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48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
背景技术
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是一种中老年常见、慢性病,症状主要表现臀胯部、腰骶部、大小腿后外侧等坐骨神经通路分布区的一种顽固性腰腿疼痛、酸麻、拘挛、灼刺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行走不便,站立困难,严重时疼痛难忍,失去劳动能力。其病因多因风、寒、湿外邪所致筋、骨、神经损伤。另一原因是由于腰锥间盘突出及腰锥骨质增生压迫腰锥、坐骨神经所致。或二者兼而有之。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体气血二虚、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筋骨失养、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所致。目前,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在治疗方面,仍依中医见长,它是以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为主,调理人体气血,活血通络,函养筋骨,滋养神经,壮元治本解除病痛,充分发挥祖国中草药、中医治疗的特长。中医治疗的具体做法,多采用中草药煎剂、膏丹丸散中成药、中药酒等,各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以中药酒治疗以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下肢风湿筋骨痹痛,以酒为载体,酒本身又能舒筋活络,便于人体吸收,符合本病的治疗特点和规律,疗效较好。但,本发明之前的一些治疗坐骨神经痛和腰腿痛的中药酒,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大处方配伍,有二十、三十几位,还有五、六十位的大处方,且不乏名贵中草药,致使药酒价格贵,长期服用病患者负担大,也增加了病患者自己配制中药酒不便;二是,炮制时间较长多在半个月以上,尽管如此,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仍不能充分进入到药酒里面,造成中药材的使用浪费。三是,现有的药酒,其疗效仍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它选用普通中草药,组方配伍合理,价格便宜。配制方法有创新,采用黄酒快速蒸煮法,制备时间短,中药材成分充分被提取利用,治疗效果好。本发明目的如此实施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所用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比为当归5-10份、熟地5-10份、川芎5-10份、肉桂5-10份、牛膝5-10份、赤勺5-10份、防风5-10份、木瓜5-10份、陈皮5-10份、姜夏5-10份、炙甘草5_10份,红糖150-200份、黄酒800-1000份、50° -60°粮食酿造的白酒200-300份,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当归、熟地、川芎、肉桂、牛膝、赤勺、防风、木瓜、陈皮、姜夏、炙甘草诸药研末,置于磁罐内,加红糖,倒入黄酒,搅拌匀,加盖放入加水的锅内隔水加热,开锅后改温火加热30——40分钟,停止加热,待锅内水冷却后,取出磁罐,去罐盖,加入白酒,搅拌匀,静置2-3天,倒出药液过滤,即得本中药酒。本药酒所采用中草药的治疗机理、主治功效是当归--注味甘、辛、温。归经入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心香而润,香则
入脾,润泽补血,能透中焦营气之分,而为补营之圣药。
熟地--注味甘,微温。归经入心、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补骨髓,主长
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川弯--注味辛,温。归经入肝、胆经。功效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辛温升散。肉桂--注味辛,甘,大热。归经入肝、肾、脾经。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辛
甘大热,其性下行,益火消阴,大补阳气,消沉寒,通血脉。牛膝--注味酸,平。归经入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腰膝,主寒湿瘘痹,四
肢拘攣,腰膝疼痛。赤芍--注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治疗跌打损
伤,瘀滞疼痛,痈肿疮疡。防风--注味辛,甘,微温。归经入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木瓜--注味甘,平,微寒。归经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祛风化湿,用于风
湿痹痛,筋脉拘挛,陈皮--注味辛,苦,温。归经入脾、肺经。功效理气健脾,顺气活血,辛能散,
