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17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内医疗诊断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普通人群中一种以上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高达70%以上,特别是胃肠道炎症、胃肠道溃疡、胃肠道癌症、胃肠道肿瘤等胃肠道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顽症之一。临床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内窥镜,但现有普通的内窥镜采用机械插入式来实现,不仅在检测胃肠道疾病时存在盲区,无法检测到小肠部分的病变,而且在检测过程中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内窥镜来取代普通的内窥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可以检测患者的全部消化道,同时避免普通内窥镜插入时带来的痛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电池,还包括胶囊型外壳,以及置于该胶囊外壳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DSP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DSP 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依次连接,MCU控制模块还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微型镜头、LED光源和传感器,所述LED光源分布安装于微型镜头的四周。其中,所述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射频发射芯片和发射天线。其中,所述LED光源的数量为6个。其中,所述传感器采用Cmos (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感光芯片。其中,所述微型镜头的直径< 4mm,视角彡16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胶囊内窥镜由患者口服进入胃肠道,跟随胃肠道自身蠕动通过全部消化道,在通过消化道的任意时刻,胶囊内窥镜拍摄胃肠道内的图像并把图像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患者体外,医生利用这些图像进行疾病诊断。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检测到全部消化道,不再会给患者带来普通内窥镜插入时的痛苦,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交叉感染;另外,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和无线传输方式,图像清晰,便于数据处理,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胶囊内窥镜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微型镜头1、LED光源2(包括h、2b)、传感器3、DSP数据处理模块4、MCU控制模块5、电池6、RF发射模块7、发射天线 8、胶囊型外壳9 ;其中,微型镜头1、LED光源2和传感器3组成数据采集模块,微型镜头1和传感器3分别用以采集消化道图像数据、位置数据、姿态数据等,而LED光源2为微型镜头1拍照提供照明以提高照片清晰度,传感器3可采用Cmos芯片等;DSP数据处理模块4,用以接收微型镜头1和/或传感器3的数据信号并该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后发送给MCU控制模块5 ;RF发射模块7和发射天线8组成无线数据发射模块,用以在MCU控制模块5的控制作用下将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射至体外的接收盒上,在发射过程中使用2. 4G无线信号;MCU控制模块5,用以根据预定的要求对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采集过程进行控制, 使其有效地采集充足的人体肠道内的数据信息;电池6,由于胶囊内窥镜将要在人体消化道中工作6-8个小时,所以在此期间需要电池6来持续地进行供电。在上述结构的胶囊内窥镜中,为满足微型镜头1在肠道内拍摄照片时所需照度, LED光源2可优选地采用6个,均勻设置于微型镜头1的周围;另外,为了控制胶囊内窥镜的体积,要求微型镜头1的直径不大于4mm、视角不小于160度,传感器3、DSP数据处理模块4和MCU控制模块5的直径均不大于10 mm且这三者中的芯片尺寸均不大于7 X 7mm。本实施例中胶囊内窥镜由患者口服进入胃肠道,跟随胃肠道自身蠕动通过全部消化道,在通过消化道的任意时刻,胶囊内窥镜采集所需数据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患者体外,医生利用这些图像进行疾病诊断,具体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201、在肠道内,数据采集模块由MCU控制模块进行控制,通过微型镜头拍摄肠道内图像、通过传感器采集胶囊位置姿态数据,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和/或胶囊位置姿态数据等信息发送给DSP数据处理模块;202、DSP数据处理模块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处理(如模数转换等),之后发送给MCU控制模块;203、MCU控制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发送给位于患者体外的接收盒。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囊型外壳,以及置于该胶囊外壳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DSP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DSP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依次连接,MCU控制模块还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微型镜头、LED 光源和传感器,所述LED光源分布安装于微型镜头的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射频发射芯片和发射天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的数量为6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用Cmos感光芯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胶囊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镜头直径<4mm,视角 ^ 16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电池,胶囊型外壳,以及置于该胶囊外壳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DSP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DSP数据处理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无线数据发射模块依次连接,MCU控制模块还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方便地检测到全部消化道,不再会给患者带来普通内窥镜插入时的痛苦,且不会给患者带来交叉感染;另外,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和无线传输方式,图像清晰,便于数据处理,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较强的临床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B1/04GK202060750SQ20112015375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孙平, 李奕, 邓文军 申请人:深圳市资福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