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54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位移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位移式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常藉由按摩器的辅助按摩来消除身体、心理上的压力,同时舒缓紧张的肌肉。如图1所示,显示一种现有的按摩器,其主要由一座体11、一马达12、一窝杆13、二涡轮14、二按摩球15及一座盖16等构件所组成,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即可由马达12末端的窝杆13带动二涡轮14转动,又由二涡轮14的轴心斜接套设二按摩球15,使二按摩球15依斜接角度作一圆弧转动,达到按摩效果。然而,无论按摩球15如何的被带动,其仅能在原地进行圆弧转动,对使用者而言,这种现有的按摩器仅能作定点式的按摩,无法左右横移进行局部性地按摩,适用性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位移式按摩器,其藉由位移的方式而进行局部性地按摩,能提升按摩器的适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位移式按摩器,包含一外壳体,其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所述第一容置室具有一设于顶部的导槽及一连通外部的开口 ;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室的底部,并具有布设于周侧的卡齿;一内壳体,具有一受限于所述导槽能循所述导槽延伸方向移动的凸部及一第二容置室,所述第二容置室具有一设于底部且连通外部的弧形孔;一带动组,具有一穿置所述弧形孔能循所述弧形孔延伸方向移动的带动杆、一固设于所述带动杆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内的第一带动齿轮及一固设于所述带动杆另一端且哨合于所述齿条卡齿的第二带动齿轮;一驱动组,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并包含有一马达、一由所述第二容置室穿出内壳体之外且受所述马达带动的第一带动轴、一由所述第二容置室穿出内壳体之外且受所述马达带动的第二带动轴及一啮合所述第一带动齿轮且受马达带动的驱动齿轮;一第一按摩头,设于穿出内壳体之外的所述第一带动轴,且穿出所述外壳体的开口 ;一第二按摩头,设于穿出内壳体之外的所述第二带动轴,且穿出是外壳体的开口。本发明提供的位移式按摩器,能藉由位移的方式而进行局部性地按摩,能提升按摩器的适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的按摩器的上视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4是本发明的组合剖面图,显示内壳体受限于外壳体导槽内的状态;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显示内壳体、带动组、驱动组及第一、二按摩头分离的状态;图6是本发明的组合侧视图,显示带动组与驱动组的组态;图7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显示带动组组合于外壳体的状态;图8A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一,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并朝外壳体左侧位移前的状态;图SB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二,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轨迹并朝外壳体左侧位移后的状态;图SC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三,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轨迹并朝外壳体后侧位移中的状态;图8D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四,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轨迹并朝外壳体后侧位移后的状态;图SE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五,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轨迹并朝外壳体右侧位移前的状态;图8F是本发明的作动状态示意图六,显示带动组带动内壳体延齿条轨迹并朝外壳体前侧位移中的状态;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状态的局部组合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1是座体12、61是马达13是窝杆14是涡轮15是按摩球16是座盖20是外壳体21是上壳22是下壳23是第一容置室24是导槽25是开口30是齿条31是螺丝32是卡齿40是内壳体41是前壳42是后壳43是底壳44是凸部45是第二容置室46是弧形孔50是带动组51是带动杆52是第一带动齿轮 53是第二带动齿轮60是驱动组611是齿环612是转轴62是第一前齿轮621是第一大齿部622是第一小齿部631是第一后齿轮632是第二后齿轮
