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086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约占泌尿科男性患者的 5% 30%,大约50%的男性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曾有过前列腺炎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尿频不畅,尿道灼热,尿初或尿末疼痛,疼痛放射到阴茎头、会阴部、腹股沟,睾丸有坠胀不适感,尿后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并且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性功能,引起性欲减退或消失、阳痿、遗精以及不育。同时还可并发神经官能症,如乏力、眼花、头晕、失眠和忧郁。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缓慢,病因病理复杂,临床症状不一致,体征不典型,病情迁延,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常危害男性人群身心健康,影响其正常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对病因应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以及物理治疗、前列腺按摩、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本病属于中医“精浊”、“淋证”、“白浊”、“血精”、“白淫”等范畴,多由于肾精亏损、脾失健运、湿热下注、精道淤滞导致,病位在下焦精室,涉及肾、膀胱、脾等脏腑。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坐浴、中药熏洗、中药贴敷、针灸等方法。脐疗是将药物施于神闕穴的一种外治法,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精室,脐通过任、 督、冲、带四脉与精室相通,足三阴经可通过带脉使脐与精室相连,因此在神闕穴施加各种刺激,就能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达到补肾、健脾、疏肝、调理冲任气血的作用,使精室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淤浊的祛除,收到泄浊、补虚的双重效果。隔药灸脐法通过穴位、艾灸和药物的三重作用对本病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该药物为外用药,具有简、便、廉、验且安全舒适的特点。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得
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桃仁9克,制马钱子6克,莪术12克,三棱10克,川贝母12 克,绞股蓝12克,川楝子10克,柴胡9克,青皮10克,丹参10克,川牛膝15克,蜈蚣10克, 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败酱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牡丹皮10克,熟地黄15克, 菟丝子10克,桂枝12克,吴茱萸20克,淫羊藿15克,山药15克,五味子10克,附子6克, 麝香O. 5克。本发明的药物在制备时,先将麝香研末密封备用;然后将其余各药物原料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备用。本发明药物为外用药,在使用时采用隔药灸脐法,步骤为
①面圈的制作取面粉适量,以I:3. 5 4. O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圈状(直径约 8cm,高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比患者本人脐孔的大小稍大O. 5cm (直径约2. Ocm),备用;
②艾炷的制作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进行艾炷的手工制作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之间,食指要在上,拇指要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内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之三棱形艾炷,随做随用。做成的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以燃烧10 15分钟为宜;
③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绕脐一周。 先取麝香约O. 02克放入肚脐内,然后取其余药末适量(约8 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直径约2cm,高约2cm)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6 9壮,约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④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4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每3天治疗I次,连续治疗10次为I疗程。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特点,并结合脐疗的用药原则,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最终得到了本发明的配方,配方中各药物原料的功效如下
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活血通经,下乳,消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 乳汁不下,痈肿,瘰疬。大黄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瘍,丹毒,烫伤。桃仁苦、甘,小毒。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主治痛经,血滞经闭, 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结块,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马钱子苦,寒,大毒。归肝、脾经。通络止痛,散结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痈疽疮毒,喉痹,疠风,顽癣,恶性肿瘤。本方所述的马钱子为经过炮制的制马钱子,其炮制方法可按照《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所公开的方法进行取净砂子置锅中,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马钱子,拌炒至深棕色,鼓起,内面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除去毛,放凉。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癥瘕痞块,心腹痛,食积胀痛,瘀滞经闭,痛经,跌仆伤痛。川贝母甘、苦,微寒。归肺、心经。化痰止咳,润肺散结。主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绞股蓝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清热,补虚,解毒。主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川楝子苦,寒,小毒。归肝、胃、小肠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草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 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治胁肋、乳房、胃脘胀痛,乳核,乳痈,疝气,食积,癥瘕积聚,久疟癖块。丹参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癥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川牛膝甘、微苦,平。归肝、肾经。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跌打损伤。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蛇毒咬伤。《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善走窜,通达内外。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痿甓,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浙,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败酱苦、辛,微寒。归肺、大肠、肝经。清热解毒,破瘀排脓。主治肠痈,肺痈,痢疾,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热毒痈肿。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郁金辛、苦,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主治胸腹胁肋诸痛,痛经,癥瘕,热病神昏,癫狂,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黄疸。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病热入血分, 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跌仆伤痛, 风湿热痹。熟地黄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 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桂枝辛、甘,温。归膀胱、心、肺经,散寒解表,温经,通阳。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吴茱萸辛、苦,热,小毒。归肝、脾、胃经。散寒,温中,解郁,燥湿。主治脘腹冷痛, 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淫羊藿辛、甘,温。归肾、肝经。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主治阳痿遗精, 虚冷不育,尿频失禁,肾虚喘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 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五味子酸,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散寒除湿。主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麝香辛,温。归心、肝、脾经。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消肿止痛。其气极香,走窜之
