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用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89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伸展用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靠放身体的一部分就能比较容易获得伸展效果的伸展用垫。
背景技术
例如,以弯曲状向上方隆起所形成的伸展用垫,因通过仰卧使背脊或腰靠放在其上表面,就能伸展背脊或腰,所以能发挥适当的伸展效果。作为这样的伸展用垫,例如提出一种专利文献1的结构。专利文献1 日本登陆实用新型第3034398号公报上述以往的伸展用垫是通过相应其弯曲形状使背脊或腰弯曲而获得伸展效果。但是,其伸展效果只是由于弯曲形状产生的所谓形状效果,其效果有一定限度。因此,要求获得更高的伸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容易获得高伸展效果的伸展用垫。本发明是一种伸展用垫,其特征在于,该伸展用垫具备垫本体,由在背面所形成且横跨宽方向的非接地部、在与该非接地部面对的上表面所形成的沿着纵方向以突起状隆起的用于靠放身体的一部分而伸展身体的伸展部以及在非接地部和伸展部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空隙构成;振动机构,配置在该垫本体的内部空隙,使伸展部振动;垫本体的伸展部在其宽方向中央沿着纵方向在整个伸展部的全长形成有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并且在该凹陷状回避部的两侧形成有与身体的一部分接触的身体接触部,在该身体接触部上在其整个上表面形成许多小突起部,经由该小突起部使振动作用在身体上。并且,伸展用垫本体通常放置在地板等上使用,所以在垫本体的背面具有接触地板等的部位(以下,称为接地部)。该结构中,在靠放身体的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使伸展部振动,从而使振动从小突起部传递到身体,同时产生伸展身体效果和由振动产生的效果,通过这些相互作用效果可大幅度提高伸展效果。也就是,使身体的一部分靠放在伸展部上,通过体重能一边伸展身体一部分的肌肉或腱等,一边通过振动刺激这些肌肉或腱等。由此,能比较容易获得血液循环改善效果、内层肌肉培养效果、骨骼矫正效果等。尤其是对于肌肉力量较弱的女性、高龄者、 身体僵硬者等,因不会使其肌肉或关节过度疼痛,就能获得较高的伸展效果,所以可用性较尚ο在此,振动机构因配置在非接地部和伸展部之间的内部空隙,所以由该振动机构发生的振动容易传递到伸展部,并容易稳定振动该伸展部。但是假设构成为伸展部设置在与接触地板等的接地部面对的上方,且在这些之间的空隙设置振动机构,则该振动机构的振动由于接触地板的接地部而减低,所以很难对该伸展部传递所需的振动。本发明的结构中,因振动机构设置在非接地部和伸展部之间,所以即使是上述比较小振幅的振动也能稳定且正确地传递到伸展部并使伸展部振动。并且,本发明的伸展用垫,不但通过仰卧在其上,能伸展背脊,腰,头颈等,也能通过站在其伸展部上伸展脚底或小腿肌等。这样就能伸展身体的各种各样的部位。上述本发明的伸展用垫中,垫本体的伸展部在其宽方向中央沿着纵方向具备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并且该凹陷状回避部的两侧成为与身体的一部分接触的身体接触部。该结构中,如仰卧在伸展部上时,由于具有凹陷状回避部,因此不会直接支撑脊梁骨,而是将该脊梁骨的两侧靠放支撑在身体接触部上。由此,振动伸展部时,该振动因不直接刺激脊梁骨,所以过度负荷不作用到该脊梁骨。因此,能一边减轻对脊梁骨的负荷,一边伸展背脊,从而能获得上述本发明的高伸展效果。并且,例如在伸展脚时,通过把脚放在该身体接触部上,就能获得本发明的高伸展效果。在此,伸展部的身体接触部,在其整个上表面形成许多小突起部。本结构将身体的一部分靠放在身体接触部,就能通过许多小突起部刺激该身体的一部分。而且,因通过许多小突起部容易将振动传递到身体内部,所以能进一步提高上述的伸展效果。并且,作为小突起部,也能适当设定为大致圆锥形,圆锥台形,圆柱形,半球形等。 因小突起部直接和身体的一部分接触,所以可使用做成不易产生过度疼痛的半球形的结构。振动机构建议为使振幅为0. Imm 5mm的微振动发生在小突起部。如在0. Imm以下的振幅,不太能感觉到微振动,但如在5mm以上则振幅很大,几乎和以往的按摩没有什么差异。本发明因以微小单位伸展肌肉,并达到伸展效果,所以设定为上述的范围。伸展效果更高的优选振幅为0. 5mm 2mm。该振幅的频率建议为50 300Hz。作为使上述微振动发生的振动机构,建议由多个以并联电路所连接的振动用马达所构成,并具备用于给该振动马达供电的供电机构。本结构中,对多个振动用马达加以同样的电压,但例如即便使用同样规格的马达, 因每个制品具有容差,所以每个振动用马达的转速会产生微小的差别,由此发生振幅、周期等具有微小差别的振动。因此,由于这些多个振动的重合,而容易产生振幅为0. Imm 5mm 的较小振动(以下,称作微振动)。