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8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压力计的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似66919 —案,为一种用于急救的苏醒球9,其包含一球体91与一连接管组92,连接管组92连接球体91与一呼吸面罩93,通过挤压球体 91,便能将气体经连接管组92与呼吸面罩93送入病患口鼻。以往,若要检测由球体91送出经由连接管组92并且送往呼吸面罩93的气体压力时,必须另外加装一压力量测计于连接管组92,且压力量测计与连接管组92之间通常是以卡合或螺锁的方式结合,当使用者在挤压操作球体91时,压力量测计较容易因为使用者操作力量过大或其他因素而松脱,造成无法准确量测送气压力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技术,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 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使压力量测的相关构件不会松脱的苏醒球以及其连接管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苏醒球,用以与一呼吸面罩连接,该苏醒球包含一送气球体与一连接管组,该连接管组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与一单向阀件,该第一管件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具有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其中该连接管组还包括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一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以及一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苏醒球,其中所述的该送气球体形成有一送气口,该内管平行该第一管件, 该弹性压缩元件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压缩元件沿该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一端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0009]前述的苏醒球,其中所述的该指示件呈帽盖状并包括一端壁以及一连接该端壁的围壁,该指示件套设于该弹性压缩元件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一端。前述的苏醒球,其中所述的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内管与该第一端部同向的一端管口,且该盖体形成有一连通该内管与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开口。前述的苏醒球,其中所述的该第一管件还具有一第一管本体,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管本体两端,该第一端部包括一由该第一管本体邻近管口处往外径向凸出的一第一环片与一间隔于该第一环片的第二环片,该送气球体邻近该送气口的内壁面形成有一肩部,通过该第一环片位于该送气球体内并且靠抵于该肩部,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开口缘靠抵于该第二环片,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连接管组,用以连接一送气球体与一呼吸面罩,该连接管组包含一第一管件、 一第二管件与一单向阀件,该第一管件界定出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通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界定出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其中该连接管组还包括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一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以及一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连接管组,其中所述的该送气球体形成有一送气口,该内管平行该第一管件,该弹性压缩元件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压缩元件沿该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一端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前述的连接管组,其中所述的该指示件呈帽盖状并包括一端壁以及一连接该端壁的围壁,该指示件套设于该弹性压缩元件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一端。前述的连接管组,其中所述的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内管与该第一端部同向的一端管口,且该盖体形成有一连通该内管与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开口。前述的连接管组,其中所述的该第一管件还具有一第一管本体,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管本体两端,该第一端部包括一由该第一管本体邻近管口处往外径向凸出的一第一环片与一间隔于该第一环片的第二环片,该送气球体邻近该送气口的内壁面形成有一肩部,通过该第一环片位于该送气球体内并且靠抵于该肩部,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开口缘靠抵于该第二环片,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苏醒球用以与一呼吸面罩连接,该苏醒球包含一送气球体与一连接管组。该连接管组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一单向阀件与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该第一管件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具有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一弹性压缩元件与一指示件,该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该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该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本实用新型连接管组用以连接一送气球体与一呼吸面罩, 该连接管组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一单向阀件与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该第一管件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具有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一弹性压缩元件与一指示件,该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该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该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将送气压力量测模块的内管一体成型在第一管件内,使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能稳固的位于第一管件内,避免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在送气操作中或由于其他碰撞因素松脱、位移而导致无法精确量测送气压力。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以往一种苏醒球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苏醒球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分解图;以及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苏醒球及其连接管组其具体实施方式
