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关节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43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关节护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帮助佩戴者的日常动作的脚关节护具,尤其涉及具有提高脚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小腿三头肌(腿肚)的疲劳、并且缓和跟腱、小腿三头肌以及脚关节外侧(韧帯)的疼痛的束缚功能的脚关 节护具。
背景技术
以往的袜子或者筒状的下肢用护具是覆盖足部、脚踝部、以及腿肚部的袜子或者筒状的下肢用护具,在覆盖从与跟骨以及/或者骰骨对应的脚底部至脚踝部侧面的部分一体设置伸縮性的加强部,设置了在穿用时从脚踝部向腿肚部压迫压カ逐渐变小的压迫压力分布(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332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对于以往的袜子或者筒状的下肢用护具而言,为了能够压迫足弓,在覆盖脚部周围的位置上设有足弓加强部,但该足弓是跗骨弓(足根骨7 —チ),并没有为了能够压迫跖骨弓(中足骨ァーチ)而在覆盖足部周围的位置上设置足弓加强部。即,以往的袜子或筒状的下肢用护具是为了提高体育运动中的性能、预防和减轻下肢的浮肿等减轻疲劳而使用的,并不是在重心从穿用者的脚踵向母趾移动的理想的体重移动(三点歩行)中,用于支持对于支撑体重很重要的外侧纵弓以及内侧纵弓的形成的。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具备束缚功能的脚关节护具,即,能够抬起佩戴者的脚心、支持内侧纵弓的形成,井能够提高佩戴者的步行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脚关节护具中,具备第一固定部,其围绕筒状针织物的一端而织成,围绕佩戴者的踝附近的胫骨以及腓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该筒状针织物紧固于佩戴者的小腿;第二固定部,其围绕筒状针织物的另一端而织成,围绕佩戴者的跖趾关节附近的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以及第五跖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该筒状针织物紧固于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以及八字形部,其作为筒状针织物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ニ固定部间的、将佩戴者的脚后跟以及脚尖所对应的部分除去的足部与身部而织成,并对该佩戴者的距小腿关节进行支撑,八字形部的足部包括佩戴者的脚背所对应的脚背部和该佩戴者的脚掌所对应的脚底部,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脚底部的伸縮阻力比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脚背部的伸缩阻カ大。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脚关节护具中,向上推佩戴者的脚心,对内侧纵弓的形成进行支持,从而能够提高佩戴者的歩行性,除此之外,能够提高脚关节的稳定性,而减轻小腿三头肌的疲劳,井能够缓和跟腱、小腿三头肌以及脚关节外侧(韧带)的疼痛。


图I (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 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I (b)是图
1(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I (C)是图I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I(d)是图I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I (e)是图I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I (f)是图I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图2 Ca)是改变了图I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看法的主视图,图2 (b)是图2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2 (C)是图2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2 (d)是图2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2 (e)是图2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
2(f)是图2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图3 Ca)是表示图I以及图2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佩戴状态的右视图,图3 (b)是表示图I以及图2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佩戴状态的主视图,图3 (c)是从右侧后方观察的表示图I以及图2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佩戴状态的立体图。