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24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盲装置,更具体地是一种能检测障碍物距离并提示盲人避让的导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盲人对于导盲装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初始的导盲仗到训练好的导盲犬以及到红外线、超声探头导盲仗等不断运用高科技来设计导盲装置。然而,盲人在行走时会遇到很多的障碍物,目前现有的技术采用了超声波导航、图像视觉导航以及导盲杖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大多存在不足,特别是感知途径单调,均采用声音报警的模式,使得盲人只能专注于对这种特定的声音的报警,而且久而久之,盲人对其他声音失去正常的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能检测障碍物距离并通过振动频率来提示盲人避让的导盲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盲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障碍物并提示盲人的护套,所述护套为环形,该护套上设有超声波避障装置,该超声波避障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声纳传感器、微控制器、振动调解电路、振动电机及为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声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发送到微控制器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根据障碍物的距离来调节振动调解电路,通过振动调解电路控制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盲装置中,微控制器还与语音报警器相连;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盲装置中,护套的材料为柔性弹性材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盲装置中,护套分别固定在人体的腰部、左膝和右膝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振动频率的高低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远近,同时,当障碍物过近时触动语音报警模块,确保盲人安全避让;(2)护套采用弹性材质,适合各个年龄段地盲人使用,具有通用性;(3)盲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护套穿戴在身体的任何一个位置,从而检测到多个高低不同的障碍物。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盲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体感避障装置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1护套、2超声波避障装置、3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导盲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障碍物并提示盲人的护套1 及为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3,护套1为环形,该护套1上设有超声波避障装置2,该超声波避障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的声纳传感器、微控制器、振动调解电路、振动电机;声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发送到微控制器计算并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根据障碍物的距离来调节振动调解电路,通过振动调解电路控制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高低来判断障碍物的远近。如图2所示,使用时,使用者将护套Al固定在腰部,护套A2固定于右膝上,护套A3 固定于左膝上,打开电源按钮,在行走时,护套Al、护套A2和护套A3中的超声波避障装置分别开始工作,超声波避障装置中的声纳传感器负责把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的距离以方波的形式发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接收到方波后,根据方波高电平的宽度,计算障碍物的距离L。 根据能够测量的最大距离Smax,以及需要进行语音提醒的最近距离Smin,把测量到的距离 L,对应到8段震动等级上去,具体如式1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导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障碍物并提示盲人的护套(1)及为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3),所述护套(1)为环形,该护套(1)上设有超声波避障装置(2),该超声波避障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的声纳传感器、微控制器、振动调解电路、振动电机;所述声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发送到微控制器计算并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根据障碍物的距离来调节振动调解电路,通过振动调解电路控制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高低来提示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与语音报警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材料为柔性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导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分别固定在人体的腰部、左膝和右膝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盲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障碍物并提示盲人的护套(1)及为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源模块(3),该护套(1)上设有超声波避障装置(2),该超声波避障装置(2)包括依次相连的声纳传感器、微控制器、振动调解电路、振动电机;声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发送到微控制器计算并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根据障碍物的距离来调节振动调解电路,通过振动调解电路控制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高低来提示使用者。
文档编号A61H3/06GK202096415SQ20112017812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曹晶晶, 胡凯, 陶瑞莲 申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