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28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师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具体适用于内外关元穴位的挤压。
背景技术
目前,中医医师对于一些诸如胃疼、呕吐等疾病常采用手指挤压或按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方法来实现止疼的治疗目的,但该种挤压方法易使医师感觉疲劳,而医师一旦疲劳, 其手指挤压力就会减弱,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0977274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1月2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装置,主要具有一个可以绕轴开闭的动臂和定臂,其特征在于动臂和定臂的内侧具有压点,定臂的开合端具有螺栓和螺母与动臂配合。虽然该实用新型能通过动臂和定臂以及螺栓螺母的组合将该装置牢固的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的内外关元穴位的位置,避免了人工挤压时间长了由于劳累引起的放松,但其挤压力一定,不能根据治疗的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效果较差,而且压点为固定压点,不能根据治疗需要调整压点的位置,可调性较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效果较差、可调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治疗效果较好、可调性较强的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包括夹持环及其内侧设置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夹持环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滑动配合,夹持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体,气囊体上设置有充气口。所述按摩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半球型凸头与柱体,柱体的一端与半球型凸头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按摩头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夹持环、气囊体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卡环,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卡环,一号卡环、 二号卡环对应设置,且在一号卡环、二号卡环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可调性较强、固定效果较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中夹持环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滑动配合,夹持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体,气囊体上设置有充气口,使用时,可以通过充气口对气囊体进行充气,然后通过气囊体挤压夹持环的方式调整按摩头的力量,从而调整按摩头对穴位的挤压力量,有利于穴位挤压效果的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治疗效果较好。2、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中夹持环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滑动配合,使用时,可以通过在环形滑槽上移动按摩头的方法调整按摩头的位置,可调性较强,此外,夹持环、气囊体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卡环,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卡环,一号卡环、二号卡环对应设置,且在一号卡环、二号卡环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该设计便于夹持环套入患者后的固定,确保使用时夹持环不会涨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可调性较强,而且固定效果较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夹持环1,按摩头2,半球型凸头21,柱体22,环形滑槽3,气囊体4,充气口 5, 一号卡环6,二号卡环7,固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包括夹持环1及其内侧设置的按摩头2,所述按摩头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之一在于夹持环1 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3,环形滑槽3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2滑动配合,夹持环1的外侧设置有气囊体4,气囊体4上设置有充气口 5。该设计便于调整按摩头2的位置及其对穴位的挤压力量。优选按摩头2包括相互连接的半球型凸头21与柱体22,柱体22的一端与半球型凸头21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形滑槽3滑动配合。进一步优选按摩头2的数量为三个。该设计能够提高对穴位的挤压效果。优选夹持环1、气囊体4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卡环6,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卡环7,一号卡环6、二号卡环7对应设置,且在一号卡环6、二号卡环7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8。 该设计具有较强的固定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包括夹持环(1)及其内侧设置的按摩头 O),所述按摩头( 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1)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3),环形滑槽C3)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 滑动配合,夹持环(1)的外侧设置有气囊体 (4),气囊体(4)上设置有充气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 包括相互连接的半球型凸头与柱体(22),柱体0 的一端与半球型凸头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形滑槽C3)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摩头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1)、气囊体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卡环(6),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卡环(7),一号卡环(6)、二号卡环(7)对应设置,且在一号卡环(6)、二号卡环(7)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中医挤压内外关元穴位的治疗仪,包括夹持环及其内侧设置的按摩头,所述夹持环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与其上设置的按摩头滑动配合,夹持环的外侧设置有气囊体,气囊体上设置有充气口,按摩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按摩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半球型凸头与柱体,柱体的一端与半球型凸头相连接,另一端与环形滑槽滑动配合,夹持环、气囊体的一端设置有一号卡环,另一端设置有二号卡环,一号卡环、二号卡环对应设置,且在一号卡环、二号卡环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不仅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可调性较强、固定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1949316SQ2011200447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丁丽 申请人:丁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