由于这样的微振动使得伸展部振动,因此,上述振动产生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使伸展效果提高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也更加提高。再有,由于各振动马达的转速的微小差别,上述微振动产生为不规则振动。通过该不规则振动,容易保持对该振动的感觉,连续感受到身体的一部分处于伸展状态之中,所以能进一步提高伸展效果。但是假设使用一个马达时,因连续恒定的振动,所以会习惯于该振动而不易感受到伸展中的部位。为了产生微振动,也能由单一的振动用马达构成。并且,因是微振动,所以能稳定且容易地站立在伸展部上。因此,如上所述对于脚的伸展也具有能稳定获得高效果的优点。本结构中,作为振动用马达,在马达的驱动轴上安装有锤头(日文錘),可使用使该锤头相对于驱动轴偏心地连结的结构。在此,建议的结构为在垫本体的内部空隙沿着纵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振动用马达。由于多个振动用马达沿着纵方向并列设置,伸展部就容易在其整个纵方向同样振动。因此,能使整个伸展部中的振动程度(振动强度等)的差尽量变小,从而能赋予靠放在该伸展部上的身体部位同样程度的振动效果。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伸展用垫,如上述那样,在和设置在背面的非接地部面对的上表面具备以突起状隆起的伸展部,而且在非接地部和伸展部之间的内部空隙具备振动机构,通过许多小突起部传递振动,因而能一边通过伸展部伸展身体的一部分一边通过振动赋予刺激, 从而通过这些相互作用效果能获得高伸展效果。再有,因不对肌肉或关节等带来过度负荷, 并能比较容易获得血液循环改善效果、内层肌肉的培养效果等,所以就肌肉力量较弱者、身体僵硬者而言有用性较高。并且,因伸展部的身体接触部为在其整个上表面具备许多小突起部,所以能通过许多小突起部刺激靠放在身体接触部上的身体的一部分,容易进一步将振动传递到身体,所以可获得高伸展效果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上述的伸展用垫中,垫本体的伸展部沿着纵方向具备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且以该凹陷状回避部的两侧为身体接触部,因而仰卧在该伸展部上进行伸展时,由于凹陷状回避部而不会过度刺激脊梁骨,能伸展背脊。并且,振动机构适用为使振幅0. Imm 5mm的微振动发生在小突起部时,能赋予更高伸展效果的高刺激。该优选振幅为0. 5mm 2mm。作为使上述振幅0. Imm 5mm的微振动发生的振动机构,由多个以并联电路连接的振动用马达所构成时,因由于每个马达的容差而容易产生微振动,所以通过该微振动,可获得上述高伸展效果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在此,在多个振动用马达构成为在垫本体的内部空隙沿着纵方向并列而设时,因能使整个伸展部的振动程度的差变尽可能变小,所以能赋予靠放在该伸展部上的身体部位同等程度的振动效果。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伸展用垫1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伸展用垫1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伸展用垫1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伸展用垫1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图2中的P-P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2中的L-L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伸展用垫1如图1 4所示,构成为在其上表面具备以突起状向上隆起的伸展部11,并经由给设置在其内部空隙9中的多个振动用马达31供电用的电源线35 和外部电源41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宽方向,左右横方向为纵方向。伸展用垫1如图1 6所示,具备垫本体2,该垫本体2是使具有上述伸展部11的伸展主体3和在伸展主体3的下侧所接合的基体4形成一体而成的。在此,伸展主体3和基体4用多个螺丝(无图示)接合并形成一体。本实施例中,基体4由塑料制薄板所形成。并且,伸展主体3由塑料制薄板的壳状主体3a和覆盖该壳状主体3a上表面的橡胶制盖子北所形成。在此,壳状主体3a形成伸展主体3的基本形状,盖子北相应该壳状主体3a的上表面所形成。然后,通过在该壳状主体3a上覆盖盖子北并接合而形成一体,从而构成上述伸展主体3。上述基体4具备在整个宽方向向上方弯曲的非接地部21和设置在该非接地部21 的纵方向两侧的接地部22、23。该基体4放在地板上时,接地部22、23载置在地板面上,非接地部21离地。