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片匣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30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光片匣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底座轴接X光片匣与背部支撑架而能方便取用χ光片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欲拍摄病患患部的X光片,通常是让病患进入X光室,让医护人员取得所需的X光片。然而,行动不便的病患,或处于ICU病房甚至是需要立即急救的急诊病患,并无法移驾至X光室。此时,用以替代的方案即是采用移动式X光机,用移动式X光机取得病患的头部、 胸部等资讯,以利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医疗行为。为配合此种医疗需求,目前有一种病床,是在床体上轴设背部支撑架(用以支撑病患头部及背部),再于背部支撑架中装设有移动匣,当医护人员欲对病患的患部拍摄X光时,需先将床体推出,方得有空间挪出移动匣,并将X光片置入移动匣中,再将移动匣退回背部支撑架,如此繁琐的作业程序,不仅消耗医护人员的时间,亦造成医护人员的困扰(如病房空间不足,无法顺利移动床体时),诚为需要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特投入众多的研究能量及精神,在该领域中不断地突破与创新,盼能以新颖的技术手段,带予社会良善的产品,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运用于背部支撑架上,背部支撑架是轴接于床体,并通过装设于该床体的马达组,驱动连结背部支撑架及马达组的连动件,以推动背部支撑架,而在背部支撑架中,轴设了 X光片匣,X光片匣包含了框架、底座及承托盘,底座装设于框架的底部,同时并轴设于背部支撑架,此外,框架尚包括了第一杆体、 第二杆体、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凭借相互的连接,使承托盘得滑设于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间。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运用于一背部支撑架上,该背部支撑架是轴接于一床体,并通过一装设于该床体的马达组,驱动一连结该背部支撑架及该马达组的连动件,以推动该背部支撑架,而在该背部支撑架中,亦轴设一 X光片匣,该X光片匣包含一框架,包括一第一杆体,于该第一杆体上装设一锁扣结构,该锁扣结构扣合该第一杆体与该背部支撑架,一第一滑槽,设于该第一杆体的一侧,一第二滑槽,设于该第一杆体的另一侧,一第二杆体,相对该第一杆体,该第二杆体连接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另一侧;[0012]两个底座,分别装设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底部,且该两个底座分别轴设于该背部支撑架;及一承托盘,滑设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间。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侧边分别设一阻挡件,该阻挡件抵靠该背部支撑架。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之间装设一第三杆体, 且以一气压棒分别轴设于该第三杆体与该连动件之间。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中,该锁扣结构包含一握把、一固定件、一穿透孔及一扣合组,该握把设于该第一杆体上,该固定件穿设该握把及该第一杆体,该扣合组卡扣于该穿透孔,且该扣合组设于该背部支撑架上。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中,该扣合组包含一环槽、一凸件、一弹性元件及一锁固件,该环槽设于该背部支撑架上,该凸件及该弹性元件设于该环槽中,且该凸件突出于该环槽并且相对应于该穿透孔,而该锁固件则锁固该凸件及该弹性元件于该环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达功效之一,凭借马达组推动连动件,背部支撑架得从床体上被撑起,亦同时带动X光片匣,由此,可从背部支撑架中取出X光片匣(即让X光片匣往后倾倒, 退出背部支撑架),将X光片放置于托盘架(由床体的侧边),简易的动作,让医护人员不必再费心挪出病房空间以推动床体。本实用新型所达功效之二,在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上皆设有一阻挡件,并得抵靠背部支撑架,用以限制X光片匣的活动角度。