图4 (a)是用于对立脚期的初期的由腓肠肌引起的冲击吸收作用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4 (b)是用于对立脚期的中期的由小腿三头肌引起的小腿前方制动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4 (c)是用于对立脚期的后期的由小腿三头肌引起的推进力作用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是用于对图1(d)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伸长率的測定部位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 (a)是表示基于验证图I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三维动作解析的脚关节角度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6 (b)是表示基于验证图I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三维动作解析的脚关节カ矩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7 (a)是用于相对于基于验证图I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三维动作解析的脚关节角度的測定结果、而说明最大背屈(dorsiflexion)角度的比较范围的说明图,图7 (b)是用于相对于基于验证图I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作用效果的三维动作解析的脚关节カ矩的测定结果、而说明底屈(plantar flexion)カ矩的比较范围的说明图。图8 (a)是表示图7 (a)所示的比较范围内的相对于各试验对象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8 (b)是表示图8 (a)所示的測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图表。图9 (a)是表示图7 (b)所示的比较范围内的相对于各试验对象的测定结果的图表,图9 (b)是表示图9 (a)所示的測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图表。图10 C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10 (b)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10 (C)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10 Cd)是图10 Ca)所不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10 Ce)是图10 Ca)所不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10 (f)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图11 (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11 (b)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11 (C)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11 (d)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11 (e)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11 (f)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
图12 (a)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2 (b)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至图3中,脚关节护具10由利用织袜机(例如,Lonati公司制的针织机型(针数256针))以圆型针织的方式织成的筒状针织物构成、紧贴于佩戴者的体表并辅助佩戴者的脚关节的护具。脚关节护具10以表面纱、反面纱以及橡筋线为针织纱,通过对于作为由平针组织、罗纹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或者毛圈组织等织成的具有伸縮性的针织物的基体布料部1,实施不同的编织,而具备束缚功能等所希望的功能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体布料部I是与佩戴者的脚后跟对应的脚后跟成形部分,是由平针组织织成的针织物(以下,称作平针针织物)。另外,脚关节护具10具备第一固定部2,其围绕筒状针织物的一端(上端IOa)而织成,并围绕佩戴者的踝附近的胫骨以及腓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脚关节护具10紧固在佩戴者的小腿上;以及第二固定部3,其围绕筒状针织物的另一端(下端IOb)而织成,围绕佩戴者的跖趾关节附近的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以及第五跖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脚关节护具10紧固在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上。该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织成为,脚关节护具10 (筒状针织物)的周向H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基体布料部I的伸縮阻カ大。即,将从不便材料伸长的状态至使其产生一定伸长时的张カ设为F,将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基体布料部I的张カ设为Fm,将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第一固定部2的张カ设为Fh2,将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第二固定部3的张カ设为Fh3,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与基体布料部I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上持有强的夹紧カ那样的Fm N Fm >Fm的大小关系。