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004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原蛋白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产品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胶原蛋白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疗器械领域及美容产品市场上,贴敷类产品的原料主要为无纺布等纤维制品,浸润保养类原液、精华液等物质后直接接触皮肤使用,一般为单层结构,膜体本身存储的保养品量相对有限,保养品只被表皮短暂吸收,且保养品中含有大量的化学防腐剤,刺激性较强,过敏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保存和使用时胶原蛋白液不易干涸的胶原蛋白敷料。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吸收率高和舒适性好的胶原蛋白敷料。即,本实用新型如下。I.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其包含胶原蛋白,其特征在干该胶原蛋白敷料具有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中设置至少ー层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浸润胶原蛋白液;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为胶原蛋白液层;所述层状结构的最外层为包装容器层;所述包装容器层形成包装容器,将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胶原蛋白液层收纳于其中。2.根据项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液是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3.根据项I或2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为ー层。4.根据项3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与之对应的珠光膜层。5.根据项I或2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为两层以上。6.根据项5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层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形状与之对应的珠光膜层。7.根据项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液层在无纺布层的边缘处互相连通。8.根据项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层为三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或牛皮纸层;中间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9.根据项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层为四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或牛皮纸层;第二层为聚酰胺层;第三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10.根据项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上设置有眼、鼻和嘴部的揭开式不完全开ロ ;无纺布层的边缘处设置有调节ロ。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敷料采用了多层结构,并浸润胶原蛋白液,限制防腐剂的添加,不仅有效提高了膜体对原液的存储能力,増加了皮肤的吸收度,还降低了敷料的刺激性和过敏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敷料的无纺布层的俯视图。图3为单层无纺布结构的敷料的A-A截面图。图4为双层无纺布结构的敷料的A-A截面图。符号说明I-包装各器层,2- H父原蛋白液层,3_无纺布层,4_调T1 ロ,5_珠光 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人体皮肤成分中,有70%_80%是由胶原蛋白所组成的,外用胶原蛋白类产品能对皮肤起到明显的修复和保养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其包含胶原蛋白,其特征在于该胶原蛋白敷料具有层状结构;所述层状结构中设置至少ー层无纺布层3,该无纺布层3浸润胶原蛋白液;所述无纺布层3的上、下两侧分别为胶原蛋白液层2 ;所述层状结构的最外层为包装容器层I ;所述包装容器层I形成包装容器,将所述无纺布层3和所述胶原蛋白液层2收纳于其中。这里,所述最外层是指将本实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敷料水平放置时,位于最上面的层和位于最下面的层。这里,胶原蛋白包括天然来源的胶原蛋白(例如动物来源的胶原蛋白),也包括胶原蛋白衍生物和胶原蛋白类似物,优选为天然来源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液是现有技术,关于胶原蛋白液的制备可以參见例如參见著作《胶原与胶原蛋白》,蒋挺大編著,化学エ业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优选地,所述胶原蛋白液是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关于范氏类人胶原蛋白(Fan’sHuman-like Collagen)和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可以參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110327873.X号(申请日2011年10月26日,发明名称重组胶原蛋白)。对于明胶等传统的胶原蛋白而言,虽然其生物相容性好,但由于其透皮吸收性能不好,因此,一般认为胶原蛋白的美容效果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其对真皮层的滋养效果有限。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发现范氏类人、胶原蛋白具有显著优于传统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性能,从而包含该胶原蛋白的敷料具有显著优异的医学美容效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以胶原蛋白液作为浸润物浸润无纺布层3,制成胶原蛋白敷料,一侧设置形状与之相对应的珠光膜层5,置于多层结构的包装容器层I中,包装容器层I中无纺布层3的上、下两侧皆充满胶原蛋白液,胶原蛋白液层2在无纺布层3边缘处互相连通。无纺布层3可设置ー层或多层,如设置成两层吋,分别浸润胶原蛋白液,每层无纺布层3的上下两侧都充满胶原蛋白液层2,两层无纺布层3之间设置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珠光膜层5。多层无纺布层3的设置能増加面膜对胶原蛋白液的存储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装容器层I可设置成三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或牛皮纸层,利于印刷;中间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其非透氧性能使包装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防止胶原蛋白液受到污染;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可防止胶原蛋白液与中间层的含铝物质直接接触,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生产过程中的热消毒环节中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包装容器层 I也可设置成四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对苯ニ甲酸ニ辛酯层或牛皮纸层;第二层为聚酰胺层,能增强包装的阻隔性;第三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胶原蛋白液中添加了防腐剂或具有防腐作用的非防腐类物质,防腐剂具体为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尼泊金甲酷、こ酷、丙酯或丁酯中的ー种或几种,重量份数为胶原蛋白液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五;非防腐类物质具体为丙ニ醇、丁ニ醇、戊ニ醇、己ニ醇或辛ニ醇中的ー种或几种,重量份数为胶原蛋白液总量的千分之一至百分之八。非防腐类物质的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产品使用的刺激性和过敏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胶原蛋白液中添加了矫味剂,具体为香草香料、芦荟香料、玫瑰香料或水果香料中的ー种或几种,重量份数为胶原蛋白液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至百分之一。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层3上设置有眼、鼻和嘴部的揭开式不完全开ロ,使用时可ー并对眼、鼻和嘴部的皮肤进行护理和保养。