本实用新型所达功效之三,在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之间设有第三杆体,且在第三杆体与连动件之间,用气压棒加以连结(以轴设的方式),以此,让X光片匣往后倾倒时,能有一支持力道,不会让X光片匣完全躺至于床体上,便于取得X光片匣中的承托盘。本实用新型所达功效之四,锁扣结构结合X光片匣与背部支撑架,使X光片匣能紧紧依附于背部支撑架,待需使用时,再解除结合状态。为让贵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下将配合相关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态样。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床体上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撑起于床体上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作动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X光片匣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卡抵于背部支撑架的剖面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扣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扣合组的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以承托盘滑动于X光片匣的作动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2...背部支撑架;21...连动件;3...马达组;4. . . X光片匣;41. · ·框架;411. · ·第一杆体;412. · ·第二杆体;413. · ·第一滑槽;414. · ·第二滑槽;415. · ·第二杆体;42. · ·底座;421. · ·倾斜角;43. · ·承托盘;5. · ·锁扣结构;51. · ·握把;52. · ·固定件;53. · ·穿透孔;54. · ·扣合组;541. · ·环槽;542. · ·凸件;543. · ·弹性元件力44...锁固件;B...气压棒;S...阻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为一床体1不同角度的立体图,该床体1轴接了一背部支撑架2,且该床体1上装设有一马达组3,并有一连动件21,该连动件21连结了该背部支撑架2及该马达组3,请再配合图3,通过驱动该马达组 3,带动该连动件21,并进而推动该背部支撑架2,使该背部支撑架2撑起于该床体1。请一并参阅图4,在该背部支撑架2中,轴设有一 X光片匣4,该X光片匣4可如图箭头般,由所轴设之处为底,往后向该床体1倾倒。请再参阅图5,该X光片匣4包含一框架 41、两个底座42及一承托盘43,而该框架41包括了一第一杆体411、一第二杆体412、一第一滑槽413及一第二滑槽414,其中,该第一滑槽413设于该第一杆体411的一侧,该第二滑槽414设于该第一杆体411的另一侧,该第二杆体414则相对该第一杆体411,连接于该第一滑槽413及该第二滑槽414的另一侧;该两个底座42分别装设于该第一滑槽413及该第二滑槽414的底部,再以该底座42轴接于该背部支撑架2 (请参阅图6的示意),再者,该承托盘43是滑设于该第一滑槽413及该第二滑槽414之间。故该X光片匣4得以该底座42为轴,相对该背部支撑架2而转动,便于使用者将 X光片(图未示)放入该承托盘43中。而为限制该X光片匣4的作动,于该第一杆体411 上装设一锁扣结构5,该锁扣结构5扣合该第一杆体411与该背部支撑架2 (如图3)。请再参阅图3及图5,该第一滑槽413及该第二滑槽414的侧边分别设一阻挡件 S,该阻挡件S抵靠该背部支撑架2,当使用者利用该锁扣结构5将该X光片匣4结合至该背部支撑架2时,凭借该阻挡件S以更加稳定地固定该X光片匣4,并得限制该X光片匣4的活动角度,使该X光片匣4仅能在该背部支撑架2及该床体1间的其中一侧活动。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于该第一滑槽413与该第二滑槽414之间装设一第三杆体 415,且以一气压棒B分别轴设于该第三杆体415与该连动件21之间。待从该背部支撑架 2取出该X光片匣4,该X光片匣4向后倾倒时,即可通过该气压棒B缓冲倒落的速度,且该气压棒B亦负责了支持该X光片匣4,不让其完全倒下置于该床体1上。此外,由于该马达组3带动该背部支撑架2撑起,为了免于该X光片匣4受到其他连结方式的影响,造成无法顺利作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是将该气压棒B的一端连结于该连动件21。此外,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为让该X光片匣4稳定地与该背部支撑架2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利用的该锁扣结构5,包括了一握把51、一固定件52、一穿透孔53及一扣合组M,该握把51设于该第一杆体411,该固定件52穿设该握把51及该第一杆体411,以将该握把51固定于该第一杆体411,该扣合组M卡扣于该穿透孔53,且该扣合组M设于该背部支撑架2。