64是第一齿轮641是第一穿孔65是转向轮651是齿部652是转向齿部66是第二前齿轮661是第二大齿部662是第二小齿部67是第二齿轮671是第二穿孔681是第一带动轴682是第二带动轴69是驱动齿轮691是第一驱动齿部692是第二驱动齿部71是第一按摩头72是第二按摩头
80是单向轴承81是外环件82是内环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至图7所不,本发明一实施例所,主要由一外壳体20、一齿条30、一内壳体40、一带动组50、一驱动组60、一第一按摩头71及一第二按摩头72组成。外壳体20由一上壳21与一下壳22相互盖合而成,并于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23,第一容置室23具有一设于顶部的导槽24及一连通外部的开口 25。齿条30藉由螺丝31锁设于第一容置室23的底部,并具有布设于周侧的卡齿32,且各卡齿32排列形成一环形轨迹。内壳体40由一前壳41、一后壳42及一底壳43相互盖合而成,并具有一受限于导槽24能循导槽24延伸方向移动的凸部44及一第二容置室45,第二容置室45具有一设于底壳43且连通外部的弧形孔46。带动组50具有一穿置弧形孔46能循弧形孔46延伸方向移动的带动杆51、一固设于带动杆51 —端且位于第二容置室45内的第一带动齿轮52及一固设于带动杆51另一端且啮合于齿条30卡齿32的第二带动齿轮53。如图5、图6所示,驱动组60设于第二容置室45,并包含有一马达61、一第一前齿轮62、一第一后齿轮631、一第一齿轮64、一转向轮65、一第二前齿轮66、一第二后齿轮632、一第二齿轮67、一第一带动轴681、一第二带动轴682及一B齿合第一带动齿轮52的驱动齿轮69所组成;马达61具有一套设齿环611的转轴612 ;第一前齿轮62能转动地位于转轴612—侧,并具有一与齿环611啮合的第一大齿部621及一与第一大齿部621同向转动的第一小齿部622 ;第一后齿轮631能转动地位于第一前齿轮62侧边,并哨合第一小齿部622 ;第一齿轮64哨合第一后齿轮631,并具有一第一穿孔641 ;转向轮65具有一啮合第一齿轮64的齿部651及一与齿部651同向转动且啮合驱动齿轮69的转向齿部652 ;第二前齿轮66能转动地位于转轴612另一侧,并具有一与齿环611啮合的第二大齿部661及一与第二大齿部661同向转动的第二小齿部662 ;
第二后齿轮632能转动地位于第二前齿轮66侧边,并与第二小齿部662啮合;第二齿轮67啮合第二后齿轮632,并具有一第二穿孔671 ;第一带动轴681嵌设于第一齿轮64的第一穿孔641,并由第二容置室45穿出内壳体40之外;第二带动轴682嵌设于第二齿轮67的第二穿孔671,并由第二容置室45穿出内壳体40之外;驱动齿轮69具有一卩齿合转向轮65转向齿部652的第一驱动齿部691及一与第一驱动齿部691同向转动且啮合带动组50第一带动齿轮52的第二驱动齿部692。第一按摩头71设于穿出内壳体40之外的第一带动轴681,且穿出外壳体20的开Π 25。第二按摩头72设于穿出内壳体40之外的第二带动轴682,且穿出外壳体20的开Π 25。本发明的实施例功效,做以下说明。控制驱动组60的马达61作动时,藉由彼此相互连动的第一前齿轮62、第一后齿轮631、第二前齿轮66、第二后齿轮632、第一齿轮64、第二齿轮67、第一带动轴681及第二带动轴682,使得第一、二按摩头71、72分别随着第一、二带动轴681、682转动而转动,藉以执行按摩动作,而得以对使用者产生按`摩效果。除此之外,马达61会间接驱动驱动齿轮69转动,进而驱动带动组50,使得内壳体40藉由带动组50的带动能循导槽24延伸方向在外壳体20内横向的往复位移,藉以进行局部性地按摩,达到提升按摩器适用性的目的。至于驱动组60的驱动齿轮69驱动带动组50后,如何使内壳体40带动第一、二按摩头71、72在外壳体20内横向的往复位移说明如下如图8A、图8B所示,当逆时针方向转动的驱动齿轮69带动带动组50的第一带动齿轮52转动时,第一带动齿轮5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且第一带动齿轮52藉由带动杆51使第二带动齿轮53同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由于内壳体40受限于外壳体20的导槽24(如图4所示),以及第二带动轮53沿着齿条30卡齿32的轨迹呈向左直线的横移,因此内壳体40则随着第二带动齿轮53啮合齿条30卡齿32的带动,而朝外壳体20的左侧位移。如图8B、图8C所示,当带动组50带动内壳体40位移至外壳体20左侧,且第二带动齿轮53顺着齿条30卡齿32的轨迹而向后位移时,由于内壳体40受限于外壳体20的导槽24 (如图4所示),而不会向后位移,因此,第二带动齿53沿着齿条30卡齿32的轨迹而后移时,同时带动带动组50的带动杆51沿着内壳体40的弧形孔46的孔形位移,直到第二带动齿轮53位于齿条30的横向路径上,其状态如图8D所示。如图8D、图8E所示,持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驱动齿轮69带动带动组50的第一带动齿轮52转动时,由于内壳体40受限于外壳体20的导槽24,以及第二带动轮53沿着齿条30卡齿32的轨迹而呈向右直线的横移,因此内壳体40则随着第二带动齿轮52啮合齿条30卡齿32的带动,而朝外壳体20的右侧位移。