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8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筒,尤其是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受重视,艾灸疗法也随即兴起和被广泛利用。艾灸疗法就是将艾柱点燃,放在艾灸器中,利用艾柱燃烧产生的热力直接灸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现有技术中,艾灸器一般采用上下都设有开口的筒状盒体,筒体内固定安装有一个网罩。使用时,将燃烧的艾柱放置在网罩上,即可将艾灸筒置于使用者的体表穴位需治疗的部位。然而,目前使用的艾灸筒普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 网罩固定安装在艾灸筒内,网罩位置与筒体下端开口位置高度固定,不可调节。但对于不同使用者,其耐热敏感度往往不同,同一艾灸筒放在一个使用者身上,可能另其感觉热度不够,而放在另一使用者身上,则可能让其感觉灸热难耐。这使得艾灸筒的通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加上灸筒没有设置隔热层,艾柱燃烧同时使整个灸筒尤其是筒壁产生高温,当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需要移动艾灸筒时,筒壁的高温会烫手,容易造成意外或延长治疗时间; 另外,现有的艾灸筒在使用时,都是将燃烧的艾柱放置在网罩上,并没有固定,艾柱在燃烧过程中会滚来滚去,导致艾柱不能精准地固定在体表空位治疗处,影响治疗效果。还有,艾灸筒的顶端开口,没有设置筒盖,艾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会熏到患者眼睛,使患者感到不舒服,给治疗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使其具有螺旋升降控制温度、 调节精准,操作方便,多层隔热结构,灸疗过程容易操作不烫手,使灸疗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螺旋升降控制及多层隔热结构,温度调节精准,操作方便,且灸疗过程不烫手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包括内滤筒、螺旋套筒、外套螺母和灸筒座;所述的内滤筒安装在所述螺旋套筒内,所述螺旋套筒与所述外套螺母通过螺纹相互旋接,所述的外套螺母是安装在灸筒座上,通过旋转升降螺旋套筒,达到调控温度的目的。进一步地,还包括灸筒顶盖和卡挂弹簧;所述灸筒顶盖通过所述卡挂弹簧与所述螺旋套筒连接,并盖住所述内滤筒。进一步地,还包括中轴弹簧;所述中轴弹簧是设置在所述灸筒顶盖的中心,用于挂扣固定艾灸柱。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外筒定位弹簧;所述内外筒定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内滤筒与所述螺旋套筒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内滤筒。[0011 ] 更进一步地,所述灸筒顶盖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顶盖透气孔。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透气孔呈圆环状排列。更进一步地,所述灸筒座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灸筒透气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灸筒座的底部设置有灸筒热辐射底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的工作原理是选好寒湿部位,然后将艾绒或艾柱挂扣在中轴弹簧上,点燃后放入内滤筒内,盖上灸筒顶盖,再把艾灸筒放于寒湿部位上。根据受灸者感受,旋转螺旋套筒来使内滤筒升高或降低,调整内滤筒至适合高度来控制筒内及体表的温度,开始治疗。由于有螺旋套筒及外套螺母的隔热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筒壁外表温度不会太高,也不会烫手。灸疗结束后,可打开灸筒顶盖,将内滤筒取出,清理内滤筒内的艾灰及清洗内滤筒,温控的操作及灸筒的清洁均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具有螺旋升降控制及多层隔热结构,操作方便,且灸疗过程不烫手;底座和盖子都设置有透气孔,艾柱固定在中轴弹簧上,温度稳定,调节精微,有利于治疗;设置有不锈钢细密的内滤筒,能阻挡艾灸燃烧产生的烟灰;方便固定,设置的热辐射底能精准定穴,提供更好的疗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轴弹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挂弹簧的俯视图。