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用于手术后的绷带止血包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介入技术(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也叫介入治疗或者介入疗法(Interventional treatment),它是近年出现的发展最快的ー门学科,是“介入放射医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edicine)的简称,是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能弥补内、外科技术的不足。介入技术是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的多数项目都是在血管内进行的,它不需开刀,只需不到米粒大的小口子,把持质的专用 细管子插入血管内即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血管内造影及支架置入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脑血管畸形、甚至不孕不育等各类疑难杂症。介入疗法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随着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经皮股动脉穿刺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急诊手术及在桡动脉穿刺不成功时均需用到股动脉穿刺。如图I所示,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侧1-2厘米处,有时选择患者右侧的股动脉,有时选择患者左侧的股动脉。术后止血都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包扎后患者需要持续卧床24小吋。现有技术的弹力绷带包扎在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弾力绷带往往勒得很紧,绷带(常用的绷带宽10厘米)用カ绷紧后极易打卷,甚至勒成一条线(如图2所示),使患者极不舒服,易产生腰背疼痛、腹胀腹痛;有些患者产生排尿困难,被迫下留置导尿;因持续24小时加压没有减压方法,不像桡动脉加压包扎可两小时减压一次,易影响下肢动脉血液供应及静脉血液回流,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用于经皮股动脉穿刺后的绷带包扎止血,可以防止绷带打卷,在满足止血所需拉カ的情况下不会勒到肉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和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ー个上固定板,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有凸点、凹槽、固定孔或者护套;ー个下固定板,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有凸点、凹槽、固定孔或者护套;绷带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凸点接触,避免了滑动和打卷。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内侧面可以粘贴单面胶带或者双面胶带用于固定所述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
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在使用中内侧面可以垫海绵等柔软物质,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或者补偿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与患者身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凸点可以是任意的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所述凸点可以随机分布也可以规则分布;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合适位置留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以固定圆棒或者其他截面形状的棒状物;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合适位置留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可以固定圆棒或者其他截面形状的棒状物;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合适位置留有护套,所述护套内可以固定圆棒或者其他截面形状的棒状物; 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边缘留有连接孔,可以通过连接物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以方便使用;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可以制造成一体式结构,以方便使用;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生产出左右对称件;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的左右两个对称件可以在生产时做成一体式结构,或者在使用中连接在一起,以方便固定并有效减轻绷带对患者腹部的压迫;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或者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安装固定压カ表、压カ计、压カ传感器、压カ变送器等,用来实时显示绷带的缠绕压力;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使用情况,生产出多个系列产品;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可以使用医用橡胶等软的高分子材料制造或者其他材料制造;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颜色。上述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所述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或者所述后固定板可以単独使用,可以部分地达到使用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I)提供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可以有效防止绷带滑动和打卷。(2)与传统绷带止血方法相比,采用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后所需绷带拉カ减小使绷带不会勒到肉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3)采用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减压,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4)提供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合适位置可以安装固定压カ表、压カ计等,可以实时显示绷带拉紧力。(5)本发明的零件采用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造,重量较轻易于随身携帯和使用。
图I为经皮股动脉穿刺术一般用到的股动脉和穿刺点;
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人体模型。图2为传统绷带止血包扎中出现的绷带打卷的情形;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I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使用位置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31_上固定板;32_下固定板;33_另ー侧的上固定板。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I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使用位置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31_上固定板;32-下固定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使用位置正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表不为51_上固定板;52_下固定板;52A-下固定板的外侧面;52B-下固定板的内侧面;53_另ー侧的上固定板。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使用位置正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表不为61_上固定板;62_下固定板;63_另ー侧的上固定板。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使用位置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表不为61_上固定板;62_下固定板。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带有凸点和固定孔的上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81_上固定板;81C-凸点;81D-固定孔;85_压カ调整棒。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带有凸点和固定槽的上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91_上固定板;91C-凸点;91D-固定槽。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种结构的压カ调整棒。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1-压カ调整棒;101A-凸缘。