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40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地讲,是一种对创面伤口进行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外伤、外科手术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人体体表创面伤口,这一类型的伤口在进行包扎和治疗之后,伤口不会立即痊愈复原,而是需要经过坏死,渗出,愈合期。传统的做法是利用棉纱等一类的医疗用品对伤口进行包扎,包扎的伤口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细菌感染,但是透气性不强的环境不利于伤口的修复,而且在修复过程中创面伤口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也无法及时引流排除,反而会影响伤口修复从而迁延了创面康复周期。创面伤口传统治疗技术存在上述的不足问题,后来,随着技术改进出现了另一种伤口治疗材料,其伤口覆盖敷料上连接有排液管道,伤口分泌液可以通过排液管道配合负压装置吸引排出,由于及时排出伤口分泌液,促进伤口的修复,因此比传统伤口覆盖包扎方法缩短了伤口的康复周期。但是在使用这类伤口治疗装置时,当创面伤口需要冲洗或者药物治疗时无法进行,无法对创面伤口进行主动治疗。创面伤口修复过程中如果能够适时的输注药物或者适时地进行伤口冲洗,对伤口的修复十分有利,能大大缩短创面伤口康复周期和组织的愈合程度。不能对创面伤口进行药物输注或者液体冲洗是现有创面伤口修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创面伤口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液体冲洗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对实用新型目的加以实现。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包括覆盖敷料和管道两大组成部件,其中,覆盖敷料分为两类,一类是供液敷料,另一类是排液敷料,两者装配镶嵌组成整体覆盖敷料,两者的接触面互不通透液体,管道组成包括供液管道和排液管道,供液管道插入供液敷料,排液管道插入排液敷料,两种管道插入敷料之中的部分都设有通透孔。由于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具有供液功能模块,利用负压装置提供动力,使得创面伤口能够及时充分地通过供液功能模块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液体冲洗,治疗或者冲洗之后的废液和组织代谢产物又可以通过排液功能模块排出,这对创面伤口的修复十分有利,能够大大缩短创面伤口的康复周期。所述供液敷料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排液敷料截面形状与供液敷料截面形状相适应。经过实用新型人的多次反复实验,确保输注药液及冲洗液体以最佳的方式到达创面伤口,总结出供液敷料截面形状为梯形是最佳的截面形状,排液敷料截面形状与供液敷料截面形状相适应,两者镶嵌形成敷料整体。所述供液敷料与排液敷料由医用级海绵或者类似于海绵构造的医用级材料制作而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液敷料和排液敷料的剖面示意图以及俯视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管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中1.供液敷料、2.排液敷料、3.供液管道、4.排液管道、5.供液敷料与排液敷料的接触面、6.创面伤口、7.供液管道或排液管道上的通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呈现的是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覆盖敷料和管道。其中,覆盖敷料分为两类一类是供液敷料1,另一类是排液敷料2,这两类敷料装配镶嵌在一起形成了整体覆盖敷料,镶嵌时供液敷料1与排液敷料2的接触面5是互不透液的。可以在供液敷料1与排液敷料2接触的表层设置一层不通透液体的材料,使供液敷料1向创面伤口 6供液时,液体不会渗透到与其镶嵌在一起的排液敷料2上。同样地,管道也分为供液管道3和排液管道4,供液管道3插入供液敷料1,排液管道4插入排液敷料 2,这两种管道插入敷料之中的部分都设有通透孔7。由此,利用负压装置连接排液管道4, 外源性液体和药物输注入供液管道3,形成一个药液动力循环。从供液管道3输注入药液, 药液经供液管道3通过通透孔7进入供液敷料1,再从供液敷料1渗透到创面伤口 6上,药液在创面伤口 6上进行治疗之后,再回流到排液敷料2之中,再从通透孔7进入排液管道4 排离伤口。使得伤口能够及时充分地通过供液功能模块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液体冲洗,治疗或者冲洗之后的废液和组织代谢产物又可以通过排液功能模块排出,这对创面伤口的修复十分有利,能够大大缩短伤口的康复周期。如
图1和图2所示,经过实用新型人的多次反复实验,确保输注药液及冲洗液体以最佳的方式到达创面伤口,总结出供液敷料截面形状为梯形是最佳的截面形状,排液敷料截面形状与供液敷料截面形状相适应,两者镶嵌形成敷料整体。下面分别采用本实用新型和具有单纯引流功能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进行比较使用病例一随机抽选两例病情大致相同的患者,两例患者都是左下肢胫骨骨折后,皮肤感染坏死,感染程度相当。分别进行清创之后,其中的一例使用现有产品(具有单纯引流功能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另一例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进行对比治疗。采用现有产品手术后7天,感染灶明显缩小,可见少许肉芽组织,创面有所愈合, 感染得到部分控制。而采用实用新型产品手术后给于适当清洗液治疗,7天后,见创面被新鲜的肉芽组织填充,呈粉红色颗粒,新鲜血广泛渗出,感染创面基本愈合,感染基本控制。病例二[0023]随机抽取两例病情相似的患者,给以相同治疗方案,其中一例使用现有产品(具有单纯引流功能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另一例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进行对比治疗。1、70岁男性因“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长期卧床,骶部皮肤溃烂2个月”入院。临床检查见骶尾部皮肤溃烂,面积约6cmX8cm,骶骨外露,周围组织呈黑色坏死状,溃疡周围皮下潜行约1. 5cm宽,体温38°C。入院后第二日手术清除大部分坏死皮肤及组织,术后患者采用实用新型产品处理创面,次晨体温37. 5°C手术后第3天体温已恢复正常。此后每隔7天更换本实用新型产品一次,2个月后肉芽已长满溃疡腔,颜色红润,不见骶骨外露,创面缩小到 2cmX2. 5cm,一次植皮成功消灭创面。2、73岁男性因“长期卧床,骶尾部巨大褥疮2个月”入院。临床检查骶尾部皮肤溃烂,面积5cmX8cm,周围组织见坏死组织,体温37.5°C。患者采用现有产品(具有单纯引流功能的伤口护理装置)处理创面。每隔7天更换负压引流装置一次,2个月后创面可见稀少肉芽组织爬行,创面缩小到3cmX5. 5cm,继续更换负压引流装置。病例三抽取两例患者,都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可见肌腱,常规换药年余不愈, 病情相似,给以相同治疗方案,其中的一例使用现有产品(具有单纯引流功能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另一例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进行对比治疗,其各阶段治疗情况如表1所不。
权利要求1.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包括覆盖敷料和管道,其特征是所述覆盖敷料由供液敷料和排液敷料镶嵌而成,两者接触面互不透液,所述管道包括供液管道和排液管道,所述供液管道和排液管道分别插入供液敷料和排液敷料,两种管道插入敷料之中的部分设有通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液敷料截面形状为梯形, 所述排液敷料截面形状与供液敷料截面形状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液敷料与排液敷料由医用级海绵或者类似于海绵构造的医用级材料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创面伤口进行治疗的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伤口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液体冲洗的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包括敷料和管道,敷料为供液敷料和排液敷料,两者镶嵌且接触面互不透液,管道包括供液管道和排液管道,供液管道插入供液敷料,排液管道插入排液敷料,这两种管道插于敷料之中的部分都设有通透孔。由于创面伤口治疗装置具有供液功能模块,利用负压装置提供动力,使得创面伤口能够及时充分地通过供液功能模块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液体冲洗,治疗或者冲洗之后的废液和组织代谢产物又可以通过排液功能模块排出,这对创面伤口的修复十分有利,能够大大缩短伤口的康复周期。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2223425SQ20112030516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万绵水 申请人:万绵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