对于面膜巾而言,可以将其对应于眼、鼻和/或嘴部的部分除去,即完全开ロ ;也可以在上述位置上形成开ロ线、并使得相应的部分能够揭开,即揭开式不完全开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纺布层3的边缘处设置调节ロ 4,在贴敷面膜时可调节面膜的覆盖面积的覆盖角度,增加贴合度。所述调节ロ 4是形成在面膜巾的对应于面部边缘的位置上的开ロ线,有利于面膜巾紧贴面部。无纺布层3也可设置成其他不同的形状,以贴合颈部、胸部、腹部、脚部或手部等,可作为颈膜、胸膜、腹膜、手膜和脚膜等使用。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I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的制备按中国专利申请公开CN1371919A所述方法制备了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由SEQ IDNO: 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确认其分子量为约90kDa。实施例2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行为研究实验动物及分组8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20 30g)20只,雌雄不限。将实验用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组10只,明胶组10只。试剂配制准确称取O. 3g范氏类人胶原蛋白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超纯水直至30ml,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蛋白完全溶解。再准确称取15mg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异硫氰酸荧光素),溶于30ml的pH9. O碳酸缓冲液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浓度为O. 5mg/ml)。将30ml溶解好的FITC溶液加入到上述的30ml溶解好的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溶液中,使其充分混匀,4°C避光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倒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0000的透析袋中,将透析袋固定于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加入PBS缓冲液直至浸没透析袋内的溶液。将大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开始搅拌透析,透析开始后每隔30min更换一次缓冲液,透析直至液相色谱检测未交联上的FITC全部去除。将透析好的溶液装入玻璃瓶中低温避光保存备用,此时被标记的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的浓度以范氏类人胶原蛋白计为约5g/100ml。另ー方面,准确称取O. 3g明胶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超纯水30ml。将烧杯用保鲜膜封ロ放入微波炉中低火加热4分钟使明胶充分溶解。同范氏类人胶原蛋白的标记方法配制O. 5mg/ml的FITC溶液30ml,将该30ml FITC溶液加入到上述的30ml明胶溶液中使其充分混匀,4°C避光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倒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0000的透析袋中,透析方法同范氏类人胶原蛋白。将透析好的溶液装入玻璃瓶中低温避光保存备用。此被标记的明胶的浓度以明胶计为约5g/100ml。实验方法将已经在实验室适应饲养环境的小鼠提前一天用脱毛剂脱毛备皮。实验前使用沐浴露或洗面奶对备皮处进行皮肤清洁并用毛巾擦干,将上述的标记完成的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溶液和明胶溶液作为敷料,分别用医用棉签涂抹在备皮处,涂抹完成以后正常饲养,于4h、8h时将各组小鼠5只用清水将备皮处皮肤清洗干净,清洗完毕后处死,将涂抹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溶液和明胶溶液的皮肤迅速用手术剪剪下,包埋剂低温包埋进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完成以后使用荧光显微镜在紫外光激发下进行观察,并拍照做实验记录。由上述的实验结果可知,传统的胶原蛋白基本上不能进入真皮层;与此相对,范氏类人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能,涂抹8h后其大部分(约80%以上)进入真皮层。实施例3胶原蛋白敷料制备例胶原蛋白敷料(胶原蛋白面膜巾)取无纺布一片(24cm*21cm),外观要求无污溃、无破洞、无撕裂。取未封ロ的医用铝箔包装袋ー个,将上述无纺布对折两次,然后装入该医用铝箔包装袋中。再向其中灌入适当量的5g/100ml的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使得该无纺布浸透该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并有少量剰余,使得胶原蛋白液层在无纺布层的边缘处互相连通。然后,将所述医用铝箔包装袋封ロ,即得到胶原蛋白面膜巾。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可实施且不明显违背本实用新型的主g的前提下,在本说明书中作为某ー技术方案的构成部分所描述的任一技术特征或技术特征的组合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技术方案;并且,在可实施且不明显违背本实用新型的主g的前提下,作为不同技术方案的构成部分所描述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来构成其它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也包含在上述情况下通过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并且这些技术方案相当于记载在本说明书中。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并非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确定。エ业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敷料能够提供不易干涸的胶原蛋白美容产品,或者具有显著优于传统胶原蛋白敷料的医学美容效果的医学美容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胶原蛋白敷料,其包含胶原蛋白,其特征在干 该胶原蛋白敷料具有层状结构; 所述层状结构中设置至少ー层无纺布层,该无纺布层浸润胶原蛋白液; 所述无纺布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为胶原蛋白液层; 所述层状结构的最外层为包装容器层; 所述包装容器层形成包装容器,将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胶原蛋白液层收纳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液是范氏类人胶原蛋白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为ー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与之对应的珠光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为两层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层无纺布层之间设置有形状与之对应的珠光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液层在无纺布层的边缘处互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层为三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或牛皮纸层;中间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装容器层为四层层状结构,最外层为定向聚丙烯层、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层、或牛皮纸层;第二层为聚酰胺层;第三层为纯铝层、镀铝层或阴阳镀铝层;最内层为聚こ烯层、聚氯化こ烯层或流延聚丙烯层。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上设置有眼、鼻和嘴部的揭开式不完全开ロ ;无纺布层的边缘处设置有调节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或美容产品领域,具体涉及胶原蛋白敷料。本实用新型的胶原蛋白敷料具有层状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保存和使用时胶原蛋白液不易干涸、胶原蛋白的皮肤吸收率高、舒适性好的医疗或美容产品。
文档编号A61K8/02GK202409547SQ20112041396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严建亚, 张兵, 范代娣, 马晓轩 申请人: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