再有,在基体4的非接地部21上,沿着纵方向并列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3 个弯曲肋条部26(参照图5、图6)。通过弯曲肋条部沈提高非接地部21的刚性。上述伸展用主体3具备有以从上方覆盖基体4的接地部22、23的方式接合于各接地部22、23的支承延伸部12、13和在支承延伸部12、13之间所连成的伸展部11。在此,伸展部11和基体4的非接地部21面对而设,并沿着纵方向形成以突起状隆起的弯曲形态。再有,该伸展部11相比基体4的非接地部21其向上方隆起的高度更高。并且,在伸展部11 的宽方向两侧形成封闭该两侧的侧面部15、15。该伸展主体3利用该伸展部11形成为向上方深凹的下方开口的箱体状,该下方开口由基体4的非接地部21封闭。也就是,通过伸展主体3和基体4的接合,在伸展部11和非接地部21之间形成内部空隙9 (参照图5、图6)。在构成该伸展主体3的壳状主体3a的伸展部11的内侧,在与上述非接地部21的弯曲肋条部26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向内侧突出的突出肋条部16,在伸展主体3和基体4 接合的状态下,各突出肋条部16和弯曲肋条沈抵接。通过该突出肋条16提高伸展部11 的刚性。再有,伸展主体3的伸展部11在其宽方向中央沿着纵方向形成有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18。而且,在该凹陷状回避部18的宽方向两侧形成有身体接触部19、19。也就是,伸展部11由凹陷状回避部18和身体接触部19、19所构成。在此,在身体接触部19、19的外表面(上表面)在其整体设有许多小突起部20。该小突起部20形成在构成伸展主体3的外表面的盖子北上,是橡胶制,所以具有弹性。并且,伸展主体3的支承延伸部12的外周端部形成为向上方隆起形状,被该外周端部和伸展部11所包围的区域为大致凹形状。另外,在通过将上述伸展主体3和基体4接合所形成的垫本体2的内部空隙9中, 配置有4个振动用马达31 (参照图5),这4个振动用马达31以并联电路连接。振动用马达 31在基体4的非接地部21上所形成的弯曲肋条部沈、沈之间固定于该基体4,并沿着纵方向并列而设。4个振动用马达31的各驱动轴32沿着纵方向以一直线状设置。有关振动用马达31的配线,图5、6中省略。在此,对于振动用马达31使用同样规格的马达,在各自的驱动轴32上所安装的锤头33也为同样。该锤头33偏心地安装在驱动轴32的前端,通过驱动轴32的转动,该振动用马达31发生振动。并且,即使为同样规格的马达,也具有制造上的容差,所以在旋转速度等上发生微小的差异。因此,即使以并联电路连接4个振动用马达31并加以同等电压,各振动用马达31的转速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通过各振动马达31发生的振动,在其振幅或周期等上具有微小的差,所以相互缓冲而成为整体的微振动。像这样发生的微振动,经由基体4的非接地部21传递到伸展主体3的伸展部11,该伸展部11振动。并且,该微振动经由上述各弯曲肋条部26和突出肋条16传递到伸展部11。该微振动建议振幅为0. Imm 5mm的微振动。0. Imm以下的振幅不太能感觉到微振动,如为5mm以上,则振幅过大,和以往的按摩几乎没有差别。本发明因以最小单位拉伸肌肉,达到伸展效果,所以为上述范围内。伸展效果更高的优选振幅为0. 5mm 2mm。该振动的频率建议为50 300Hz。并且,在该伸展主体3的侧面部15的内侧(内部空隙9)配置有用于控制向各振动用马达31供电的控制基板(无图示)。在该侧面部15的外侧设有可插入上述电源线35 插头的插入口 36,该插入口 36连接于上述控制基板。由此,从连接外部电源41 (插座)的电源线35所得的电力经由控制基板供给各振动用马达31。再有,本实施例中,在上述伸展部11的壳状主体3a和盖子北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无图示),该压力传感器连接于上述控制基板。控制基板在从压力传感器输入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有效控制向各振动用马达31供电。也就是,即使处于电源线35连接于外部电源41的状态,但身体的一部分靠放在伸展部11,如没有体重,则该伸展部11不振动。由此,能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并且,在伸展部11的侧面部15,在插入口 36的近旁还配置有用于0N/0FF操作的电源开关(无图示)、表示振动强弱的灯、表示处于振动中的灯等,它们分别连接于上述控制基板并由其控制。本实施例中,由控制基板(无图示)和电源线35构成本发明的供电机构。接着,说明上述伸展用垫1的使用。将伸展用垫1放置在地板上,如图1所示,将电源线35连接于外部电源41。然后, 在使电源开关在ON的状态下,例如,使背脊靠在伸展用垫1的伸展部11上而仰卧。由此, 背脊相应伸展部11而伸展。再有,因体重施加在伸展部11上,所以通过上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而向各振动用马达31供电。