具体而言,通过将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做成以鹿皮花纹组织织成的针织物(以下,称作鹿皮花纹针织物),从而相对于平针针织物的基体布料部1,能够增加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伸縮阻力。此外,所谓鹿皮花纹针织物是如下所述的针织物在横列方向以及纵行方向,交替地呈现或者在多个横列的各横列呈现为,平针组织与集圈组织(在某横列不使织眼脱出,而 在其后的横列使多圈脱出的组织)的针织物。因此,通过在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上并用平针组织与集圈组织,能够在针织物的表面制作隆起或移圈网眼组织,呈现出鹿皮花纹之类的网眼花样。这样,第一固定部2围绕佩戴者的小腿而织成,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基体布料部I的伸縮阻カ大,从而能够将脚关节护具10固定于佩戴者的小腿,而能够抑制在脚关节的背屈时脚关节护具10的上端IOa往下滑。另外,第一固定部2与后述的八字形部(figure eight) 4连结,还作为该八字形部4的固定部件来发挥作用。另外,第二固定部3围绕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而织成,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基体布料部I的伸縮阻カ大,从而将脚关节护具10固定于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而能够抑制在脚关节的背屈时脚关节护具10的下端IOb往上滑。另外,第二固定部3与后述的八字形部4连结,还作为该八字形部4的固定部件来发挥作用。此外,若由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对佩戴者的小腿、脚背以及脚掌的夹紧カ过大,则会产生小腿、脚背以及脚掌的血流阻碍,使佩戴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尤其,与脚背以及脚掌相比,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在小腿上显著。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10而言,相对于第二固定部3,增加与佩戴者的体表接触的第一固定部2的面积,分散由第一固定部2施加于体表的压カ,并且在第一固定部2的一部分上调整密度(例如,相对于第二固定部3将夹紧カ缩小10%左右),来缓和给予佩戴者的不舒服的感觉。即,本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10优选具有Fh3 > Fh2 > Fm的大小关系,以使在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上具有适度的夹紧力。八字形部4作为脚关节护具10的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间的、将与佩戴 者的脚后跟以及脚尖对应的部分除去的足部11以及身部12而织成,来支撑佩戴者的距小腿关节。另外,八字形部4被佩戴者的小腿侧的第一固定部2卡定,并被佩戴者的足侧的第ニ固定部3卡定。该八字形部4将佩戴者的距小腿关节包入,能够实现关节适宜性,使脚关节稳定,对在步行时佩戴者的脚踝的振动进行抑制(巩固脚踝heel lock),防止内翻扭伤、消除单脚站立时的不稳定性等,井能够对佩戴者的稳定的歩行进行辅助。此处,如图4所示,从立脚期(步行中的足接地的期间)的中期(图4 (b))至后期(图4 (c)),主要是小腿三头肌的动作。因此,八字形部4由于从佩戴者的跟骨向跟腱的束缚功能,进行脚关节的背屈制动,減少从立脚期的中期至后期的对小腿的负担,并且能够进行从立脚期的后期开始的起步(歩行时的推进力)的辅助。 另外,八字形部4通过辅助脚关节的背屈制动,向脚尖站立方向引导佩戴者的重心,从而能够辅助佩戴者的歩行。另外,八字形部4能够使佩戴者的脚关节稳定,井能够辅助在立脚期的初期(图4 (a))对来自地面(地板)的冲击进行吸收。尤其是,八字形部4的足部11由对应于佩戴者的脚背的脚背部Ila和对应于佩戴者的脚掌的脚底部4a构成,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脚底部4a的伸縮阻力织成为比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脚背部Ila的伸縮阻カ大。另外,八字形部4的脚背部Ila具备大致梯形形状的第一缓冲部4c,该第一缓冲部4c在脚关节护具10的第二固定部3侧针织不同,且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的该针织不同的区域的伸縮阻力比脚背部Ila的其他的区域的伸縮阻力小。另外,八字形部4的身部12具备大致梯形形状的第二缓冲部4d,第二缓冲部4d在脚关节护具10的正面侧针织不同,且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的该针织不同的区域的伸縮阻力比身部12的其他的区域的伸縮阻力小。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脚背部Ila的其他的区域与身部12的其他的区域指的是连续的针织物(以下,称作支撑部4b),做成2 X I的集圈组织与添纱组织并用的针织物(以下,称作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脚底部4a做成1X1的集圈组织与添纱组织并用的针织物(以下,称作I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将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做成由2X1的集圈组织织成的针织物(以下,称作2集圈针织物)。此处,所谓集圈针织物,是在织成布料时不制作暂时的织眼、而在编织下ー横列时一起制作织眼的针织物。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与密度的平衡,作为支撑部4b、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的针织物将集圈的次数设为2次,作为脚底部4a的针织物将集圈的次数设为I次,但只要得到所希望的伸縮阻力的不同即可,不限定于该次数。另外,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中,除了集圈组织的底针织纱之外,通过添加其他的针织纱(例如,仿毛尼龙纱)并供纱,来适当地抑制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脚底部4a 以及支撑部4b的伸縮。