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进行骨肿瘤诊断的手段包括病史、临床影像学资料和病 理学诊断,用这三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肿瘤诊断。其中,病理学诊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病理学诊断分为穿刺活检、切开活检,其中切开活检是在麻酔后直视下将病理组织取出。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也存在着不足。其不足之处是切ロ一般在3cm左右,出血较多,在活检吋,术者与助手的手指不能接触到切ロ,有时止血较为困难,所应用的器械不得接触到任何患者其他部位造成损伤,引起其他部位肿瘤细胞的污染,这种方法污染较大,且骨皮质经电钻和骨刀开窗,所开窗ロ不规则,开窗面积较大(长度大于2cm,宽度大约为Icm),会带来较大的骨组织与周围软组织损伤,同时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ー种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空心环形钻头设置在外套筒内,空心环形钻头壁内为中空,环钻旋转手柄与空心环形钻头连接,环钻旋转手柄在空心环形钻头外侧壁上,电钻接头连接空心环形钻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减小了切开活检皮肤和软组织切ロ的大小,本发明应用皮肤或软组织切ロ的直径为1cm,而常规切开活检的皮肤切ロ大约为3cm左右。明显减少了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减少了由于切ロ过大,出血较多造成软组织肿瘤细胞污染的风险。切ロ变小后,出血減少,有助于清晰手术视野,減少切开活检手术的时间,減少病人的痛苦和手术费用。由于本发明可以在C形臂透视下进行操作,应用克氏针进行定位,増加了切开活检对肿瘤部位定位的准确性,同时空心环形钻头沿克氏针进行骨皮质开窗,开窗的范围精确,这样也減少手术时间和组织创伤。本发明骨皮开窗大小为直径0. 5cm,常规切开活检时手术开窗通常为长约2cm,宽约1cm。本发明明显减少开窗大小,从而降低了日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肿瘤组织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污染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減少病人痛苦,方便操作。由于空心环形钻头内设有可以开关的螺旋刀片,在用手旋转环钻旋转手柄时,控制得当,且本发明空心环形钻头的内径远大于空心活检针,所获取的病理组织充足,有利于病理科明确诊断,从而更降低二次病理活检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图I——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0009]图中各标号表示部件如下外套筒I、外套筒手柄2、空心环形钻头3、螺旋刀片4、螺旋刀片旋钮5、环钻旋转手柄6、电钻接头7、螺旋刀片7、内芯顶棒8、克氏针9、连接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外套筒I处于中下部的位置是外套管手柄2,呈圆锥弧状,便于手术中操作时手把持;从外套管手柄2下部进ロ处,将空心环形钻头3插入外套筒I内,将内芯顶棒8放在空心环形钻头3内,将克氏针9放置于内芯顶棒8内,位于整个发明(活检器)的最内部,空心环形钻头3顶端为带齿的钻头,靠近底端及中间部分为中空,在空心环形钻头3内侧壁设置有螺旋刀片4,螺旋刀片旋钮5连接连接杆10的一端,螺旋刀片旋钮5通过连接杆10与螺旋刀片4连接,螺旋刀片旋钮5位于空心环形钻头3上,连接杆10的另一端包括上段分 别与多个螺旋刀片4连接,控制螺旋刀片4的打开与关闭,即旋转螺旋刀片旋钮5,使连接杆10上或下直行移动,使其上连接的螺旋刀片4围绕与空心环形钻头3的连接处转动,螺旋刀片4在空心环形钻头3内打开,反方向旋转螺旋刀片旋钮5,螺旋刀片4就回复到原来位置,即隐藏在空心环形钻头3内侧壁上。电钻接头7连接空心环形钻头3,当电钻接头7与电钻(省略,图中未画出)连接时,可以快速控制给空心环形钻头3进、退,由于空心环形钻头3在开始进行标本取材时必须钻开ー侧骨皮质,骨皮质非常坚硬,必须应用电钻连接电钻接头7,快速旋转才能将坚硬的一侧皮质钻开。环钻旋转手柄6与空心环形钻头3连接,环钻旋转手柄6位于电钻接头7上方,手动控制空心环形钻头3进、退,应用手动旋转环钻旋转手柄6时是在一侧骨皮质被钻开后进行(由于手动旋转空心环形钻头3很难将ー侧皮质钻开),这时为有效获取病理组织,需要缓慢进行旋转。内芯顶棒8位于空心环形钻头3内,一方面为克氏针9的进、出提供通道和掌控方向,另ー方面在取得病理组织后可以将空心环形钻头3内的组织推出。克氏针9用于实施操作部位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操作应用过程说明先将皮肤切开Icm长的小口,通过外套筒I进行皮下、肌肉,到达骨皮质;然后将克氏针9插入内芯顶棒8内,两者放置于空心环形钻头3内,定位穿透ー侧骨皮质,应用空心环形钻头3钻透皮质,直径大约0. 