5性甚烈,《本草纲目》记载麝香能“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能够引导诸药渗透脐部皮肤,迅速发挥药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避免了内服中药的痛苦和毒副作用;本处方多用芳香走窜、气味俱厚的药物,具备祛淤排浊、清热利湿、补肾健脾、行气解郁等作用,符合中药外治和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神闕穴通过经络与前列腺炎的病位相联系,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也可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本处方集中了药物、穴位和艾灸的多重治疗作用,疗效确切,且安全舒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得
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桃仁9克,制马钱子6克,莪术12克,三棱10克,川贝母12 克,绞股蓝12克,川楝子10克,柴胡9克,青皮10克,丹参10克,川牛膝15克,蜈蚣10克, 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败酱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牡丹皮10克,熟地黄15克, 菟丝子10克,桂枝12克,吴茱萸20克,淫羊藿15克,山药15克,五味子10克,附子6克, 麝香O. 5克。在制备时,先将麝香研末密封备用;然后将其余各药物原料混合均匀,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成细粉,密封备用。临床效果验证 I、病例来源
在某省级医院招募60例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第I版)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平均年龄 35. 30±1. 68岁,病程在6个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 40 ± I. 24年。、治疗情况
按照上述隔药灸脐的使用方法进行治疗,每3天治疗I次,连续治疗10次为I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疗效评定标准
以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为观察指标,参考《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第I版))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I)临床控制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95%。②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③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2)显效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 60%。②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明显改善。③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彡60%。
(3)有效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②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所改善。③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4)无效
①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或无变化。②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无改善。③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或无变化。、结果统计
经两个疗程治疗后,60名患者中,24名患者的症状体征得到控制,22名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0名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4名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 90%。有效的患者随访3个月无复发。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确切,使用过程安全舒适,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典型治疗个例
I.钱某,男,36岁。3年前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尿末疼痛,疼痛放射到会阴部,睾丸坠胀不适,射精时有疼痛感,前列腺压痛,触诊腺体饱满,较正常增大。EPS检查示白细胞计数 20-30/HP,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采用上述隔药灸脐法治疗。治疗前 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积分为32分,一个疗程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前列腺无明显压痛,触诊正常,连续两次EPS检查均示白细胞计数〈10/HP,卵磷脂小体+++-++++,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积分为O分,疗效判定为临床控制。2.李某某,男,45岁,司机。尿频、尿急5年余,尿道灼热,尿后余浙,睾丸坠胀不适,尿后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性欲减退,伴乏力、头晕。前列腺局限性压痛,触诊腺体软硬不均,大小大致正常。EPS检查示白细胞计数30-40/HP,卵磷脂小体++-+++,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采用上述隔药灸脐法治疗。治疗前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积分为36分, 一个疗程后尿频、尿急等症状减轻,两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前列腺压痛明显减轻, 触诊基本正常,连续两次EPS检查均示白细胞计数〈10/HP,卵磷脂小体+++,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积分为12分,疗效判定为明显好转。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原料药制得 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桃仁9克,制马钱子6克,莪术12克,三棱10克,川贝母12 克,绞股蓝12克,川楝子10克,柴胡9克,青皮10克,丹参10克,川牛膝15克,蜈蚣10克, 黄柏9克,薏苡仁15克,败酱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牡丹皮10克,熟地黄15克, 菟丝子10克,桂枝12克,吴茱萸20克,淫羊藿15克,山药15克,五味子10克,附子6克, 麝香O. 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得穿山甲,大黄,桃仁,制马钱子,莪术,三棱,川贝母,绞股蓝,川楝子,柴胡,青皮,丹参,川牛膝,蜈蚣,黄柏,薏苡仁,败酱,石菖蒲,郁金,牡丹皮,熟地黄,菟丝子,桂枝,吴茱萸,淫羊藿,山药,五味子,附子,麝香。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避免了内服中药的痛苦和毒副作用;多用芳香走窜、气味俱厚的药物,具备祛淤排浊、清热利湿、补肾健脾、行气解郁的作用,符合中药外治和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神阙穴通过经络与前列腺炎的病位相联系,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集中了药物、穴位和艾灸的多重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安全舒适。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580011SQ2012100836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
发明者杜冬青, 马玉侠, 高树中, 高翔 申请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