附图中分述标记如下1、顶盖透气孔;2、灸筒顶盖;3、中轴弹簧;4、卡挂弹簧;5、 内滤筒;6、螺旋套筒;7、内外筒定位弹簧;8、外套螺母;9、灸筒座;10、灸筒透气孔;11、灸筒热辐射底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包括灸筒顶盖2、中轴弹簧3、卡挂弹簧4、内滤筒5、螺旋套筒6、内外筒定位弹簧7、外套螺母8和灸筒座9 ;所述中轴弹簧3设置在所述灸筒顶盖2的中心,灸筒顶盖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圆环状排列的顶盖透气孔1, 灸筒顶盖2与所述卡挂弹簧4连接,卡挂弹簧4卡扣在螺旋套筒6上,使所述灸筒顶盖2盖住内滤筒5。所述的内滤筒5通过内外筒定位弹簧7安装固定在所述螺旋套筒6内,所述螺旋套筒6与外套螺母8通过螺纹相互旋接,所述的外套螺母8是安装在灸筒座9上,所述灸筒座9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灸筒透气孔10,底部设置有灸筒热辐射底孔11。使用时,先选好穴位或者寒湿部位,然后将艾柱穿挂在中轴弹簧3上,点燃后放入内滤筒5内,盖上灸筒顶盖2,使与灸筒顶盖2连接的卡挂弹簧4扣住螺旋套筒6,固定灸筒顶盖2和艾柱。然后再把艾灸筒放于穴位或寒湿部位上,让灸筒座9紧贴体表。适当调节灸筒座9,可使艾柱通过灸筒座9底部设置的灸筒热辐射底孔11对准相关穴位,从而做到更加精准的定穴,优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受灸者感受,旋转灸筒顶盖2带动螺旋套筒6,以及内滤筒5, 使之升高或降低,通过调整内滤筒5内燃烧艾段火苗和皮肤的距离,来控制温度。细微旋转螺旋套筒6,便可做到温度的微调,达到更好治疗效果。在无人看护情况下,受灸者亦可自行进行灸疗温度调节。由于设置有内滤筒5、螺旋套筒6、外套螺母7以及灸筒座9的多重隔热作用,治疗过程中,筒壁外表温度不会太高,因此不会烫手。灸筒顶盖2的顶部及灸筒座 9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顶盖透气孔1及灸筒透气孔10,使艾柱燃烧时能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流,但又不会冒出太多烟灰,以免熏到受灸者眼睛。灸疗结束后,可脱开卡挂弹簧4和灸筒顶盖2,露出内滤筒5的筒口,清理内滤筒5 里面的艾灰。整个过程温控的操作及灸筒的清洁均非常方便。显然上述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上述的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还可以有其他许多变化。虽然已经结合上述例子详细讨论了本实用新型,但应该理解到业内专业人士可以显而易见地想到的一些雷同,代替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滤筒(5)、螺旋套筒(6)、外套螺母(8) 和灸筒座(9);所述的内滤筒( 安装在所述螺旋套筒(6)内,所述螺旋套筒(6)与所述外套螺母(8)通过螺纹相互旋接,所述的外套螺母(8)是安装在所述灸筒座(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灸筒顶盖(2)和卡挂弹簧(4);所述灸筒顶盖( 通过卡挂弹簧(4)与所述螺旋套筒(6)连接,并盖住所述内滤筒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轴弹簧(3);所述的中轴弹簧C3)是设置在所述灸筒顶盖O)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外筒定位弹簧 (7);所述内外筒定位弹簧(7)设置在所述内滤筒(5)与所述螺旋套筒(6)之间,用于固定所述的内滤筒(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顶盖( 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顶盖透气孔(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座(9)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灸筒透气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座(9)的底部设置有灸筒热辐射底孔(U)。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升降调温灸筒,包括灸筒顶盖、中轴弹簧、卡挂弹簧、内滤筒、螺旋套筒、内外筒定位弹簧、外套螺母和灸筒座;所述中轴弹簧设置在灸筒顶盖的中心,灸筒顶盖与所述卡挂弹簧连接后卡扣在所述螺旋套筒上,螺旋套筒通过所述内外筒定位弹簧安装固定着内滤筒,螺旋套筒与外套螺母通过螺纹相互旋接,外套螺母安装在所述灸筒座上,灸筒座的底部设置有灸筒热辐射底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螺旋升降控制及多层隔热结构,温度调节精微,操作方便,且灸疗过程不烫手;各部件采用分离式结构,安装及清洗方便。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211852SQ20112014692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曾海雄 申请人:曾海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