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痤疮药物的种类有限,疗效一般且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缺陷,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现代医学对痤疮治疗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一种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全方符合中药“君臣佐使”的原则;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口服中药制剂配方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系多因素疾病。西医一般认为,可能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量增多有关,增多的雄激素可使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淤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使皮脂腺分泌物不易排除而形成粉刺。在无氧环境下,原存于毛囊内的丙酸痤疮杆菌等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后毛囊壁损伤和破裂,淤积的皮脂溢入真皮内,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反应,形成痤疮。西医对痤疮的治疗一般内服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另加激素、维生素类药物进到对症治疗,并配合使用维甲酸类外用药一起治疗痤疮,治疗效果一般。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围,多由素体阳热偏盛,脏腑血热外雍,气血郁滞而发病。本病中医治疗当清宣肺胃热、解毒、化瘀散结、以平粉刺。本病中医治疗适当,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443545A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花蛇舌草25~50份、金银花8~20份、连翘8~20份、地黄8~20份、牡丹皮8~20份、赤芍8~25份、黄芩8~20份、桑白皮8~20份、石膏8~30份、丹参8~25份、皂角刺8~20份、防风8~20份、甘草4~10份。中国专利文献CN 102188541A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白果、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黄岑、桑白皮、石膏、丹参、阜角刺、防风、熟地黄、甘草、菊花、西洋参、枸杞子、黄柏、夏枯草、羌活、海藻、白芷、黄连、冰片、苦参、密陀僧、滑石、赤石脂、樟脑、天仙子、白花蛇舌草,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但是关于一种对治疗痤疮具有综合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小且方便患者使用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
[0005]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0006]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
[0007]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
[0009]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3-27份,金银花提取物8-10份,连翘提取物23-27份,甘草酸单铵盐12-13份。
[0010]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0011]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0012]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0013]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
[0014]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
[0015]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_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0016]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比例称取各组分,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C干燥;
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0017]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痤疮药物的种类有限,疗效一般且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缺陷,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现代医学对痤疮治疗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一种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
2、全方由活血化瘀君药、清热解毒臣药、消肿散结佐药及调和诸药使药组成,符合中药“君臣佐使”的原则;
3、本发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
[0020]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0份,金银花提取物12份,连翘提取物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份。
[0021]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1份,金银花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29份,甘草酸单铵盐10.5份。
[0022]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2份,金银花提取物10份,连翘提取物28份,甘草酸单铵盐11份。
[0023]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3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7份,甘草酸单铵盐11.5份。
[0024]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4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26份,甘草酸单铵盐12份。[0025]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7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0026]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6份,金银花提取物6份,连翘提取物24份,甘草酸单铵盐13份。
[0027]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7份,金银花提取物7份,连翘提取物23份,甘草酸单铵盐13.5份。
[0028]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8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22份,甘草酸单铵盐14份。
[0029]实施例10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9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1份,甘草酸单铵盐14.5份。
[0030]实施例11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30份,金银花提取物10份,连翘提取物20份,甘草酸单铵盐15份。
[0031]实施例12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003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所述的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中的含量为220-230g。
[0033]实施例13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g,金银花提取物12g,连翘提取物30g,甘草酸单铵盐10g。
[0034]实施例14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1g,金银花提取物llg,连翘提取物29g,甘草酸单铵盐10.5g。
[0035]实施例15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2g,金银花提取物10g,连翘提取物28g,甘草酸单铵盐llg。
[0036]实施例16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3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7g,甘草酸单铵盐11.5g。
[0037]实施例17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4g,金银花提取物8g,连翘提取物26g,甘草酸单铵盐12g。
[0038]实施例18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7g,连翘提取物25g,甘草酸单铵盐 12.5g。
[0039]实施例19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6g,金银花提取物6g,连翘提取物24g,甘草酸单铵盐13g。
[0040]实施例20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7g,金银花提取物7g,连翘提取物23g,甘草酸单铵盐13.5g。
[0041]实施例21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8g,金银花提取物8g,连翘提取物22g,甘草酸单铵盐Hg。
[0042]实施例22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9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1g,甘草酸单铵盐14.5g。
[0043]实施例23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30g,金银花提取物10g,连翘提取物20g,甘草酸单铵盐15g。
[0044]实施例24 口服 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5g,甘草酸单铵盐12.5g。
[0045]实施例25 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a、参照实施例13-24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原料药丹参酮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甘草酸单铵盐,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C干燥。
[0046]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而成。
[0047]实施例26 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取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9g、连翘提取物25g及甘草酸单铵盐12.5g,将上述各药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并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C干燥;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加适量润滑剂,压片制成1000片而成,或直接装胶囊1000粒而成。
[0048]实施例27 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取丹参酮提取物15g、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5.4g、连翘提取物15g及甘草酸单铵盐7.5g,将上述各药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并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C干燥;所得干燥颗粒分装至铝塑袋中而成(每袋装10g)。
[0049]实施例28体外抗菌实验
参照实施例26制得的口服中药胶囊剂(以下统称为复方金丹胶囊),进行了体外抗菌和体内的药效学试验,发现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等作用,具体的药理实验如下:
1、实验材料复方金丹胶囊(提供单位: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0050]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型号:XP10OTR ;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美国Zealway,型号:GI54DWS (50L);
生化培养箱:德国Binder,型号:KB720 ;
多点接种器:日本SAKUMA,型号:M-1T-P ;
双人操作超净台:苏州净化,型号:SW-CJ-2FD型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 Mueller-Hinton (M.H.)琼脂培养基,批号 20110901 ;
Mueller-Hinton Broth (M.H.)肉汤培养基,批号 20101021 ;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批号20110426 ;
改良马丁培养基,批号20120718 ;
脑心培养基,批号20120102 ;
由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提供。
[0051]2、实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肺炎双球菌31002、白色葡萄球菌26101、肠球菌32220、大肠杆菌44102、宋氏志贺氏菌51 081、鲍氏志贺氏菌51313、奇异变形杆菌49005、普通变形杆菌49085、摩尔根变形杆菌49086、绿脓杆菌10124、肺炎杆菌46101、肠炎沙门氏菌50041、伤寒杆菌50097、产气杆菌45102、粘质沙雷氏菌41002、表皮葡萄球菌26069、白色念珠菌98001等18株标准菌株及痤疮丙酸杆菌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菌株保藏室提供。
[0052]3、实验方法
3.1供试品准备:
3.1.1复方金丹胶囊:精密称取内容物4g,加入吐温80 0.5 ml+灭菌水至8 ml,然后用灭菌水稀释,采用倍比稀释法,配成 500、250、125、62.5,31.25,15.6,7.8,3.9,1.95,0.98mg/ml的不同浓度,使用前加温混匀。
[0053]3.1.2空白对照:量取所需体积的灭菌水。
[0054]3.2培养基准备与接种:
采用琼脂稀释法。取上述各稀释液I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 Μ.H琼脂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IO5 CFU,于37 1:恒温培倒置培养22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0055]白色念珠菌:取上述各稀释液I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105 CFU,于35 1:恒温培倒置培养48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0056]痤疮杆菌:取上述各稀释液I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脑心浸液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105 CFU, 37 °C,厌氧培养箱静置培养3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0057]4、实验结果
表1 复方金丹胶囊抗菌活性MIC值(mg/ml)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3-27份,金银花提取物8-10份,连翘提取物23-27份,甘草酸单铵盐12-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6.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9.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C干燥; 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3463202SQ20131042636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吴秋业 申请人:吴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