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48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 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常说的胃痛、胃脘痛、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等,大多均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即慢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上皮造受反复损坏所致。临床表现为胃部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呃逆、反酸烧心等。西医采取保护胃黏膜、消除危害胃黏膜及提高胃动力的药物治疗,但服用这类药物往往会产生腹泻、头疼、眩晕、水肿等副作用,有效率低,治标不治本。中医认为慢性胃炎是由于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血二虚、脾胃湿热气滞血瘀所致,故采用中草药辩证施治,标本兼治。但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胃胃溃疡的中医药验方、成药仍存有如下不足之处,主要是用的药味数过多,本来是用来治疗胃病,但缺极大的增加胃的负担,过多的刺激损伤胃黏膜,且药味多拌有相互抵消作用,所以疗效一般。且大处方药无论煎制还是制成丸药,不方便制备和服用,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它采用小组方,常用中草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标本兼治疗效好,治愈率高。本发明如此实施,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所用原料及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高良姜10-18%、香附10-18%、神曲10-18%、红糖50-60%,且满足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是将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00——150目的细末,包装成散剂,服用时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冲服。或者,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00—150目的细末,红糖成面,混匀,以蜜成丸。或者,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煎成汤剂,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口服。本组方中各药物具有的药性、功效、治疗机理是高良姜——辛、热,入脾、胃经,散寒止痛,治胃脘冷痛。香附一辛、微苦、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治寒凝气滞胃脘。神曲——辛、温,入脾、胃经,健脾暖胃,和胃消食。红糖——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钙元素,微量元素锰、锌、铬,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滋补佳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该组方具有温中健脾、滋养胃阴、和胃解郁、健胃降逆之功效特点,以养胃、和胃为主,修补受损胃黏膜,根治慢性胃炎和胃溃疡。2、中药味数少,对胃无刺激副作用,均为常用普通中药,配制方法简单,价廉物美,治疗效果显著。用此方已治疗100余患者,有效率达95%以上,治愈率达8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所用原料及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高良姜15%、香附15%、神曲15%、红糖55%。制作方法是将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20目的细末,包装即成散剂,服用时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冲服。或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20目的细末,红糖成面,混匀,以蜜成丸。
或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煎成汤剂,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口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是, 所用原料及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高良姜10-18%、香附10-18%、神曲10-18%、红糖50-60%,且满足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制作方法是将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00——150目的细末,包装成散剂,服用时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冲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是, 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00—150目的细末,红糖成面,混匀,以蜜成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是, 将所述比例的高良姜、香附、神曲煎成汤剂,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口服。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如此实施所用原料及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比为高良姜10-18%、香附10-18%、神曲10-18%、红糖50-60%,且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是将高良姜、香附、神曲研成100-150目的细末,包装成散剂,服用时按上述比例加入红糖,冲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组方具有温中健脾、滋养胃阴、和胃解郁、健胃降逆之功效特点,以养胃、和胃为主,修补受损胃黏膜,根治慢性胃炎和胃溃疡。2、中药味数少,对胃无刺激副作用,均为常用普通中药,配制方法简单,价廉物美,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772728SQ2012102875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5日
发明者林平 申请人: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