5cm,抽出克氏针9和内芯顶棒8,打开螺旋刀片旋钮5,旋转环钻旋转手柄6,将病理组织取入环形空心钻头3内,然后闭合螺旋刀片旋钮5,取出空心环形钻头3,应用内芯顶棒8将空心环形钻头3内的组织顶出,获取标本完成。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不锈钢为材料,利用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可以小批量生产和临床应用,这样能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小切开皮肤活检切ロ的大小(直径Icm),减少肿瘤组织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污染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減少病人痛苦,方便操作。其与常规切开活检技术相比有以下改进应用外套筒I建立活检通道,应用克氏针9定位准确,可以在C形臂透视下进行定位,准确找到肿瘤病灶,应用空心环形钻头3沿克氏针9进行钻透骨皮质开窗,到达预定区域,定位开窗精确。本实用新型应用皮肤或软组织切ロ的直径为1cm,而常规切开活检的皮肤切ロ大约为3cm左右。明显减少了皮肤和软组织的损伤,同时减少了由于切ロ过大、出血较多造成软组织肿瘤细胞污染的风险。切ロ变小后,出血減少,有助于清晰手术视野,減少切开活检手术的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手术费用。本实用新型应用中,骨皮开窗大小为直径0.5cm,常规切开活检时手术开窗通常为长约2cm,宽约lcm。本发明明显减少开窗大小。这样降低了日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同时也减少肿瘤组织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污染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的机率,方便操作。由于空心环形钻头3内设有可以开关的螺旋刀片7,在用手旋转环钻旋转手柄6 时,控制得当,且本发明空心环形钻头3的内径远大于空心活检针,所获取的病理组织充足,有利于病理科明确诊断,从而更降低二次病理活检的风险。
权利要求1.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空心环形钻头设置在外套筒内,空心环形钻头壁内为中空,环钻旋转手柄与空心环形钻头连接,环钻旋转手柄在空心环形钻头外侧壁上,电钻接头连接空心环形钻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空心环形钻头内侧壁上设置螺旋刀片,螺旋刀片旋钮通过连接杆与螺旋刀片连接,螺旋刀片旋钮位于空心环形钻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空心环形钻头连接环钻旋转手柄与电钻接头,环钻旋转手柄位于电钻接头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螺旋刀片旋钮与连接杆一端相连,连接杆上段分别与多个螺旋刀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空心环形钻头顶端为带齿的钻头,靠近底端及中间部分为中空。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内芯顶棒放置于空心环形钻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其特征在于克氏针放置在内芯顶棒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骨肿瘤微创切开活检器。本实用新型是空心环形钻头设置在外套筒内,环钻旋转手柄与空心环形钻头连接,电钻接头连接空心环形钻头,内芯顶棒放置于空心环形钻头内,克氏针放置在内芯顶棒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切开活检存在的污染较大、所开窗口不规则和面积较大所带来较大的骨组织与周围软组织损伤,及病理性骨折风险增加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就在于减小了切开活检皮肤和软组织切口的大小,降低了日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肿瘤组织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污染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减少病人痛苦,方便操作,降低了二次病理活检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2426557SQ20112030520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朱泽章, 熊进, 王守丰, 蒋青, 邱勇, 陈一心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