即,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中,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伸长织成为比周向H的伸长小。另外,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中,在脚底部4a以及支撑部4b与其他的区域的边界,剪裁其他的针织纱(剪裁绣花添纱)。这样,通过将脚底部4a做成I集圈组织_添纱针织物,将支撑部4b做成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将第一缓冲部4c做成2集圈针织物,能够相对于脚背部11a,増大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脚底部4a的伸缩阻力。另外,通过将支撑部4b做成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将第二缓冲部4d做成2集圈针织物,能够相对于身部12的支撑部4b,縮小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缓冲部4d的伸缩阻力。S卩,在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支撑部4b的张カ设为Fwb、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缓冲部4c的张カ设为Fm。、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缓冲部4d的张カ设为Fwd的情况下,支撑部4b与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有强的夹紧カ那样的Fla > FL4cNFL4d的大小关系。另外,在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脚底部4a的张カ设为FMa的情况下,脚底部4a与脚背部Ila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有强的夹紧カ那样的FMa >FL4b > Fl4c的大小关系。这样,通过消除脚底部4a的横列方向的伸长,来支持佩戴者的内侧纵弓(跟骨、距骨、舟状骨、第一楔形骨、第一跖骨以及以趾骨为构成骨的足弓)的形成,能够抬起佩戴者的脚心,从而对于佩戴者而言容易走路。另外,对于第一缓冲部4c而言,通过使相对于脚背部Ila的支撑部4b的第二固定部3侧的夹紧カ变弱,来使利用脚底部4a抬起佩戴者的脚心的力不相对于脚底部4a在铅垂上方、而在第二固定部3侧的斜上方作用,抑制佩戴者的脚尖相对于地面而以锐角着地的情況,从而能够防止佩戴者在歩行时摔倒。另外,对于第二缓冲部4d而言,通过使相对于身部12的正面侧的支撑部4b的夹紧カ变弱,使支撑部4b在第一固定部2侧不围绕为筒状针织物,来維持由八字形部4对脚踝的夹紧力,并抑制对于佩戴者的跟腱的夹紧,从而能够缓和痛感。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做成2集圈针织物,但是也可以做成由作为通气性良好且伸缩力小的针织组织的网眼组织织成的针织物(以下,称作网眼针织物)。由此,强调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与邻接于它们的支撑部4b以及脚底部4a的针织物的強弱的对比度,从而能够进ー步实际感觉八字形部4的束缚效果O薄织部4e是如下针织物,即,在脚关节护具10的正面侧的八字形部4的身部12与足部11的边界附近,由不供给其他的针织纱的底针织纱构成,是沿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延伸的区域,且厚度相对于支撑部4b的针织物的厚度薄。此外,由于支撑部4b是由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构成的针织物,所以与通常的袜子相比较针织物变厚,从而在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佩戴者的脚踝的正面侧)中无法顺利地弯曲,而产生褶皱。为了防止该褶皱的产生,本来,使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整体的针织物变薄即可,但是若变薄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整体的针织物,则无法維持八字形部4对脚踝的夹紧力。因此,通过使薄织部4e为在支撑部4b的一部分上沿周向H延伸的区域,能够维持八字形部4对脚踝的夹紧力,井能够避开在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上产生的褶皱。此外, 图I至图3中,表示了在长度方向L上并设2个薄织部4e的情况,但是能够防止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的褶皱的产生即可,不限定于该数量。此外,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薄织部4e做成网眼针织物,能够相对于平针针织物的基体布料部1,縮小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伸縮阻力。该网眼针织物指的是在织成布料时、不制作暂时的织眼而在编织下一横列时一起制作织眼、以网眼形态的编织很好地延伸的针织物。尤其是,对于薄织部4e而言,在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薄织部4e的张カ设为Fwe的情况下,薄织部4e与基体布料部I相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有弱的夹紧カ那样的Fu > Fl46的大小关系。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10而言,由于上述的各部位的针织物,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缓冲部4c以及第二缓冲部4d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固定部3的伸縮阻カ大。