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720阅读:20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背景技术
中医的癫狂症即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癫狂症多因暴气、惊恐、忧思过度、脑外伤等原因引起,因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难 度较大,现有针对癫狂症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大,效果大都不理
本巨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癫狂症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芭蕉根扩15份、大黄3、份、桅子Γ10份、神曲6 12份、苦参3、份、薄荷2飞份、栝楼子9 15份、山楂3、份、郁金3、份、知母6 12份、百合6 12份、生地黄9 15份、茯苓9 15份、龙骨9 15份、竹叶6 12份、伏龙肝10 20份。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色蕉根12份、大黄6份、桅子7份、神曲9份、苦参6份、薄荷4份、括楼子12份、山楂6份、郁金6份、知母9份、百合9份、生地黄12份、茯苓12份、龙骨12份、竹叶9份、伏龙肝15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齐U,定量服用。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芭蕉根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食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
桅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
神曲消食化积,健脾和胃。主治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主治风热表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胁痛;
栝楼子清肺化痰,滑肠通便。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经闭,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肿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支柱胸腹胁肋诸痛,痛经,癥瘕,热病神昏,癫狂,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黄疸;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遗精,盗汗,虚烦不眠,消渴;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紐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眩晕,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生
疮;
伏龙肝异名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主治虚寒失血,呕吐,泄泻。配方中,芭蕉根、大黄、桅子、竹叶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渴利尿、凉血祛瘀、泻火除烦;加配神曲、苦参、栝楼子、山楂,主要用于消食化积、健脾和胃、清肺化痰、利水渗湿;又配薄荷、郁金、茯苓、伏龙肝,用于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温中止血;再配知母、百合、生地黄、龙骨,用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本发明以泻火除烦、健脾和胃、行气解郁、平肝潜阳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协同,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祛瘀、清肺化痰、利水渗湿、清心凉血、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对癫狂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4年至今,对138例癫狂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52例,女86例,年龄34 67岁。(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7 10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30天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症状无复发。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I个月后有轻微复发状况。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间断发作,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癫狂反复发作。(4)临床结果临床治愈 116 M (84. 06%),显效 13 例(9. 42%),有效 7 例(5. 07%),无效 2 例(I. 45%),总有效率为98. 55%。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取色蕉根9g、大黄3g、桅子4g、神曲6g、苦参3g、薄荷2g、括楼子9g、山楂3g、郁金3g、知母6g、百合6g、生地黄9g、获茶9g、龙骨9g、竹叶6g、伏龙肝IO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2:
取色蕉根15g、大黄9g、桅子10g、神曲12g、苦参9g、薄荷6g、括楼子15g、山楂9g、郁金9g、知母12g、百合12g、生地黄15g、茯苓15g、龙骨15g、竹叶12g、伏龙肝20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实施例3
取色蕉根12g、大黄6g、桅子7g、神曲9g、苦参6g、薄荷4g、括楼子12g、山楂6g、郁金6g、知母9g、百合9g、生地黄12g、茯苓12g、龙骨12g、竹叶9g、伏龙肝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 10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芭蕉根扩15份、大黄3 9份、桅子4 10份、神曲6 12份、苦参3 9份、薄荷2 6份、栝楼子9 15份、山楂3 9份、郁金3、份、知母6 12份、百合6 12份、生地黄9 15份、茯苓9 15份、龙骨9 15份、竹叶6 12份、伏龙肝10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癫狂症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色蕉根12份、大黄6份、桅子7份、神曲9份、苦参6份、薄荷4份、括楼子12份、山楂6份、郁金6份、知母9份、百合9份、生地黄12份、茯苓12份、龙骨12份、竹叶9份、伏龙肝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癫狂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该治疗癫狂症的中药,以芭蕉根、大黄、栀子、神曲、苦参、薄荷、栝楼子、山楂、郁金、知母、百合、生地黄、茯苓、龙骨、竹叶和伏龙肝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793894SQ20121032487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谢秀莲 申请人:谢秀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