进者,该扣合组M包括一环槽Ml、一凸件M2、一弹性元件543及一锁固件 M4,该环槽541设于该背部支撑架2,该凸件542及该弹性元件543设于该环槽Ml中,且该凸件542突出于该环槽541并且相对应于该穿透孔53,直接卡扣于该穿透孔53中,而该锁固件544则锁固该凸件542及该弹性元件543于该环槽Ml内。[0040]由此,如图7的箭头方向朝该握把51施力,该握把51旋即向上顶抵该凸件M2,该凸件542受力后则压缩该弹性元件M3,让该凸件542及该弹性元件543 —并向上产生位移,故该凸件542无法继续卡扣于该穿透孔53中,遂即解除了该扣合组M对该握把51之间的固定状态,而得如图4般,让该X光片匣4往后倾倒,便于使用者放置X光片于该承托盘43中。以下,再进一步说明该底座42,请搭配图6及图9,该底座42的下方设有一倾斜角 421,在该X光片匣4向后倾倒时,以该底座42所设的该倾斜角421卡抵于该背部支撑架, 以此而让该底座42稳定地支撑住该X光片匣4 (系除了该气压棒B的另一个支撑该X光片匣4的力道),该倾斜角421的角度可视需求而有所不同。请再参阅图10,该承托盘43于该X光片匣4中滑动(随图中箭头方向)的示意图,该背部支撑架2所设置的位置,主要是让病患方便照射头部及胸腔的X光片,为了方便调整X光片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以该第一滑槽413及该第二滑槽414的设计方式,并由该第一杆体411及该第二杆体412做为该承托盘43上下移动的界线,让放置X光片的该承托盘 43得以些微改变所处位置,以利病患拍摄X光。综上所述,配合各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最主要的功效是让医护人员从该床体1的侧边即可操作该X光片匣4,拿取或放置X光片,不必如现有技术般,让医护人员费力整理病房环境,只为腾出空间将病床推出,以拿取放于病床下的X光片。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缺失摒除,确实功效增进,诚符合新型专利要件。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运用于一背部支撑架上,该背部支撑架是轴接于一床体,并通过一装设于该床体的马达组,驱动一连结该背部支撑架及该马达组的连动件,以推动该背部支撑架,而在该背部支撑架中,亦轴设一 X光片匣,其特征在于,该X光片匣包含一框架,包括一第一杆体,于该第一杆体上装设一锁扣结构,该锁扣结构扣合该第一杆体与该背部支撑架,一第一滑槽,设于该第一杆体的一侧, 一第二滑槽,设于该第一杆体的另一侧,一第二杆体,相对该第一杆体,该第二杆体连接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另一侧;两个底座,分别装设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底部,且该两个底座分别轴设于该背部支撑架;及一承托盘,滑设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槽及该第二滑槽的侧边分别设一阻挡件,该阻挡件抵靠该背部支撑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之间装设一第三杆体,且以一气压棒分别轴设于该第三杆体与该连动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扣结构包含一握把、一固定件、一穿透孔及一扣合组,该握把设于该第一杆体上,该固定件穿设该握把及该第一杆体,该扣合组卡扣于该穿透孔,且该扣合组设于该背部支撑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X光片匣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合组包含一环槽、一凸件、 一弹性元件及一锁固件,该环槽设于该背部支撑架上,该凸件及该弹性元件设于该环槽中, 且该凸件突出于该环槽并且相对应于该穿透孔,而该锁固件则锁固该凸件及该弹性元件于该环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X光片匣改良结构,运用于背部支撑架上,背部支撑架是轴接于床体,并通过装设于床体的马达组,驱动连结背部支撑架及马达组的连动件,以推动背部支撑架,而在背部支撑架中,轴设了X光片匣,X光片匣包含框架、底座及承托盘,将底座轴设于背部支撑架,以让X光片匣得以转动,并通过锁扣结构固定X光片匣与背部支撑架,再以气压棒抵顶X光片匣,达到让医护人员由床体侧边取得X光片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B6/00GK202078322SQ20112007066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程智国 申请人:强盛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