从而驱动各振动用马达31,由此产生的微振动传向伸展部11,使该伸展部11微振动。在此,因安装有振动用马达31的非接地部21不和地板接触,所以由该振动用马达 31产生的微振动容易稳定传递,并经由该非接地部21的弯曲肋条沈和突出肋条16传向伸展部11。由此,使伸展部11微振动。像这样通过伸展部11振动,对正在该伸展部11伸展的背脊施加振动作用,因此能提高伸展效果。尤其是因一边伸展背脊一边加以由微振动产生的刺激,所以可有效地获得血液循环改善效果、内层肌肉培养效果、骨骼矫正效果。再有,因在伸展部11的身体接触部 19,19上形成有许多小突起部20,所以能通过该小突起部20刺激背脊,同时上述微振动经由小突起部20作用于背脊,所以容易刺激到身体内部。因此,上述的血液循环改善效果等进一步提高。再有,由于各振动用马达31之间的转速的微小差别,上述微振动作为不规则振动发生。通过该不规则振动,因容易保持对该振动的感觉,能连续感觉到伸展中的身体的一部分,所以能进一步提高伸展效果。并且,因通过伸展部11的凹陷状回避部18能避开和脊梁骨的接触,所以不直接刺激该脊梁骨。因此,通过上述微振动,能抑制过度的负荷作用于脊梁骨。再有,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因在伸展部11的表面配置有橡胶制的盖子北,所以由于其弹性,减轻上述过度负荷的效果出色。由此,能有效提高上述伸展效果。像这样,本实施例的伸展用垫1因一边伸展身体一边加以由振动产生的刺激,所以能提高伸展效果。然而,虽然举例了如何伸展背脊,但同样也能站在伸展部11的斜面,一边伸展小腿肌一边加以由振动产生的刺激。并且,也能坐在伸展主体3的支承延伸部12上而利用伸展部11刺激骨盆。也能适用于其他各种使用方法,并能获得同样的高伸展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伸展用垫1,因不会使肌肉、关节等受到过度的负荷就能获得较高的伸展效果,所以适用于肌肉力量较弱的女性、高龄者,或身体僵硬者等,从而具有容易获得更高伸展效果的优点。上述的实施例中,构成为并列设置4个振动用马达,但也能将振动用马达适当设定为2个或3个或5个等设置数量。并且,设置位置也能适当设定。本发明中,并不只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有关其他结构,只要在本发明的要点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构成为在垫本体的内部配置充电用电池,并可通过电源线给该充电用电池充电。附图标记说明1伸展用垫、2垫本体、9内部空隙、11伸展部、18凹陷状回避部、19身体接触部、20 小突起部、21非接地部、31振动用马达、35电源线(供电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伸展用垫,其特征在于,该伸展用垫具备垫本体和振动机构,该垫本体由非接地部、伸展部以及形成在非接地部和伸展部之间的内部空隙构成,该非接地部形成在该垫本体的背面,且横跨宽方向,该伸展部形成在该垫本体的与该非接地部面对的上表面,沿着纵方向以突起状隆起,用于靠放身体的一部分而伸展身体,该振动机构配置在该垫本体的内部空隙,使伸展部振动,在垫本体的伸展部的宽方向中央,沿着纵方向在整个伸展部的全长形成有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并且,在该凹陷状回避部的两侧形成有与身体的一部分接触的身体接触部,在该身体接触部的整个上表面形成有许多小突起部,经由该小突起部使振动作用在身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展用垫,其特征在于,振动机构使振幅为0.Imm 5mm的微振动发生在小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展用垫,其特征在于,在垫本体的内部空隙沿着纵方向并列设置多个振动用马达,从而构成振动机构,该多个振动用马达以并联电路连接,且使锤头相对于驱动轴偏心地连结该锤头,该伸展用垫具备用于给该振动用马达供电的供电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容易获得高伸展效果的伸展用垫。伸展用垫(1)构成为在与设置在背面的非接地部(21)面对的上表面具备以突起状隆起的伸展部(11),而且在非接地部(21)和伸展部(11)之间的内部空隙具备振动机构,在垫本体的伸展部(11)的宽方向中央沿着纵方向在整个伸展部(11)的全长形成有下凹的凹陷状回避部,并且在该凹陷状回避部的两侧形成有与身体的一部分接触的身体接触部,在该身体接触部上在其整个上表面形成许多小突起部,经由该小突起部使振动作用在身体上。如根据本结构的伸展用垫(1),因通过伸展部(11)能一边伸展身体的一部分一边赋予由振动产生的刺激,所以通过这些相互作用效果能获得高伸展效果。
文档编号A61H1/02GK102389358SQ20111018773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坂俊毅 申请人:Ncc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