另外,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固定部3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固定部2的伸縮阻カ大。另外,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固定部2的伸縮阻力比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基体布料部I的伸缩阻カ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10就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张カF而言,满足下述式(I)所示的大小关系。其中,下述式(I)中,Fl4c是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缓冲部4c的张力,Fwd是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缓冲部4d的张力,F。是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一固定部2的张力,Fl3是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二固定部3的张力。〔数学式I〕
Fl48〉FL4b > Fl4c N FL4d > FL3〉FL2〉FLi > FL4e...... ( I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平针组织、鹿皮花纹组织、集圈组织以及网眼组织所使用的底针织纱使用由两根纤度为70丹尼尔的尼龙丝构成的表面纱、由两根纤度为30丹尼尔的尼龙丝构成的反面纱、以及在纤度为260丹尼尔的聚氨酯芯纱上卷绕了两根纤度为40丹尼尔的尼龙的络纱的作为包芯花线(DCY :double covered yarn)的橡筋线,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材质。
例如,作为表面纱,优选配合脚关节护具10的成本或者佩戴者的需求而从棉、毛(山羊绒、羔羊毛、马海毛等)、蚕丝或者麻等天然纤维、丙烯酸等化学纤维、或者吸汗、快干或具有体温调整功能的材料等中进行选择。另外,作为反面纱,优选配合脚关节护具10的成本或者佩戴者的需求而从聚酯或者FTY (filament twisted yarn)、或者抗菌、防臭或除臭材料中进行选择。另外,I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脚底部4a)以及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支撑部4b)的仿毛尼龙纱(纹纱)由两根纤度为100丹尼尔的纱构成。此处,对于根据上述的针织纱以及针织物而制作的脚关节护具10的各部位(參照图5),利用拉伸试验机(拉伸负荷4kg),測定了伸长率(拉伸时的长度(伸长尺寸)与原本的长度(预置尺寸)的差相对于原本的长度的百分率)的结果如下表I所示。
[表 I]伸长率
测定部位
(cm ) ( cm ) (% J
①_第一固定部2的周向H__8.5__25.0__194.1 _
②_第二固定部3的周向H__86__22.5__161.6 _
遍及足部11的脚.底4a以及支撑部4b 8.6 18.0 109.3_的周向H____
遍及身部12的支撑部4b以及第ニ缓冲④8 519 0 123 5
部4d的周向H
遍及脚关节护具10的弯曲部分以及第@ 一固定部2间的支撑部4b、第ニ缓冲部 5.712.5 1193
_4d以及薄编部4e的长度方向L____
(b)上身部12的支撑部4b的长度方向L5.7 J— 10 O 75.4 _ 此外,表I的伸长率的值越大,表示针织物越容易延伸,上述的式(I)中的张カF的值越大,表示针织物越难延伸(夹紧カ大),从而表示伸长率的大小关系的不等号与表示张力F的大小关系的不等号相反。接下来,说明对本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10的作用效果进行验证的結果。在第一个实验中,在试验对象(26岁健康男性,四肢无病史)的右脚踝上佩戴有脚关节护具10的情况(以下,称作佩戴吋)与没有佩戴的情况(以下,称作未佩戴吋)下,实施自由歩行10次,通过三维动作解析,来比较脚关节的角度变化以及脚关节カ矩。此外,三维动作解析中,使用了 VICON公司制的三维动作分析系统“VICON MX”。如图6(a)所示,可知,佩戴时的脚关节的角度与非佩戴时的脚关节的角度相比较,在立脚期的几乎整个期间内有意増大。尤其是,图6 (a)所示的双点划线的期间A内,可知,佩戴时的背屈角度増大,佩戴者能够在背屈方向上依靠脚关节护具10,从而辅助佩戴者的肌肉(小腿三头肌)的效果高。另外,如图6 (b)所示,可知,佩戴时的脚关节カ矩与非佩戴时的脚关节カ矩相比较,在立脚期的初期,背屈カ矩増大,从而脚关节护具10起到对来自地面(地板)的冲击进行吸收的作用。另外,可知,佩戴时的脚关节カ矩与非佩戴时的脚关节カ矩相比较,在立脚期的后期,底屈力矩增大,从而脚关节护具10起到起步(歩行的推进力)的作用。即,可知,脚关节护具10由于使佩戴者的脚关节カ矩增大,能够提高佩戴者的歩行功能,并且能够防止小腿三头肌的疲劳。第二个实验中,在3个试验对象(健康成人男性,平均年龄29 ± 3. 6岁,平均身高169. 7±4. 9cm,平均体重64. 3±11. 9kg)的右脚踝上佩戴有脚关节护具10的情况(佩戴时)与没有佩戴的情况(非佩戴吋)下,实施自由歩行10次,通过三维动作解析,比较了脚关节的最大背屈角度以及脚关节底屈カ矩。 脚关节的最大背屈角度的測定结果是对从立脚期的中期至后期的期间(图7(a)所示的双点划线所围起的范围)的各试验对象的脚关节的最大背屈角度进行了測定的結果,如下表2以及图8所示。[表2]
试验对象I 试验对象2 试验对象3 平均值(度)(度)(度)(度)
_未佩戴时__13.6__11.96__13.9__13.15_
—佩戴时11.99,778.7510.14_如表2以及图8所示,可知在全部的试验对象中,佩戴脚关节护具10时与非佩戴时相比较,脚关节的最大背屈角度小。即,可知,脚关节护具10对佩戴者的脚关节的最大背屈角度进行控制(背屈制动),并且佩戴者能够在背屈方向上依靠脚关节护具10,而成为出发的动力源。另外,脚关节底屈カ矩的测定结果是对立脚期的后期(图7 (b)所示的双点划线所围起的范围)的各试验对象的脚关节底屈力矩的积分值按各试验对象的体重进行标准化的结果,如下表3以及图9所示。[表3]
试验对象I 试验对象2 试验对象3 平均值 [Nm/kg][Nm/kg][Nm/kg][Nin/kg]
_ 未佩戴时__1.476__1.416__ 1.343 __ 1.411666667 _