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带有凸点的前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1-前固定板;111C_凸点。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带有固定孔和压力调整棒的前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21-前固定板;121D-固定孔;125-压カ调整棒。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带有凸点和透气孔的前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31-前固定板;131C_凸点;131E_透气孔。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带有固定孔、透气孔和压カ调整棒的前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4ト前固定板;141D-固定孔;141E-透气孔;125-压カ调整棒。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带有胶粘剂和硅油纸的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51-固定板;152_胶粘剂;153_硅油纸。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61-右固定板;162-左固定板;163-前固定板。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71-上固定板;172_下固定板;173_前固定板;174_连接板。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81-右固定板;182-左固定板;183-前固定板;184-连接板。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
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91-上固定板区域;192-下固定板区域;193_前固定板区域;194-侧开ロ ; 195-下开ロ。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ー种复合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01-上固定板;201C_凸点;201D_固定孔;125_压カ调整棒;205_压カ调整棒;201F-凹槽。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ー种复合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11-固定板;212-护套组;2121_护套;125_压カ调整棒。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ー种护套组;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12-护套组;2121_护套。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ー种复合式固定板;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31-固定板;231G_T型槽。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ー种T型连接物;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41-T型头;242_连线。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后固定板及延长板的使用位置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51-后固定板;252A-延长板;252B_延长板;255_支架;11-人体模型。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后固定板及延长板安装位置爆炸图;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251-后固定板;252A-延长板;252B_延长板;2511_固定块;2512_绷带过孔;2517,2518-板边缘;255_支架;2551_支脚;11_人体模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3、图4所示,上固定板31,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为非光滑面;下固定板32,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为非光滑面;另ー侧的上固定板33,放置在患者另ー侧的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为非光滑面。手术后按压止血20分钟后缠绕弹カ绷带,与传统弹カ绷带止血不同,本专利技术因为増加了上固定板31、下固定板32和另ー侧的上固定板33,所以弾力绷带不会滑动和出现打卷的情形;也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止血所需绷紧カ变小,相应的使患者身体承受的压力要小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实施例ニ 如图5所不,上固定板51各处横截面尺寸不同,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为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下固定板52各处横截面尺寸不同,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52B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52A为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另ー侧的上固定板53各处横截面尺寸不同,放置在患者另ー侧的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为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因为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采用了非等截面结构,补偿了人体缠绕绷带处的凸凹变化,在弹カ绷带缠绕的路径上使弹カ绷带处处有接触,要么与人体接触要么与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接触,所以弾力绷带不会滑动和出现打卷的情形;也因为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カ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实施例三如图6、图7所示,上固定板61,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的ー些区域布满凸点,所述的凸点为锥形体也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下固定板62,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的ー些区域布满凸点,所述的凸点为锥形体也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另ー侧的上固定板63,放置在患者另、ー侧的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的ー些区域布满凸点,所述的凸点为锥形体也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手术后按压止血20分钟后缠绕弹カ绷带,弾力绷带在图6所示的位置与上固定板61、下固定板62和另ー侧的上固定板63接触,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上有凸点,使弾力绷带在缠绕方向上不会滑动,在与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会打卷。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カ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实施例四如图8、图9、图10所示,图8中所示为上固定板81,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的中间区域布满凸点,所述的凸点为锥形体;在凸点区域的两侧各有ー根压力调整棒85,所述的压力调整棒85通过固定孔8ID安装到上固定板81上。本实施例中的下固定板和另ー侧的上固定板结构与上固定板81相同。图9和图10提供了另ー种结构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与图8相比不同之处是固定孔变成了固定槽,相应地压力调整棒的结构也由圆棒变成了带有凸缘的圆棒。使用前先将压カ调整棒85安装到固定孔81D或者将压カ调整棒101安装到固定槽91D中,之后将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另ー侧的上固定板固定到患者的腰部和大腿外側,在缠绕弹力绷带时使弾力绷带压住凸点和压カ调整棒。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上有凸点,使弾力绷带在缠绕方向上不会滑动,在与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会打卷;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カ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 ;每隔两小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抽出一根压カ调整棒,使弾力绷带松ー些,该种减压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在本实施例中或者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板上的压カ调整棒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压カ调整棒的抽出方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实施例五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另ー侧的上固定板,此外还包括前固定板(111或者121),所述的前固定板其内侧面与腹部仿形其外侧面的ー些区域布满凸点111C,所述的凸点IllC为锥形体也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如图6所示,手术后将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另ー侧的上固定板放置在患者的绷带包扎处,所述的带有凸点的前固定板111放置在患者的腹部。