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529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包块的中药配方,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炎可形成实质性、不规则固定包块,或宫旁结缔组织炎呈炎性浸润达盆壁(冰冻骨盆)与卵巢恶性肿瘤相似。盆腔炎性包块,属中医“癥瘕”编者注癥(ZhSng)指腹腔内结块的病范畴,多见于已婚妇女,患者一般有急、慢性盆腔炎史或妇科手术史。现有药物对治疗盆腔炎包块的效果都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盆腔炎包块效果好的中药配方,解决了现有治疗技术上的 不足。本病临床证型有寒热之分,应辨明施治。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热证型其药物组成为柴胡、三棱、枳实、莪术、牛膝、大黄、生内金各9克,赤白芍、香附、玄胡各12克,红藤、乳没、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30克,生水蛭6克,煎服。100毫升保留灌肠,I个月为I个疗程,连用I 3个疗程。该组方有疏肝清热,活血消癥作用。寒证型茯苓、桃仁、丹皮、赤芍、葶苈子、椒目、莪术、三棱各9克,大黄、昆布、海藻各15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桂枝6克。水煎服,I个月为I个疗程。该组方有温化痰湿,利水活血消癥作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盆腔炎包块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药物组成热证型其药物组成为柴胡、三棱、枳实、莪术、牛膝、大黄、生内金各9克,赤白芍、香附、玄胡各12克,红藤、乳没、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30克,生水蛭6克;寒证型其药物组成为茯苓、桃仁、丹皮、赤芍、葶苈子、椒目、莪术、三棱各9克,大黄、昆布、海藻各15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桂枝6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包块的中药配方。该配方热证型其药物组成为柴胡、三棱、枳实、莪术、牛膝、大黄、生内金各9克,赤白芍、香附、玄胡各12克,红藤、乳没、丹参各15克,甘草3克,败酱草30克,生水蛭6克,煎服。100毫升保留灌肠,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该组方有疏肝清热,活血消癥作用。寒证型其药物组成为茯苓、桃仁、丹皮、赤芍、葶苈子、椒目、莪术、三棱各9克,大黄、昆布、海藻各15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桂枝6克。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该组方有温化痰湿,利水活血消癥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2988876SQ20111027561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律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