—佩戴时1.532I 4931.435 _1.486666667 _如表3以及图9所示,可知在全部的试验对象中,佩戴脚关节护具10时与非佩戴时相比较,脚关节底屈カ矩(推进力作用)大。如上所述,可知,脚关节护具10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能够有助于立脚期的初期的冲击吸收以及从立脚期的中期至后期的推进力、并且能够利用左右(内外反)的制动来得到脚关节的稳定性。另外,脚关节护具10通过辅助佩戴者的脚关节,起到能够缓和跟腱的疼痛、小腿三头肌的疲劳以及疼痛、脚关节外侧(韧带)的疼痛的作用效果。(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0 C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10 (b)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10 (C)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10 (d)是图10 (a)所不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10 (e)是图10 (a)所不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10 (f)是图10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图12 (a)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0以及图12 (a)中,与图I至图3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部分,省略其说明。八字形部4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身部12与基体布料部I (脚后跟成形部)的边界上织成的第三缓冲部4f。该第三缓冲部4f织成为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伸缩阻カ比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基体布料部I (脚后跟成形部)的伸縮阻カ大,比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支撑部4b(与第三缓冲部4f邻接的八字形部4的其他的针织物)的伸缩阻カ小。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三缓冲部4f做成2集圈针织物,将支撑部4b做成2集圈组织-添纱针织物,能够相对于支撑部4b,减小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三缓冲部4f的伸縮阻力。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三缓冲部4f做成网眼针织物。S卩,在将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三缓冲部4f的张カ设为Fwf的情况下,第三缓冲部4f与支撑部4b相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有弱的夹紧カ那样的Flj4b > Flj4f的大小关系。另外,通过将第三缓冲部4f做成2集圈针织物,将基体布料部I (脚后跟成形部)做成平针针织物,能够相对于基体布料部I (脚后跟成形部),増大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的第三缓冲部4f的伸縮阻力。即,第三缓冲部4f与基体布料部I (脚后跟成形部)相比较,具有在脚关节护具10的长度方向L上有强的夹紧カ那样的FMf > Fli的大小关系。此外,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仅在支撑部4b新配设第三缓冲部4f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除了由后述的第三缓冲部4f起到的作用效果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第三缓冲部4f是与佩戴者的跟腱对应的部分,是没有达到身部12的背面侧的支撑部4b引起的夹紧カ的针织物,能够维持八字形部4对脚踝的夹紧力,并能够抑制相对于佩戴者的跟腱的夹紧,从而能够缓和痛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11 (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图11 (b)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后视图,图11 (C)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左视图,图11 (d)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右视图,图11 (e)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俯视图,图11 (f)是图11 (a)所示的脚关节护具的仰视图。图12 (b)是用于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脚关节护具的简要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11以及图12 (b)中,与图I至图3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相当部分,省略其说明。、
