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69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痤疮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痤疮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为主要表现。这种症状多见于青春期人群,发病率高达70%。一般治疗以西药为主,或内服或外用,整体治愈率低、复发率高、副作用大。所以开发一种对痤疮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中药制剂是众望所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该药物清热解毒、益阴凉血、解表祛风、散结消肿,用于治疗痤疮效果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获得的桔梗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20克公英20克地丁 20克白蔹10克白薇1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鲜皮10克白芷10克蛇床子10克蜈蚣2条可将上述也制成汤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药物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痤疮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肾阴偏亢,肺肾阴虚,阴虚则热,肺被热郁,失于宣散,则水液外达皮毛腠里闭塞不畅而排泄受阻,产生痤疮、硬结、脓包、红肿等症状。治疗上以清热解毒、益阴凉血、解表祛风、散结消肿为主。本发明组方中,以桔梗、杏仁为君,宣发肺气,使毛孔开畅,邪毒向外排泄畅通不受阻;以黄芩为臣,可清热解毒、凉血、清泻肺火;佐以白鲜皮,清热燥湿、解毒祛风;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并有生肌之功;白花蛇舌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白薇凉血益阴;白芷活血消肿、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肌表风热;蛇床子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蜈蚣解毒、散结、通络。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可清热解毒、益阴凉血、解表祛风、散结消肿。用于治疗痤疮效果明显,无副作用。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48例痤疮患者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48例患者中,青年男性28例,青年女性20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每次100毫升,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皮肤表面不留痕迹。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痤疮基本消失。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表1治疗后疗效统计效果
患者例数显效(% )有效(%)无效(%)总有效率(%)青年男性2810(50. 0)8(40. 0)2(10. 0)18(90. 0)青年女性2015(53. 6)12(42. 8)1(3. 6)27(96. 4)总计4825(52. 1)20(41. 7)3(6. 2)45(93. 8)
具体实施例方式桔梗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20克公英20克地丁 20克白蔹10克白薇1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鲜皮10克白芷10
克蛇床子10克蜈蚣2条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一日两次。1——2个月可治愈。
权利要求
1.宣肺痤疮清,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获得的桔梗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20克公英20克地丁 20克白蔹10克白薇1克白花蛇舌草20克白鲜皮10克白芷10克蛇床子10克蜈蚣2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药物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制成汤剂,一日两次,1——2个月可治愈。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是将桔梗、杏仁、黄芩、金银花、公英、地丁、白蔹、白薇、白花蛇舌草、白鲜皮、白芷、蛇床子、蜈蚣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制成汤剂服用。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益阴凉血、解表祛风、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痤疮效果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3.8%。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552563SQ2011103715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美玲, 马增旺, 马海波, 马海青 申请人:马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