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53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中所见的阴虚肝旺不寐是因为肝藏血又藏魂,又因肝连目系,故睡眠不好,鼻孔干燥出血,眼结膜充血,腰脊酸痛,头目昏胀等证状,入之腰脊,身之大关节,而后阴津受伤,关节失其濡养,故腰脊疼痛,阴虚则阳亢,阴热上冲,故头目昏胀,而肝藏魂,今为阴热所扰,则不能安睡,肝往往是出现郁热,热甚必伤其肝,阴虚必然阳旺,故形成了阴虚肝旺不寐。传统中医用疏肝解郁,清肝热,养阴液,虽能治其标不能治其本。本发明之中草药组合,根据阴虚肝旺不寐的发病机理,选用疏解肝郁,养阴生津,平肝健脾综合使用诸症能解, 睡眠得安,为治疗阴虚肝旺不寐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效果好的治疗阴虚肝旺不寐中草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组合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石决明20 30份;菊花20 30份;丹皮20 30份;知母20 30份;玉竹20 30份;生谷芽25 35份;蚕沙20 30份;桑枝20 30份;制杜仲25 35份;夜交藤 20 30份;玄参25 35份;麦冬25 35份;旱连草20 30份;女贞子20 30份;生地25 35份;熟地25 35份;刺蒺藜20 30份;青葙子15 25份;柏仁25 35份; 枣仁25 ;35份;
加水2000份,放入陶器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 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优选的,所述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石决明25份;菊花25份;丹皮25份;知母25份;玉竹25份;生谷芽30份;蚕沙25 份;桑枝25份;制杜仲30份;夜交藤25份;玄参30份;麦冬30份;旱连草25份;女贞子 25份;生地30份;熟地30份;刺蒺藜25份;青葙子20份;柏仁30份;Φ仁30份;
加水20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 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石决明为君;以菊花、丹皮、知母、玉竹为臣;以生谷芽、蚕沙、桑枝、制杜仲、夜交藤为佐。以玄参、麦冬、旱莲草、柏仁、枣仁、女贞子、生地、熟地、 刺蒺藜、青葙子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性味与归经味咸;性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干燥花。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心、 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与归经寒,苦;归心、肝、肾、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知母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性味与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用于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生谷芽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而成。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 入脾、胃经。功能与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化,脾虚食少。蚕沙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活血。治风湿、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筋骨不遂、腰脚痛、腹内瘀血、头风赤眼。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枝。性味与归经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肺热燥咳。制杜仲为杜仲的炮制品。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性味与归经甘, 辛,湿,入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小便余浙、阳亢眩晕、风湿痹痛、阴下湿痒、胎动不安、漏胎小产。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入心、肝经。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通络,祛风。用于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玄参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 胃,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的干燥块根。性味与归经,性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旱连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性味与归经性寒,味咸。入肝、肾经。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老鼠痣。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味甘、苦,性凉。功能与主治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强心、利尿及保肝、止咳、缓泻、抗菌、抗癌等。用于肝肾阴虚,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阴虚发热。
生地生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性味与归经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用于血虚诸证;肝肾阴虚诸证。刺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苦、 辛,平,入肝经。功能与主治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青葙子苋科,青葙属。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柏仁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种仁。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辛。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心悸失眠、多汗遗精、肠燥便秘。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与归经甘,平。味酸、平。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敛汗。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盗汗。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高温灭菌、待用、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具有制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补肝健脾,养阴生津,治疗阴虚肝旺不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理想药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组合物,该中草药由以下重量g的药物制成 石决明25克;菊花25克;丹皮25克;知母25克;玉竹25克;生谷芽30克;蚕沙25
克;桑枝25克;制杜仲30克;夜交藤25克;玄参30克;麦冬30克;旱连草25克;女贞子 25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刺蒺藜25克;青葙子20克;柏仁30克;枣仁30克;
加水2000克,放入陶器锅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 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用法与用量服用时,将药液取280 38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服3 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石决明20 30份;菊花20 30份;丹皮20 30份;知母20 30份;玉竹20 30份;生谷芽25 35份;蚕沙20 30份;桑枝20 30份;制杜仲25 35份;夜交藤 20 30份;玄参25 35份;麦冬25 35份;旱连草20 30份;女贞子20 30份;生地25 35份;熟地25 35份;刺蒺藜20 30份;青葙子15 25份;柏仁25 35份; 枣仁25 35份;加水2000份,放入陶器锅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石决明25份;菊花25份;丹皮25份;知母25份;玉竹25份;生谷芽30份;蚕沙25 份;桑枝25份;制杜仲30份;夜交藤25份;玄参30份;麦冬30份;旱连草25份;女贞子 25份;生地30份;熟地30份;刺蒺藜25份;青葙子20份;柏仁30份;枣仁30份;加水 2000份,烧开后,文火煎煮20 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装瓶内,高温灭菌,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阴虚肝旺不寐的中草药,药物重量配比石决明20~30份;菊花20~30份;丹皮20~30份;知母20~30份;玉竹20~30份;生谷芽25~35份;蚕沙20~30份;桑枝20~30份;制杜仲25~35份;夜交藤20~30份;玄参25~35份;麦冬25~35份;旱连草20~30份;女贞子20~30份;生地25~35份;熟地25~35份;刺蒺藜20~30份;青葙子15~25份;柏仁25~35份;枣仁25~35份;以石决明为君;以菊花、丹皮、知母、玉竹为臣;以生谷芽、蚕沙、桑枝、制杜仲、夜交藤为佐。以玄参、麦冬、旱莲草、柏仁、枣仁、女贞子、生地、熟地、刺蒺藜、青葙子为使。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366563SQ20111029680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邓华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