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05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排铅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环境中的铅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以磷酸氢铅的形式分布于全身,其中有 90-95%转化为正磷酸盐沉积于骨骼、牙齿、内脏、肌肤、毛发中,然后缓慢地转移到血液中 (在血液中铅的理想浓度为零),对人体各组织系统造成危害,其中以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对铅最为敏感。铅是一种人体非必需元素,它对机体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并通过影响人体必需的元素,扰乱人体中必需元素的生理组合及比例关系的平衡,从而扰乱机体内酶系统及生物大分子的生理活性,使机体内酶系统失去正常生理活性及其他调节机体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发生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多个系统。具体表现为影响智力的发育和骨骼发育,造成消化不良和内分泌失调,导致贫血、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此外,铅还具有致癌的作用。按照国际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值>100ug/L),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流行率在30%-40%之间,部分城市工业污染区将近100%,即使是没有明显工业污染的普通市区,也有10%-30%的儿童血铅超标。铅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防治铅中毒的基本原则是环境干预、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三者相结合,环境干预是根本,健康教育是基本手段,而对中度以上的铅中毒才考虑药物治疗。临床治疗铅中毒的药物主要有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等,这些药物驱铅虽能降低体内铅负荷,排铅效果好,但却会使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流失,也会对肾造成损害,副作用较大,而且驱铅药物对铅造成的神经损害逆转意义不大,所以药物排铅除中重度铅中毒外,临床一般不采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成本低、排铅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促进排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赤芍 5-20份刺梨根10-30份海桐皮10-30份木香 10-20份南瓜子10-30份。本发明以上述中药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可按常规工艺制备成口服制剂,如水煎剂、口服液、胶囊、片剂等。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的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备用;
2)加各原料药总重量8-10倍量水浸泡2-3小时,加热煎煮,煎煮液过滤;药渣再加 8-10倍量水加热,煎煮液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 06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30-140°C, 出风温度100-110°C,进料速度为3-6 ml/分钟,得喷雾干燥粉。将喷雾干燥粉进一步按常规工艺制备口服液、胶囊、片剂或冲剂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效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刺梨根甘,酸,涩,健脾胃,止泻;海桐皮味苦,平,归肝、肾经,清热祛风止痛;木香,甘,辛,行气止痛;南瓜子,甘,性平,归大肠经,功效利水消肿。上述中药组合,起到了清热健胃、行气止痛功效。本发明中,赤芍、海桐皮起到清热作用;南瓜子、刺梨根起到健脾利水作用,木香起到行气作用;几味药材科学配伍,能达到促进排铅、缓解或预防铅对人体损害、改善症状的目的,且无毒副作用,适合于血铅偏高人群长期服用。本发明中各原料易得,制作成本低,由于采用纯天然的中药材,因此制品的毒副作用小。经实践,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铅、骨铅、肝铅和脑铅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一)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 赤芍 50克
刺梨根100克海桐皮100克木香 100克南瓜子100克
(二)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取原料药;
2)加入赤芍、刺梨根、海桐皮、木香和南瓜子总重量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至沸,沸后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即为水煎剂。实施例2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一)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赤芍 200克
刺梨根300克海桐皮300克木香 200克南瓜子300克
(二)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取原料药;2)加入赤芍、刺梨根、海桐皮、木香和南瓜子总重量10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至沸,沸后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30°C,出风温度 110°C,进料速度为5ml/分钟,得喷雾干燥粉40克。将喷雾干燥粉,按常规工艺可以制成口服制剂,如口服液、胶囊、片剂或冲剂等。实施例3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一)原料药重量份配比如下赤芍 120克
刺梨根200克海桐皮200克木香 150克南瓜子200克
(二)制备方法如下
1)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取原料药;
2)加入赤芍、刺梨根、海桐皮、木香和南瓜子总重量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至沸,沸后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40°C,出风温度 100°C,进料速度为5ml/分钟,得喷雾干燥粉25克。将喷雾干燥粉,按常规工艺可以制成口服制剂,如口服液、胶囊、片剂或冲剂等。实验例1
选用6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清洁级动物,雄雌各半,体重20士2克,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染铅模型组,高、中、低中药组合物水煎液3个剂量组,每组12只,将醋酸铅溶于蒸馏水中按40mg/kg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染铅动物模型。中药组合物水煎液采用常规水煎方法制备,并浓缩为相应浓度,水煎液不同剂量组包括高剂量组(40g/kg),中剂量组(20g/kg),低剂量组(10g/kg),各用药组灌胃给药,其余各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连续给药共8周。给药结束后取小鼠右股静脉血40ul, 放入盛有0. 36mll%硝酸的带盖塑料离心管摇勻;取一侧50%股骨,称重后进行消化,加稀硝酸定容至5ml,同法相应取肝脏和脑组织,用原子分光光度计进行血和骨、肝铅含量测定; 上述数据统计用T检验。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水煎液对小鼠血铅、骨铅、肝和脑铅(mg/kg)含量影响G 士s,n=12)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赤芍 5-20份刺梨根 10-30份海桐皮 10-30份木香 10-20份南瓜子 10-30份。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份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备用;2)加各原料药总重量8-10倍量水浸泡2-3小时,加热煎煮,煎煮液过滤;药渣再加 8-10倍量水加热,煎煮液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 06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30-140°C, 出风温度100-110°C,进料速度为3-6ml/分钟,得喷雾干燥粉。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常规口服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促进排铅作用的中药组合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比制成赤芍5-20份、刺梨根10-30份、海桐皮10-30份、木香10-20份、南瓜子10-30份。本发明中,赤芍、海桐皮起到清热作用;南瓜子、刺梨根起到健脾利水作用,木香起到行气作用;几味药材科学配伍,能达到促进排铅、缓解或预防铅对人体损害、改善症状的目的,且无毒副作用,适合于血铅偏高人群长期服用。本发明中各原料易得,制作成本低,由于采用纯天然的中药材,因此制品的毒副作用小。经实践,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血铅、骨铅、肝铅和脑铅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文档编号A61P39/02GK102302569SQ20111026542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唐凤德, 蔡天革 申请人:辽宁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