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8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龙眼核6-10克,荔枝核6-10克,黄皮果核4-8克,小茴香2-6克,大茴香2-6克。加清水煎,3岁儿童煎1次,日服3次。3剂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二疗程治愈。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有效地治疗了小儿疝气。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小儿疝气是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_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小儿疝气患者的症状: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0003]目前治疗小儿疝气一般是目前靠吃西药入睡,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导致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之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治疗小儿疝气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无副作用,能有效的治疗小儿疝气。
[0005]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龙眼核6-10克,荔枝核6-10克,黄皮果核4-8克,小茴香2-6克,大茴香2_6克。
[0006]本发明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大茴香4克。
[0007]龙眼核:具有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的功效。
[0008]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0009]黄皮果核:具有行气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主食滞胃痛;气滞脘腹疼痛;疝痛;睾丸肿痛;痛经;小儿头疮;蜈蚣咬伤等。
[0010]小茴香:具有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
[0011]大茴香:具有温阳,散寒,理气之功效。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0012]将精选好的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大茴香4克。加清水煎,3岁儿童煎I次,日服3次。3剂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二疗程治愈。
[0013]本发明使用方法:直接用I剂汤药内服,每日3次,3-6天既有明显效果。
[0014]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有效地治疗小儿疝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将精选好的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大茴香4克。加清水煎。[0016]应用本发明临床试验:
[0017]1.病例资料
[0018]患者病例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在0_3岁之间。
[0019]2.治疗方法
[0020]直接用I剂汤药内服,每日3次。
[0021]3.疗效判定标准
[0022]有效:小儿疝气症状缓解。
[0023]治愈:身体调整到正常状态。
[0024]4.结果
[0025]患者使用本 发明3-6天,有效30例,治愈25例,治愈率85%,有效率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龙眼核6-10克,荔枝核6-10克,黄皮果核4-8克,小茴香2-6克,大茴香2-6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龙眼核8克,荔 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大茴香4克。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446313SQ20121018238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7日
【发明者】孙玉建 申请人:孙玉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