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成分棕矢车菊素在抗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92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提取成分棕矢车菊素在抗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成分棕矢车菊素在制备抗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群感染率非常普遍,常引起人的疣和肿瘤。包括:寻常疣、扁平疣、深部掌跖疣、屠夫手部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面、手、足、躯干)、尖锐湿疣、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喉部乳头瘤、生殖器乳头瘤(包括宫颈乳头瘤病变、宫颈癌、男性生殖器Bowen’ s病、巨大尖锐湿疣、阴茎癌/肛门癌)、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素瘤,月旨溢性角化病,毛鞘囊肿,生乳头汗管囊腺瘤,多发性跖部表皮囊肿,硬化性苔藓,砷角化病,汗管瘤,眼部肿瘤(眼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宫颈癌,食管癌,肺癌。皮肤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群感染率非常普遍,如上述常见的寻常疣、趾疣、扁平疣等,无法得到具体的感染率,比较引起注意的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外生殖器的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和宫颈癌,据统计在全球的性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占15-20%。关于女 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流行情况,据2003-2004年来自美国的国家健康和营养研究课题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14-59岁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总感染率为26.8%,所以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在女性造成的负担超出之前的估计。我国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筛查未见大样本的报告,但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造成的性病中的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在迅速上升,估计发病率应该是性病中最多的,因为存在大量的漏报和不报。我国每年约有13.15万新发现的宫颈癌,报告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加趋势,且宫颈癌发病年龄年轻化,可以预见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造成在我国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棕矢车菊素主要来源于菊科、玄参科、马鞭草科的提取物及化学合成。最常见的来源是提取自艾叶。化学名为:
4H-l-Benzopyran-4-one, 5, 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
分子结构为:
权利要求
1.棕矢车菊素及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2.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棕矢车菊素主要来源于:①菊科玄参科;③马鞭草科;④化学合成。
3.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车菊素化学名为:4H-l-Benzopyran-4-one, 5,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o
4.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车菊素分子式为:c17h14o7。
5.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车菊素分子结构为:
6.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含治疗有效量及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分或载体。
7.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棕矢车菊素与一种或多种其他抗病毒药物混合成的组合物。
8.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药学上可接受组分与棕矢车菊素联合防治病毒的化合物或组合物。
9.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头状瘤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含治疗有效量及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组分或载体的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经直肠给药的剂型、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呼吸道给药的剂型、皮肤给药的剂型、粘膜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的剂型。
全文摘要
棕矢车菊素及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疣的药物中的用途。棕矢车菊素主要来源于1.菊科;2.玄参科;3.马鞭草科及化学合成。棕矢车菊素化学名为4H-1-Benzopyran-4-one,5,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棕矢车菊素分子式为C17H14O7;棕矢车菊素抑制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5μg/ml,最小有效浓度(MIC)为10μg/ml,且无细胞毒性。
文档编号A61K31/352GK103222972SQ2012100208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0日
发明者卢育华, 卢育洪 申请人:卢育华, 卢育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