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59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大氧气瓶向小氧气瓶充氧气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应对紧急出诊、抢救急危重病员时,及时、高效地氧疗可有效把握抢救时机,改善病员预后。但是氧气储存钢瓶的再充氧是一个困扰不少医务人员的问题。目前,急救用氧气瓶广泛采用硬质充氧桥作为再充氧的管路。它的一端采用国标的六角锁母和连接头,与大容积氧气瓶阀相连接,另一端则标准各异,各气瓶厂家都有自己配套的充氧桥规格,且往往不能通用,尤其是,拆卸均需要辅助工具,不利于急救情况下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迅速处置。且金属材质的硬质管氧桥,也存在可能折断、气体泄漏、 伤人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免工具安装、拆卸,可确保大容积医用氧气储存钢瓶内高压氧气安全、便捷地传输至小容积氧气瓶内,并能适应阀口径各异的医用小氧气储存钢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它包括有软管充氧桥和转换接头,所述的软管充氧桥包括耐压软管、一体化的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头,该耐压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 该连接头上连接有内螺纹手轮接头;所述的转换接头包括外螺纹手轮接头、小连接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一侧设有与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的外螺纹管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另一侧连接有与小钢瓶匹配输气连接的小连接头。所述的小连接头的杆体上套接有与小钢瓶的外螺纹接头匹配连接的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用于配合连接小钢瓶的外螺纹接头。所述的小连接头的外侧管体上设有与小钢瓶的内螺纹接头匹配连接的外螺纹,用于配合连接小钢瓶的内螺纹接头。所述的小连接头的内侧杆体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外螺纹手轮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的软管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由软体耐压材料制作,外层由不锈钢丝编织焊接而成,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0Mpa。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手轮由橡胶套紧箍金属手轮所制成。在内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外端内设置有硅胶防尘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免工具安装、拆卸,可确保大容积医用氧气储存钢瓶内高压氧气安全、便捷地传输至小容积氧气瓶内,并能适应阀口径各异的医用小氧气储存钢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接头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广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它包括有软管充氧桥1和转换接头2,所述的软管充氧桥1包括耐压软管5、一体化的内螺纹手轮接头3、连接头4,该耐压软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4,该连接头4上连接有内螺纹手轮接头3 ;所述的转换接头 2包括外螺纹手轮接头6、小连接头9,该外螺纹手轮接头6 —侧设有与内螺纹手轮接头3连接的外螺纹管头7,该外螺纹手轮接头6另一侧连接有与小钢瓶匹配输气连接的小连接头。实施例1 (见图1、图4):小连接头9的杆体上套接有与小钢瓶的外螺纹接头11匹配连接的内螺纹小手轮接头9,用于配合连接小钢瓶的外螺纹接头11。实施例2 (见图3):小连接头8的外侧管体上设有与小钢瓶的内螺纹接头匹配连接的外螺纹10,用于配合连接小钢瓶的内螺纹接头。所述的小连接头9、10的内侧杆体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13与外螺纹手轮接头 6螺纹连接。在小连接头9、10的内侧顶端设有密封圈14所述的软管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由软体耐压材料制作,外层由不锈钢丝编织焊接而成,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0Mpa。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手轮由橡胶套紧箍金属手轮所制成。在内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外端内设置有硅胶防尘塞15。本实用新型能够免工具安装、拆卸,可确保大容积医用氧气储存钢瓶内高压氧气安全、便捷地传输至小容积、氧气瓶阀口径各异的医用氧气储存钢瓶内。本实用新型由目前常见的硬质氧桥改为耐高压软管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充氧过程中硬质金属充氧桥可能出现的折断、氧气泄露、伤人等风险;接头的一体化手轮设计可实现免工具安装拆卸,极大的方便了使用和操作;根据不同厂家的急救用氧气瓶型号设计的多规格接头可满足大多数常见气瓶的再充氧。为弥补硬质充氧桥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物品1.带内螺纹手轮接头3的标准尺寸氧气瓶阀接头,符合国标(GB-10877-1989),采用手轮与接头一体化设计,手轮设计为橡胶套紧箍金属手轮,无需依赖扳手等工具即可实现快速拆装功能。2.耐高压软管设计长度可满足实际使用需要;软管充氧桥1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由特殊软体耐压材料制作,外层由不锈钢丝编织焊接而成,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30MPa。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气密性、不易燃性和耐用性。3.带外螺纹手轮接头6采用内螺纹小手轮8与小连接头9或小连接头10配合设计,能与不同厂家标准的小容积氧气瓶阀紧密、牢固连接。4.防尘塞采用能与氧气相适应的硅胶材质,悬挂于各种规格的接头上,既能可靠密闭,又不易丢失。5.配合储存箱,能容纳两条软管充氧桥1及各种规格的转换接头2,便于实际操作、维护和携带。使用时1.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内螺纹手轮接头3与标准氧气瓶阀准确对位后,顺时针转动内螺纹手轮接头3的手轮,将软管充氧桥1与氧源气瓶阀紧密连接。2.选择与待充气瓶阀规格相符的转换接头2,将软管充氧桥的另一端与转换接头 2连接,转换接头2与待充气瓶紧密连接。3.先打开待充氧气瓶的阀门,再打开氧源气瓶的阀门,对待充气瓶进行充氧,直至压力表指针达到标称值;按照氧源气瓶、待充氧气瓶的顺序关闭气瓶阀门,逆时针旋转内螺纹手轮接头3的手轮,松开软管充氧桥与两端气瓶的连接,完成一次充氧过程。4.拆卸转换接头,并整理收纳入储存箱内。以上实施例仅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虽然利用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充分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范围和宗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软管充氧桥和转换接头,所述的软管充氧桥包括耐压软管、一体化的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头,该耐压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连接有内螺纹手轮接头;所述的转换接头包括外螺纹手轮接头、小连接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一侧设有与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的外螺纹管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另一侧连接有与小钢瓶匹配输气连接的小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连接头的杆体上套接有与小钢瓶的外螺纹接头匹配连接的内螺纹小手轮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连接头的外侧管体上设有与小钢瓶的内螺纹接头匹配连接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连接头的内侧杆体上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外螺纹手轮接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由软体耐压材料制作,外层由不锈钢丝编织焊接而成,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30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 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纹手轮接头、 外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手轮由橡胶套紧箍金属手轮所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其特征在于在内螺纹手轮接头、内螺纹小手轮接头的外端内设置有硅胶防尘塞。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软管式充氧桥,它包括有软管充氧桥和转换接头,所述的软管充氧桥包括耐压软管、一体化的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头,该耐压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连接有内螺纹手轮接头;所述的转换接头包括外螺纹手轮接头、小连接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一侧设有与内螺纹手轮接头连接的外螺纹管头,该外螺纹手轮接头另一侧连接有与小钢瓶匹配输气连接的小连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免工具安装、拆卸,可确保大容积医用氧气储存钢瓶内高压氧气安全、便捷地传输至小容积氧气瓶内,并能适应阀口径各异的医用小氧气储存钢瓶。
文档编号A61M39/10GK202052204SQ2011201413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侯羿, 李海英, 武涧松, 许杰, 闫涛 申请人:闫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