孔固定部5在相当于佩戴者的脚后跟下面的部位上形成为大致圆形形状的贯通孔,并使佩戴者的脚后跟露出。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孔固定部5是通过在成为脚后跟成形部(基体布料部I)的筒状针织物切开切ロ、将裁剪边缘折回筒状针织物的内侧并利用缝纫机来缝制的,但也可以不裁剪筒状针织物地通过编织来织成。尤其是,构成孔固定部5的缝制部分优选为,使用伸缩性高的缝纫线,増加缝纫机的针脚数,做成柔软的皱纹状,从而缓和给予佩戴者的脚后跟的按压力。该孔固定部5通过使佩戴者的脚后跟露出,能够相对于佩戴者的脚关节定位脚关节护具10,并且,能够抑制脚关节护具10的周向H的旋转移动 、长度方向L的平行移动而防止位置偏移。另外,孔固定部5使佩戴者的脚后跟的一部分露出,利用露出的脚后跟来构成肉球,该肉球能够提高佩戴者的脚掌的弾力,从而能够对来自地面(地板)的冲击进行吸收。此外,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仅具有在与佩戴者的脚后跟下面相当的部位形成大致圆形形状的贯通孔、使佩戴者的脚后跟露出的孔固定部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除由孔固定部5起到的作用效果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符号说明I一基体布料部(脚后跟成形部),2—第一固定部,3—第二固定部,4一八字形部,4a—脚底部,4b—支撑部,4c一第一缓冲部,4d—第二缓冲部,4e—薄织部,4f-第三缓冲部,5-孔固定部,10-脚关节护具,IOa-上端,IOb-下端,11-足部,Ila-脚背部,12-身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脚关节护具,其由通过圆型针织而针织出的筒状针织物构成,紧贴佩戴者的体表来辅助脚关节,该脚关节护具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固定部,其围绕上述筒状针织物的一端而织成,围绕上述佩戴者的踝附近的胫骨以及腓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该筒状针织物紧固在上述佩戴者的小腿上; 第二固定部,其围绕上述筒状针织物的另一端而织成,围绕上述佩戴者的跖趾关节附近的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以及第五跖骨所对应的部分,并使该筒状针织物紧固在上述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上;以及 八字形部,其作为上述筒状针织物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间的、将上述佩戴者的脚后跟以及脚尖所对应的部分除去的足部与身部而织成,并对该佩戴者的距小腿关节进行支撑, 上述八字形部的上述足部包括上述佩戴者的脚背所对应的脚背部和该佩戴者的脚掌所对应的脚底部, 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上述脚底部的伸缩阻力比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上述脚背部的伸缩阻力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八字形部的上述脚背部具备第一缓冲部,该第一缓冲部在上述第二固定部侧针织不同,且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该针织不同的区域的伸缩阻力比该脚背部的其他的区域的伸缩阻力小。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八字形部的上述身部具备第二缓冲部,该第二缓冲部在上述筒状针织物的正面侧针织不同,且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该针织不同的区域的伸缩阻力比该身部的其他的区域的伸缩阻力小。
4.根据权利要求r3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脚后跟成形部,其与佩戴者的脚后跟对应;以及 第三缓冲部,其在上述八字形部的上述身部与上述脚后跟成形部的边界上织成, 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上述第三缓冲部的伸缩阻力比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上述脚后跟成形部的伸缩阻力大,比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与上述第三缓冲部邻接的上述八字形部的其他的针织物的伸缩阻力小。
5.根据权利要求广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八字形部织成为,对底针织纱添加其他的针织纱并供纱,上述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伸长比周向的伸长小, 在上述筒状针织物的正面侧的上述八字形部的上述身部与上述足部的边界附近,具备薄织部,该薄织部由不供给上述其他的针织纱的底针织纱构成,并沿上述筒状针织物的周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以及/或者第三缓冲部为网眼针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re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关节护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脚后跟成形部,其与佩戴者的脚后跟对应;以及 孔固定部,其在上述脚后跟成形部上形成大致圆形形状的贯通孔,使上述佩戴者的脚后跟 露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脚关节护具,在能够抬起佩戴者的脚心、支持内侧纵弓的形成、提高佩戴者的步行性的基础上,能够提高脚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小腿三头肌的疲劳,并且能够缓和跟腱、小腿三头肌以及脚关节外侧(韧带)的疼痛。脚关节护具(10)具备将筒状针织物紧固于佩戴者的小腿的第一固定部(2)、将筒状针织物紧固于佩戴者的脚背以及脚掌的第二固定部(3)、以及在第一固定部(2)以及第二固定部(3)间作为足部(11)与身部(12)而织成并支撑佩戴者的距小腿关节的八字形部(4),足部(11)包括佩戴者的脚背所对应的脚背部(11a)和该佩戴者的脚掌所对应的脚底部(4a),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脚底部(4a)的伸缩阻力比筒状针织物的长度方向的脚背部(11a)的伸缩阻力大。
文档编号A61F13/06GK102711535SQ20118000665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
发明者古贺英文, 松尾和彦 申请人:兴和株式会社, 饭田靴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