温能和,能泄能燥,消肿消毒。姜夏--注味辛、温、有毒。归经入脾、胃经,功效宽中消痞,下气散结。炙甘草--注味甘,平。归经入十二经。功效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红糖一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钙元素,微量元素锰、锌、铬,中医认为红糖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黄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提高免疫力,护心、防衰,中医药中多采用其作药引子,以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 白酒——增加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效果,舒筋活络,活血祛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补血滋阴药当归、熟地,固本扶元,增强身体素质。活血补阳药川芎、肉桂,散寒止痛,补气消阴。上述四位打下治疗本病的身体素质基础。牛膝、赤芍补肝肾,强腰膝,散瘀止痛。防风、木瓜祛风发表,舒筋活络,胜湿止痛。以上四位是在其前气血双补基础上切中病因的辩证施治。陈皮、姜夏一般认为是理气健脾、宽中消痞的消化道用药,而本发明实则取其顺气活血、下气散结、疏通风湿瘀痛之功效的另一面。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协同增效。红糖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为诸药助力。黄酒,常作为一种增效、解毒的药引子,本身就是一种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中药,特别应提到的是将药物放入黄酒后,隔水加热,药物有效成分将快速而充分的溶解到黄酒之中,不仅加快了药酒浸泡制备速度,更重要的是药物有效成分溶入黄酒之中,提高了方药整体特性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再勾兑白酒,浸出有效成分,更兼白酒自身的舒筋活血功能,疗效更上一层楼。本药酒所用中草药普通廉价,制备方法科学简单实用,药酒无毒性,方便服用,治疗效果好,本药酒的总有效率在95%以上,治愈率高于80%。以下举几个治验病例患者杨景录,男60岁,本市郭庄子村人,2008年在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坐骨神经痛,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吃了几年的中药、西药,针灸理料也做过,就是不见好,疼痛行走不便,常年受病痛折磨,2008年开始服用本药酒,每天2次,每次100毫升,7天疼痛消失,再一疗程走路基本跟好人一样,服用40天基本痊愈。其后,减量服用,每天I次,每次20毫升,当酒饮用,至今未复发。患者吴振山,男45岁,政府机关事业人员,因风湿和腰凸引发坐骨神经痛和腰腿痛,已有十余年病史,严重时行走困难,影响正常上班,2010年开始服用本药酒,一日2次,每次100毫升,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服用一个月疼痛消失,走路如同好人,正常上班。继续服用半年X光拍片表明,腰凸明显好转。患者王秀芝,女50岁,本市龙山后村人,2007年确 诊坐骨神经痛,农田的活基本不能去干,使用过多种民间土验方,也到市里大医院看过,吃药不少,病况不见好转。后开始服用本药酒,一日2次,每次60毫升,服用一个月,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二个月,基本痊愈,家中的活、农田里的活都能干了。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当归20克、熟地20克、川弯20克、肉桂20克、牛膝20克、赤勺20克、防风20克、木瓜20克、陈皮20克、姜夏20克、炙甘草20克,红糖400克、黄酒2000克、60°粮食酿造的白酒600克。将上述当归、熟地、川;、肉桂、牛膝、赤勺、防风、木瓜、陈皮、姜夏、炎甘草诸药研末,置于磁罐内,加红糖,倒入黄酒,搅拌匀,加盖放入加水的锅内隔水加热,开锅后改温火加热40分钟,停止加热,待锅内水冷却后,取出磁罐,去罐盖,加入白酒,静置2天,倒出药液过滤,之后将滤布上的药渣压滤,至无药液滴出为止,过滤出的药酒即成本中药酒。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其特征是, 所用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比为当归5-10份、熟地5-10份、川芎5-10份、肉桂5-10份、牛膝5-10份、赤勺5-10份、防风5-10份、木瓜5-10份、陈皮5-10份、姜夏5_10份、炙甘草5-10份,红糖150-200份、黄酒800-1000份、50。-60。粮食酿造的白酒200-300份,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当归、熟地、川;、肉桂、牛膝、赤勺、防风、木瓜、陈皮、姜夏、炎甘草诸药研末,置于磁罐内,加红糖,倒入黄酒,搅拌匀,加盖放入加水的锅内隔水加热,开锅后改温火加热30——40分钟,停止加热,待锅内水冷却后,取出磁罐,去罐盖,加入白酒,搅拌匀,静置2-3天,倒出药液过滤,即得本中药酒。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的中药酒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所用原料重量份比为当归5-10份、熟地5-10份、川芎5-10份、肉桂5-10份、牛膝5-10份、赤勺5-10份、防风5-10份、木瓜5-10份、陈皮5-10份、姜夏5-10份、炙甘草5-10份,红糖150-200份、黄酒800-1000份、50°-60°白酒200-300份。将上述诸药研末,置于磁罐内,加红糖,倒入黄酒,搅拌匀,加盖放入加水的锅内隔水加热,开锅后改温火加热30——40分钟,停止加热,待锅内水冷却后,取出磁罐,去罐盖,加入白酒,搅拌匀,静置2-3天,倒出药液过滤,得本中药酒。本药酒补血滋阴、益气补阳、固本扶元、活血祛瘀、防风祛风、散寒止痛、强筋健骨。采用普通廉价中草药,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9/00GK102772606SQ2012102875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5日
发明者林平 申请人: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