如图8E、图8F所示,当带动组50带动内壳体40位移至外壳体20右侧,且第二带动齿轮53顺着齿条30卡齿32的轨迹而向前位移时,由于内壳体40受限于外壳体20的导槽,而不会向前位移,因此,第二带动齿53沿着齿条30的卡齿32的轨迹而前移时,同时带动带动组50的带动杆51沿着内壳体40的弧形孔46的孔形位移,直到第二带动齿轮53位于齿条30的横向路径上,其状态即恢复到如图8A所示。内壳体40得以带动第一、二按摩头71、72于外壳体20内左右反复位移,藉由位移的方式而进行局部性地按摩,藉以提升按摩器的适用性,以解决定点式按摩器的缺陷。如图6、图9、图10所不,本发明带动组50的带动杆51与第一带动齿轮52之间设有一单向轴承80,单向轴承80具有一嵌设于第一带动齿轮52内的外环件81及一嵌设于带动杆51且与外环件81呈一向连动另向空转的内环件82,使得第一带动齿轮52仅能被驱动齿轮69单向带动,据此,令控制驱动组60的马达61正向转动后,最终得以带动内壳体40于外壳体20内进行左右横移,当控制马达61逆向转动时,则藉由单向轴承80,使得驱动齿轮69不再带动带动组50而使内壳体40位移,然而马达61仍藉由各齿轮的啮合关系而最终带动第一、二按摩头(图上未示)进行按摩动作,据此,本发明得以执行定点式的按摩,以符合实际的需求。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包含 一外壳体,其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置室,所述第一容置室具有一设于顶部的导槽及一连通外部的开口; 一齿条,设于所述第一容置室的底部,并具有布设于周侧的卡齿; 一内壳体,具有一受限于所述导槽能循所述导槽延伸方向移动的凸部及一第二容置室,所述第二容置室具有一设于底部连通外部的弧形孔; 一带动组,具有一穿置所述弧形孔能循所述弧形孔延伸方向移动的带动杆、一固设于所述带动杆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内的第一带动齿轮及一固设于所述带动杆另一端且啮合于所述齿条卡齿的第二带动齿轮; 一驱动组,设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包含有一马达、一由所述第二容置室穿出所述内壳体之外受所述马达带动的第一带动轴、一由所述第二容置室穿出所述内壳体之外且受所述马达带动的第二带动轴及一啮合所述第一带动齿轮且受所述马达带动的驱动齿轮; 一第一按摩头,设于穿出所述内壳体之外的第一带动轴,且穿出所述外壳体的开口 ; 一第二按摩头,设于穿出所述内壳体之外的第二带动轴,且穿出所述外壳体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体由一上壳与一下壳相互盖合后形成所述第一容置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述内壳体由一前壳、一后壳及一底壳相互盖合后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室,且所述弧形孔成形在所述底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还包含一第一前齿轮、一第一后齿轮、一第一齿轮、一转向轮、一第二前齿轮、一第二后齿轮及一第二齿轮,所述马达具有一套设齿环的转轴,所述第一前齿轮能转动地位于所述转轴一侧,并具有一与所述齿环哨合的第一大齿部及一与所述第一大齿部同向转动的第一小齿部,所述第一后齿轮能转动地位于所述第一前齿轮侧边,并哨合所述第一小齿部,所述第一齿轮哨合所述第一后齿轮并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带动轴嵌设的第一穿孔,所述转向轮具有一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齿部及一与所述齿部同向转动且啮合所述驱动齿轮的转向齿部,所述第二前齿轮能转动地位于所述转轴另一侧,并具有一与所述齿环啮合的第二大齿部及一与所述第二大齿部同向转动的第二小齿部,所述第二后齿轮能转动地位于所述第二前齿轮侧边,并与所述第二小齿部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后齿轮并具有一供所述第二带动轴嵌设的第二穿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的驱动齿轮具有一啮合所述转向轮转向齿部的第一驱动齿部及一与所述第一驱动齿部同向转动且啮合所述带动组第一带动齿轮的第二驱动齿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式按摩器,其特征是所述带动组的带动杆与所述第一带动齿轮之间设有一单向轴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式按摩器,其主要是针对现有定点式按摩器适用性不足所进行的创作,本发明主要由外壳体、齿条、内壳体、带动组、驱动组、第一按摩头及第二按摩头组成,藉由所述带动组及驱动组的搭配,使得所述内壳体得以带动所述第一、二按摩头在所述外壳体内横向地往复位移,藉由位移的方式而进行局部性地按摩,提升该按摩器的适用性。
文档编号A61H15/00GK103027830SQ2012100159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瑞尧, 周光华 申请人:厦门兴翔天电子有限公司, 翔天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