手术后按压止血20分钟后缠绕弹カ绷带,在缠绕弹力绷带时使弾力绷带压住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外侧面上的凸点和压カ调整棒,同时弹カ绷带也压住前固定板111上的凸点。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上有凸点,使弾力绷带在缠绕方向上不会滑动,在与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会打卷;因为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カ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 ;特别是本实施例増加了前固定板111,使患者原来腹部承受的绷带压カ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避免了腹胀腹痛和排尿困难,从根本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如图12所示,提供的是另ー种结构的带有固定孔和压力调整棒的前固定板121,使用前将压カ调整棒125通过固定孔121D安装到前固定板上。在使用中因为本实施例增加了前固定板121,使患者原来腹部承受的绷带压カ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因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特别是每隔两小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抽出任一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上的一根压カ调整棒或者単独抽出前固定板上121的一根压カ调整棒,使弹カ绷带均匀放松,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对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前固定板,一种结构是带有凸点的前固定板111 (如图11所示),另ー种结构是带有固定孔和压力调整棒的前固定板121 (如图12所 示),事实上前固定板可以采用复合结构,其内侧面与腹部仿形其外侧面的ー些区域布满凸点,所述的凸点为锥形体也可以为其他几何体或者多种几何体的组合;其外侧面的另ー些区域留有固定孔等结构用于安装固定压カ调整棒125。如图13、图14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透气孔的前固定板,所述的透气孔贯穿前固定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可以是圆孔或者是方孔或者是其他任意形状的孔。透气孔的存在使前固定板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使内侧面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小,有利于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在实际使用中,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合适位置也可以开有透气孔,这样有利于皮肤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减少了产品生产时的材料消耗和降低
了产品重量。在实际使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前固定板可以单独使用,可以部分地达到使用效
果O实施例六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胶粘剂和硅油纸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由柔软材料制成(如医用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前固定板,其内侧面为平面涂布有胶粘剂152,并覆盖着硅油纸153 ;所述的胶粘剂152可以是弹性体型压敏胶或者是树脂型压敏胶;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所述的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使用时,去除固定板上的硅油纸153露出胶粘剂152,将柔软的固定板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缠绕绷带的位置,因为绷带下面的固定板受カ不会移动,使弾力绷带在缠绕方向上不会滑动,在与缠绕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不会打卷;因为弹カ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的存在使患者身体可以承受更大的压カ而且カ的分布均匀了,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板,可以在其内侧面的部分区域涂布胶粘剂。本实施例提供的柔软的固定板,可以是非等壁厚的,使缠绕的绷带处处有支撑,也可以在其内侧面的部分区域使用海绵等柔软材料。
在实际使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板,特别是前固定板可以单独使用,可以部分地达到使用效果。实施例七如图1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是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合到一起(即图16中的右固定板161和左固定板162),其内侧面与身体仿形,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固定板,可以是非等壁厚的,使缠绕的绷带处处有支撑。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固定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内侧面的部分区域粘贴有海绵等柔软物质,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或者补偿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与患者身体之间存在 的间隙。 在实际使用中,除了使用右固定板161和左固定板162夕卜,还可以包括前固定板163。实施例八如图17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是将两个上固定板171、两个下固定板172和ー个前固定板173用两个连接板174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其内侧面与身体仿形,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所述的连接板17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个。如图1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ー种一体式固定板,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是将右固定板181、左固定板182和前固定板183用四个连接板184连接在一起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其内侧面与身体仿形,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所述的连接板18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个。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固定板,可以是非等壁厚的,使缠绕的绷带处处有支撑。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固定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内侧面的部分区域粘贴有海绵等柔软物质,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或者补偿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与患者身体之间存在的间隙。实施例九如图19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一体式固定板,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包括两个上固定板区域191、两个下固定板区域192、ー个前固定板区域193、两个侧开ロ 194和一个下开ロ 195,其内侧面与身体接触其外侧面与绷带接触,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
ム
ロ ο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所述的侧开ロ 194和下开ロ 195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方形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为合适的几何形状。所述的侧开ロ 194可以开有多个。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四周边缘可以是规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直接制造成或者切割成合适的几何形状。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可以采用医用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一次性制造出来,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粘接等方法加工出来。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在其内侧面的ー些区域可以涂布有胶粘剂,井覆盖有硅油纸。实施例十如图2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复合式固定板,所述的复合式固定板其内侧面与身体仿形,其外侧面可以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带有凹槽并安装有压カ调整棒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所述的一体式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可以开有透气孔。所述的复合式固定板可以是上固定板,或者是下固定板,或者是前固定板。