、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苏醒球100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送气球体1与一连接管组2,连接管组2连接送气球体1与一呼吸面罩(图未示),使送气球体1送出的气体可经由连接管组2与呼吸面罩进入病患口鼻。送气球体1为具弹性的橡胶材质并且形成有一送气口 11,且送气球体1邻近送气口 11的内壁面处形成有一肩部12,其作用稍后说明。连接管组2包括一第一管件21、一第二管件22、一单向阀件23与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M,其中,第一管件21具有一第一管本体210、分别位于第一管本体210两端的一第一端部211与一第二端部212,更细部的说,第一端部211包括一由邻近第一管本体210 —端管口往外径向凸出的一第一环片213与一间隔于第一环片213的第二环片214,第一、第二环片213、214可为挠性材质。第二管件22具有一第二管本体220以及分别位于第二管本体220两端的一第三端部221与一第四端部222。第一管件21的第二端部212用以与第二管件22的第三端部221连接,例如通过螺合、卡合等,且第一管件21与第二管件22相连接呈L型,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用以连接至送气球体1,使第一管件21与送气口 11相连通,其中,当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 211连接至送气球体1时,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伸入送气球体1的送气口 11内直到送气球体1的送气口 11开口缘靠抵于第二环片214,而第一环片213则是靠抵于送气球体 1内壁面的肩部12,因而使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与送气球体1之间产生结构上的干涉,借此加强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与送气球体1之间的结合强度。第二管件22的第四端部222则用以连接至呼吸面罩。当送气球体1被挤压时,气体便由送气口 11进入第一管件21并且经过第二管件22与呼吸面罩而送入病患口鼻。单向阀件23概呈盘状设置在第一管件21的第二端部212与第二管件22的第三端部221之间,用以限制气体只能单向由第一管件21流进第二管件22。送气压力量测模块M包括一内管Ml、一弹性压缩元件M2、一指示件243与一盖体M4,其中,内管241是与第一管件21 —体成型(例如内管Ml的部分管壁与第一管本体210共用)并且位于第一管件21内,且内管241平行第一管件21的延伸方向,弹性压缩元件242为一压缩弹簧,沿内管Ml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内管Ml中并且一端朝向送气球体 1的送气口 11,指示件243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呈圆筒帽盖状而包括一端壁M5以及一连接端壁245的围壁M6。指示件243套设在弹性压缩元件242与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 同向的一端,其中,端壁245供弹性压缩元件M2的一端靠抵,围壁246则围绕在弹性压缩元件M2的一端外围。盖体244结合在内管241与第一管件21的第一端部211同向的一端管口,用以避免指示件243脱离出内管M1,且盖体244形成有一开口 M7,用以连通内管 241与送气球体1的送气口 11。 关于前述盖体244的作用,若内管241的管口本身即可形成限制弹性压缩元件242 脱离的结构,则盖体M4也可省略。通过送气压力量测模块M的设置,当送气球体1的送气口 11的气体进入第一管件21时,气体同时也会由盖体244的开口 247进入内管241并且推抵指示件243而压缩弹性压缩元件242,如此一来,通过观察指示件243的位移量,便能得知由送气球体1所送出的气体压力,此处,内管241的管壁一侧也可设置有刻度标示,方便直接得知送气球体1所送出的气体压力。附带说明的是,连接管组2也可还包括一例如设置于第一管件21邻近第二端部 212的位置的泄压阀25,用以供当送气球体1经由第一管件21、第二管件22送入病患口鼻的气体压力过大时,可经由泄压阀25泄出部分气体压力。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气压力量测模块M的内管241—体成型在第一管件21内,使送气压力测模块M能稳固的位于第一管件21内,避免送气压力量测模块M在送气操作中或由于其他碰撞因素松脱、位移而导致无法精确量测送气压力,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苏醒球,用以与一呼吸面罩连接,该苏醒球包含一送气球体与一连接管组,该连接管组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与一单向阀件,该第一管件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具有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管组还包括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一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以及一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苏醒球,其特征在于该送气球体形成有一送气口,该内管平行该第一管件,该弹性压缩元件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压缩元件沿该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一端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苏醒球,其特征在于该指示件呈帽盖状并包括一端壁以及一连接该端壁的围壁,该指示件套设于该弹性压缩元件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苏醒球,其特征在于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内管与该第一端部同向的一端管口,且该盖体形成有一连通该内管与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苏醒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件还具有一第一管本体,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管本体两端,该第一端部包括一由该第一管本体邻近管口处往外径向凸出的一第一环片与一间隔于该第一环片的第二环片,该送气球体邻近该送气口的内壁面形成有一肩部,通过该第一环片位于该送气球体内并且靠抵于该肩部,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开口缘靠抵于该第二环片,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
6.一种连接管组,用以连接一送气球体与一呼吸面罩,该连接管组包含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与一单向阀件,该第一管件界定出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连通该送气球体,该第二管件界定出一供结合于该第一管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三端部以及一供连接该呼吸面罩的第四端部,该单向阀件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三端部之间,限制气流单向由该第一管件流向该第二管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管组还包括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位于该第一管件内并且与该第一管件一体成型,该内管一端连通该送气球体;一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该内管中;以及一指示件,设置于该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够受由该送气球体进入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该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该弹性压缩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管组,其特征在于该送气球体形成有一送气口,该内管平行该第一管件,该弹性压缩元件为一压缩弹簧,该弹性压缩元件沿该内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一端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管组,其特征在于该指示件呈帽盖状并包括一端壁以及一连接该端壁的围壁,该指示件套设于该弹性压缩元件朝向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管组,其特征在于该送气压力量测模块还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盖设于该内管与该第一端部同向的一端管口,且该盖体形成有一连通该内管与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件还具有一第一管本体,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分别位于该第一管本体两端,该第一端部包括一由该第一管本体邻近管口处往外径向凸出的一第一环片与一间隔于该第一环片的第二环片,该送气球体邻近该送气口的内壁面形成有一肩部,通过该第一环片位于该送气球体内并且靠抵于该肩部, 该送气球体的送气口开口缘靠抵于该第二环片,该第一端部连接该送气球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苏醒球,用以与一呼吸面罩连接并且包含一送气球体与一连接管组,连接管组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一单向阀件与一送气压力量测模块,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包括一内管、一弹性压缩元件与一指示件,内管位于第一管件内并且与第一管件一体成型,弹性压缩元件设置于内管,指示件设置于弹性压缩元件并且能受由送气球体进入第一管件内的气流推动而于内管中位移并且压缩弹性压缩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气压力量测模块的内管一体成型在第一管件内,避免送气压力量测模块在送气操作中或由于其他碰撞因素松脱、位移而导致无法精确量测送气压力。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128782SQ20112009466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4日
发明者李清昭 申请人:崇仁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