份、高良姜10份、山柰10份、水菖蒲10份
丁香10份、艾叶10份、贯众10份、樟脑10份雄黄10份、梅花冰片5份、薄荷脑5份、朱砂5份。本发明保健香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组分肉桂、高良姜、山柰、水菖蒲、丁香、艾叶、贯众、樟脑、雄黄、梅花冰片、薄荷脑、 朱砂去杂质,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勻,再将诸药共研细末,装入袋体内缝好即得。保健香袋的袋体采用通气透气材料,例如纱布、真丝布或无纺布等。将袋体佩挂的离鼻孔越近效果越好,因为口鼻保健才能阻断温邪犯肺之路。使用方法将袋体佩挂于颈部胸前两乳之间,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能起到预防感冒的疗效。注意事项该保健香袋为保健品,外用药切勿内服,患病期间勿用该香袋,因本品为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无治疗作用。适宜人群儿童及身体虚弱易感冒的患者。肉桂为辛热香窜之品气厚纯阳。能御邪袭体或逐邪外出,故能用于温疫的预防。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消食。山柰《增补本草备要》温中辟秽,杀三虫,散寒除湿。水菖蒲开心气治耳聋,《本草备要》谓“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音声,去湿逐风解毒杀虫”。
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抑菌防腐。艾叶《本草备要》谓其“通十二经,达三阴,理气血,逐寒湿……而治百病”。贯众《药物与方剂》谓清湿热解毒杀虫。樟脑辛热,开窍辟秽,外用除湿杀虫,防腐。雄黄解盅毒,杀百邪,杀虫抑菌解毒,《本草经》云其“杀精物恶鬼邪气”。《日华子本草》谓其能治“岚瘴”。《医部全禄》“雄黄人佩之鬼神不能近,毒物不能伤”;“绿绢袋子, 小儿系头或衣服上戴之神妙”。雄黄艾叶点燃烟熏防腐的效果不亚于福尔马林,故对温疫有辟疫解毒之效,使之成为历代预防温疫常用药。梅花冰片辛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防腐抑菌。薄荷脑清风、散热、辟秽、解毒。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配雄黄解毒杀虫。本发明的保健香袋专门用于瘟疫、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诸药合用,散寒除湿, 开窍辟秽,解毒杀虫,避其毒气,邪不可干。共治疗720例,总有效率达9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袋体,2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保健香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有系绳2,袋体1内装有药粉,药粉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肉桂10克、高良姜10克、山柰10克、水菖蒲10克丁香10克、艾叶10克、贯众10克、樟脑10克雄黄10克、梅花冰片5克、薄荷脑5克、朱砂5克; 该保健香袋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称取上述各组分肉桂、高良姜、山柰、水菖蒲、丁香、艾叶、贯众、樟脑、雄黄、梅花冰片、 薄荷脑、朱砂去杂质,将上述组分混勻,再将诸药共研细末,取10克装入袋体1内缝好即得。使用方法将袋体1佩挂于颈部胸前两乳之间,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能起到预防感冒的疗效。实施例2
该保健香袋,袋体1内的药粉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肉桂9克、高良姜8克、山柰9克、水菖蒲8克丁香8克、艾叶9克、贯众8克、樟脑8克雄黄9克、梅花冰片4克、薄荷脑4克、朱砂4克。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
该保健香袋,袋体1内的药粉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肉桂12克、高良姜11克、山柰11克、水菖蒲12克丁香12克、艾叶12克、贯众12克、樟脑11克雄黄12克、梅花冰片6克、薄荷脑6克、朱砂6克。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1990年至今对720例易感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到45岁。(2)使用方法将袋体1佩挂于颈部胸前两乳之间,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能起到预防感冒的疗效。注意事项该保健香袋为保健品,外用药切勿内服,患病期间勿用该香袋,因本品为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无治疗作用。(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540例,占75% ;显效79例,占11% ;有效72例,占10% ;无效29例,总有效率
96%。典型病例
1刘某,女,3岁,老家是山东省郓城县武安镇张英村,跟随爸爸在部队,每逢冬春经常感冒,不敢出门,回老家过年时,佩挂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保健香袋,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 10天为一疗程,佩挂了三个疗程,从用完后没再感冒过。2李某,32岁,男,佩挂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保健香袋,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用了两个疗程后,走访,未感冒,一年也没吃过药打过针。3陈某,8岁,男,由于孩子身体虚弱,经常感冒,吃药打针,佩挂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保健香袋,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佩挂了三个疗程,效果很好,比以前感冒次数少多了。4王某,4岁,男,经常打针吃药,少则二十天,多则一个月,就得打针输液,一次就得七八天,家里没断过药,佩挂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保健香袋,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用了 3个疗程,一年就输了一次液,以前经常输液。5刘某,2岁,女,每到冬春传染病流行季节,就容易感冒,佩挂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保健香袋,每袋佩挂时间为10天,10天为一疗程,佩挂了两个疗程,一年未感冒。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香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有系绳(2),其特征是袋体(1)内装有药粉,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肉桂8-12份、高良姜8-12份、山柰8-12份、水菖蒲8_12份丁香8-12份、艾叶8-12份、贯众8-12份、樟脑8_12份雄黄8-12份、梅花冰片4-6份、薄荷脑4-6份、朱砂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香袋,其特征是袋体(1)中的药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肉桂10份、高良姜10份、山柰10份、水菖蒲10份丁香10份、艾叶10份、贯众10份、樟脑10份雄黄10份、梅花冰片5份、薄荷脑5份、朱砂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香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将各组分肉桂、高良姜、山柰、水菖蒲、丁香、艾叶、贯众、樟脑、雄黄、梅花冰片、薄荷脑、 朱砂去杂质,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勻,再将诸药共研细末,装入袋体(1)内缝好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公开了一种保健香袋及其制备方法。该保健香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有系绳,其特殊之处在于袋体内装有药粉,药粉由以下的组分制成肉桂、高良姜、山柰、水菖蒲、丁香、艾叶、贯众、樟脑、雄黄、梅花冰片、薄荷脑、朱砂。本发明的保健香袋专门用于瘟疫、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诸药合用,散寒除湿,开窍辟秽,解毒杀虫,避其毒气,邪不可干。共治疗720例,总有效率达96%。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2198245SQ20111014435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清池 申请人:刘清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