使用前,先将压カ调整棒125安装到固定孔201D中,手术后按压止血20分钟后缠绕弹カ绷带,在缠绕弹力绷带时使弾力绷带压住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前固定板外侧面上的凸点和压カ调整棒125。包扎后如果发现弾力绷带略松,可以将压力调整棒205导入凹槽201F,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放几根,这是增加弾力绷带压カ的过程。手术包扎后每隔两小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抽出任一弾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上的一根压カ调整棒或者単独抽出前固定板上的一根或者多根压カ调整棒,使弹カ绷带均匀放松,这是减压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实施例i^ 一 如图21、图2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ー种复合式固定板,所述的复合式固定板其内侧面与身体仿形,其外侧面为护套组,所述的护套组中的每个护套可以容纳ー根压カ
调整棒。所述的复合式固定板可以是上固定板,或者是下固定板,或者是前固定板。所述的护套组可以与固定板一体式制造,或者将护套组制造出来后粘接或者焊接到固定板上。所述的护套组可以包含ー个或者多个护套。所述的护套组可以与凸点、固定孔、凹槽和T型槽(即图23中的231G,T型槽可以贯穿固定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等基本特征一起或者単独位于固定板的外侧面上。图24中的T型连接物的T型头241可以嵌入两块固定板的T型槽中,从而使两块固定板连接到一起,连线242有不同的长度系列,用于调整两块固定板的距离。假设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前固定板都使用图21中的结构,使用前,先将若干根压カ调整棒125安装到护套2121中(例如安装3根),手术后按压止血20分钟后缠绕弹カ绷带,在缠绕弹力绷带时使弾力绷带压住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前固定板外侧面上的护套和压カ调整棒125。包扎后如果发现弾力绷带略松,可以将另外的压カ调整棒125导入其他护套里一例如另外的两个护套一这是增加弾力绷带压力的过程。手术包扎后每隔两小时(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抽出任一固定板上护套里的一根或者多根压カ调整棒或者单独抽出前固定板上护套里的一根或者多根压カ调整棒,使弹カ绷带均匀放松,这是减压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造成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实施例十二如图25、图2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后固定板及延长板的使用位置侧视图,所述的后固定板放置在患者的后腰部,与患者的腰部、臀部和大腿接触并承受部分重量,为了固定患者还包括两块延长板,此外还包括一个支架,将后固定板和两块延长板连接在一起。如图2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后固定板及延长板安装位置爆炸图,在支架255上有三个位置A、B、C,将后固定板251通过固定块2511安装到位置C,将延长板252A通过固定块2511安装到位置A,将延长板252B通过固定块2511安装到位置B,形成的床式结构就可以用于固定患者了。该床式结构可以作为担架在手术前后用于移送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作为简易床平放患者,在手术后包扎时可以将患者的腰部和腿部直接绑缚在后固定板251上,弹力绷带通过绷带过孔2512包扎穿刺的大腿,因为支脚2551有一定的高度,可以使弹力绷带直接缠绕患者的腰部,采用这样的床式结构在术后包扎患者的过程中不需要移动患者身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
所述后固定板251—面可以与身体仿形,使患者的腰部、臀部和大腿充分与固定板251接触,这样可以使患者承受更大的绷带压力。所述后固定板251可以加工出多个尺寸规格,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所述后固定板251、延长板252A、延长板252B与患者身体接触的一面可以粘贴一层柔软保温的高分子材料,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所述延长板252A和所述延长板252B的结构尺寸可以完全一样,以方便制造和使用。所述后固定板251可以是一次性消耗品,延长板252A和延长板252B可以消毒后
多次使用。所述的支架255可以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如工程塑料等以避免影响医学影像设备成像。图25和图26中的床式结构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不需要将患者再次移动到手术台上,可以调节手术台的高度以方便手术医生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床式结构在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都不需要移动身体,通过使用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有利于患者加快身体康复。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上固定板,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的面,或者是带有凹槽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一个下固定板,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的面,或者是带有凹槽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绷带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面接触,避免了滑动和打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可以是任意的几何体或者是多种几何体的组合,所述凸点可以随机分布也可以规则分布。
3.如权利要求I和2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圆孔或者为任意的成型孔。
4.如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孔或者为任意的成型孔或者为成型孔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2、3和4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开有透气孔。
6.如权利要求1、2、3、4和5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内侧面涂布有胶粘剂并覆盖着硅油纸。
7.如权利要求1、2、3、4、5和6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的合适位置开有连接孔。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固定板,所述的前固定板放置在患者的腹部其内侧面与腹部仿形其外侧面是非光滑面,或者是带有凸点的面,或者是带有固定孔的面,或者是带有凹槽的面,或者是前述几种表面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I和8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固定板,所述的后固定板的一面与身体仿形,使患者的腰部、臀部和大腿充分与后固定板接触,另一面上有固定块,所述的后固定板上还开有绷带过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延长板,将所述的后固定板和所述的两块延长板安装到支架上形成床式结构,该床式结构可以用于移送患者或者手术后将患者直接固定在床式结构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用于手术后的弹力绷带止血包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上固定板,放置在腰部,其内侧面与腰部仿形其外侧面有凸点、凹槽、固定孔或者护套;一个下固定板,放置在大腿外侧,其内侧面与大腿仿形其外侧面有凸点、凹槽、固定孔或者护套;根据实际需要还包括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患者手术后将弹力绷带缠绕到辅助包扎装置上可以有效防止弹力绷带滑动和打卷,与传统绷带止血方法相比,采用辅助包扎装置后使绷带不会勒到肉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痛苦。采用本发明的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减压,避免造成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及深静脉血栓。
文档编号A61B17/12GK102657547SQ20121016032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刘斌, 刘永利, 张基昌, 王智慧 申请人: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