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7584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包括负压源,覆盖创面的医用敷料层,引流管,位于最外层的贴膜;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埋设在所述医用敷料层内表面;贴膜密封包裹医用敷料层,使医用敷料层与大气隔离;所述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的接口伸出贴膜外,经负压源使医用敷料层与创面之间呈负压状态。本实用新型能抗菌,快速有效地吸收渗出液、和坏死组织,达到清创引流的目的;它操作方便,不需要拆卸就能自行清洗,能解决管路堵塞问题,并且价格便宜,能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具有很好的全面推广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用于脂肪液化或四肢软组织缺损、压疮、烧烫伤的创面治疗的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引发原因很多,包括肥胖、年龄、高频电力的改用等。它增加切口感染机会,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影响患者康复。处理这种情况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将创面清创以后再先行较长时间、频繁的换药,待创面新鲜清洁后再行延期缝合、1992年Fleischmann首先开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治疗开放感染伤口,1997年Argenta与Morykwas进一步发展及推广该技术。随后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通过对创面的持续吸引从而去除坏死组织和渗液、改善创面的血运及促进肉芽组织增值,减少创面细菌,并使得创面内促进愈合的因子增加。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普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多种领域。
[0003]临床上无论是遇到脂肪液化、压疮、烧烫伤还是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处理不当易导致创面感染,肌腱坏死,瘢痕挛缩的并发症。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材料多采用聚氨酯乙醚泡沫或聚乙烯醇泡沫作为覆盖创面的医用敷料。但它的缺点在于价格昂贵,要根据创面大小进行修剪,造成浪费,而且较易堵塞负压引流管,泡沫材料干燥时患者自觉疼痛感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性强引流作用好,顺应性强、价格经济且不易干燥的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包括负压源,覆盖创面的医用敷料层,多孔引流管,位于最外层的贴膜;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埋设在所述医用敷料层内表面;贴膜密封包裹医用敷料层,使医用敷料层与大气隔离;所述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的接口伸出贴膜外,经负压源使医用敷料层与创面之间呈负压状态。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上的外伸接口端部侧壁连接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管口带有一个封帽。冲洗管的末端开口能与封帽配合,冲洗管能有效的解决吸引过程出现的堵管问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的侧壁开孔和/或末端开口,且所述引流管的吸弓I段包裹有医用敷料埋设在所述医用敷料层内表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医用敷料层与贴膜之间还设置有医用纱布。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源为中心负压源或者负压机或者封闭式负压引流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贴膜为带丙烯酸酯粘胶的聚氨酯薄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2]1、本实用新型所用吸引源、引流管、粘性的贴膜、医用敷料等的材料选择是在医院就地取材,并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而且价格低廉,性价比高,能够最大的减轻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0013]2、本实用新型适合于早期扩创排液,并能能快速有效地吸收渗出液、细菌和坏死组织,达到清创引流的目的,从而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0014]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自密封冲洗副管在需要冲洗伤口、灌注药物时,不用开放管路,密闭冲洗可以减少感染机会;而且冲洗完毕后,自密封的冲洗管具有自密封的性能,操作简便;且冲洗管能够有效的解决吸引过程出现的堵管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中:1_引流管;2_贴膜;3_医用敷料;4-接口 ;5_冲洗管;6_封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该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包括负压源(图中未画出),医用敷料层3,引流管1,位于最外层的贴膜2 ;上述引流管I的吸引段埋在医用敷料层内表面;引流管I的吸引段的侧壁开有多个通孔7,也可将吸引段的末端开口 ;为了避免吸引段直接接触创面,引流管I的吸引段也包裹有医用敷料;贴膜2密封包裹医用敷料层,使医用敷料层与大气隔离;引流管I与负压源连接的接口 4伸出贴膜2外,经负压源工作,使医用敷料层与创面之间呈负压状态。
[0020]另外,在引流管I上的外伸的接口4端部侧壁连接有冲洗管5,冲洗管5的进水管口带有一个封帽6,在负压源工作状态,冲洗管的进水口与封帽配合紧闭,需要冲洗和疏堵时,打开封帽进水,这样冲洗管能有效的解决吸引过程出现的堵管问题。为了有更好的包扎效果,在医用敷料层与贴膜2之间还可设置一层医用纱布(图中未示出)。
[0021]上述医用敷料选用优拓SSD敷料,该敷料为磺胺嘧啶银+水胶微粒+凡士林颗粒附着在非闭合的聚酯网面上,具有抗感染,不粘连创面,促进纤维母细胞增殖的作用。负压源可以是连接到病房的中心负压源,也可以专用的负压机或者封闭式负压引流瓶。上述贴膜2可选用带丙烯酸酯粘胶的聚氨酯薄膜这种手术薄膜具有密闭性、透明、透气低致敏性、防细菌、防病毒等特点,而且易于获得,价格便宜;带丙烯酸酯粘胶是医用等级粘胶,防水性强、固定稳妥利于封闭膜的粘贴。
[0022]具体临床使用方法:对渗液量大的创面彻底敞开冲洗,注意观察有无皮下隧道,冲洗液先使用碘伏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后擦干,根据创面的面积取优拓SSD置于创面上,要保证覆盖基底及整个创面,再将多侧孔的引流管用优拓SSD包裹后置于创面中,另一端从创面下方引出;擦干创面周围皮肤,上方使用面积合适的纱布覆盖后用外科手术薄膜粘贴密封整个创面,连接负压源进行负压吸引,通常情况下负压被置于最适合创面愈合的约125mmHg大小。负压有效的标志是薄膜下无游离气体积聚,纱布明显凹陷,一般引流2?3天,揭除薄膜,检查创面,创面肉芽新鲜、红润,轻拭即出血即视为有效,至创面缩小,肉芽新鲜,可行二期缝合手术或植皮术。
[0023]使用结果:46例脂肪液化患者应用改良式封闭引流强负压吸引治疗2?4次后,切口渗液逐日减少,创面明显缩小,肉芽组织新鲜,其中36例行二次缝合获得愈合,10例患者拒绝二次手术,该用敷料换药至切口愈合,时间为10 - 26天。
[0024]另外,当压力性溃疡患者有不同部位的伤口同时需要行负压引流时,通常用到Y型连接头将两个创面的引流管连接于一个负压引流瓶后接中心负压或者负压机。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源,覆盖创面的医用敷料层,弓丨流管,位于最外层的贴膜;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埋设在所述医用敷料层内表面;贴膜密封包裹医用敷料层;所述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的接口伸出贴膜外,经负压源使医用敷料层与创面之间呈负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上的外伸接口端部侧壁连接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管口带有一个封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的侧壁开孔和/或末端开口,且所述引流管的吸引段包裹有医用敷料埋设在所述医用敷料层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敷料层与贴膜之间还设置有医用纱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源为中心负压源或者负压机或者封闭式负压引流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创面负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为带丙烯酸酯粘胶的聚氨酯薄膜。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3389201SQ20132033481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9日
【发明者】康慧鑫 申请人:康慧鑫, 李俊璞, 王智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