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18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纯中草药。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的癫狂症即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现有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且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大,效果大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达到驱邪扶正,调理心窍,镇心除痰、安神定志,恢复健康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有以下组分组成天冬20-40份,麦冬20-40 份,贝母20-40份,胆星5-15份,橘红5-15份,远志5_15份,石菖蒲5_15份,连翘5_15份, 茯苓5-15份,茯神5-15份,玄参5-15份,钩藤10-20份,丹参10-20份,辰砂3_5份,生铁落40-60份,松籽仁40-60份;所述的份是指质量份。优选的主要组分含量是天冬30份,麦冬30份,贝母30份,胆星10份,橘红10份, 远志10份,石菖蒲10份,连翘10份,茯苓10份,茯神10份,玄参10份,钩藤15份,丹参15 份,辰砂4份,生铁落50份,松籽仁50份。
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取比例的天冬,麦冬,贝母,胆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
苓,茯神,玄参,钩藤,丹参,辰砂,生铁落,松籽仁混合均勻,粉碎成100目颗粒。(2)将(1)所制颗粒于150_172°C烘烤4-6分钟,冷却。(3)将(2)药末以荆条蜜为丸,每丸重8克。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天冬性味归经寒;甘、苦;归肺、肾经。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
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麦冬性味归经微寒;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贝母性味归经微寒;苦、甘;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胆星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 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味归经凉;苦、微辛;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痈。橘红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远志性味归经温;苦、辛;归心、肾、肺经。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石菖蒲性味归经温;辛、苦;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腕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连翘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茯苓性味归经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茯神性味归经平;甘、淡;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玄参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用于热病伤阴,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钩藤性味归经凉;甘;归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痉。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丹参性味归经微寒;苦;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瘴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 心绞痛。辰砂性味归经寒;甘;归心经;毒。功能主治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生铁落为生铁煅至红赤,外层氧化时被锤落的铁屑。性味归经辛;凉;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平肝镇惊。松籽仁性温味甘,具有养阴、熄风、润肺、滑肠等功效,能治疗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方解方中生铁落为君,臣以贝母,胆星、橘红、茯苓、石菖蒲祛痰开窍,以连翘、钩藤、玄参清楚里热;佐以远志、伏神、朱砂、安神益智,以加强君药的功效;由于痰热内扰导致阴液暗耗,故加天冬、麦冬、松籽仁养阴,丹参益心。全方具有镇心除痰、安神定志之功效。积极效果本发明的药具有镇心除痰、安神定志之功效。对于癫狂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作用快,效果明显,据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3. 3%。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制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一
取天冬20份,麦冬20份,贝母20份,胆星5份,橘红5份,远志5份,石菖蒲5份,连翘 5份,茯苓5份,茯神5份,玄参5份,钩藤10份,丹参10份,辰砂3份,生铁落40份,松籽仁 40份混合均勻,粉碎成100目颗粒,于150-172 烘烤4-6分钟,冷却,以荆条蜜为丸,每丸
重8克。服法与用法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丸,烧生铁落汤送服,忌腥冷辣。实施例二
取天冬30份,麦冬30份,贝母30份,胆星10份,橘红10份,远志10份,石菖蒲10份, 连翘10份,茯苓10份,茯神10份,玄参10份,钩藤15份,丹参15份,辰砂4份,生铁落50
4份,松籽仁50份混合均勻,粉碎成100目颗粒,于150-172 烘烤4-6分钟,冷却,以荆条蜜为丸,每丸重8克。服法与用法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
取麻天冬40份,麦冬40份,贝母40份,胆星15份,橘红15份,远志15份,石菖蒲15 份,连翘15份,茯苓15份,茯神15份,玄参15份,钩藤20份,丹参20份,辰砂5份,生铁落 60份,松籽仁60份混合均勻,粉碎成100目颗粒,于150-172°C烘烤4-6分钟,冷却,以荆条蜜为丸,每丸重8克。服法与用法同实施例一。以下是临床使用疗效情况。以下是临床报告
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发明人在莱州市人民医院应用本发明处方实例二治疗癫狂症患者75例,并与同期应用利培酮治疗癫狂症患者30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0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男30例,女 45例;年龄(39. 5士25. 27)岁;病程(2士 1)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 (39.5士沈.27)岁;病程0士1)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
2. 1对照组采用利培酮lmg,2次/d,连用30天。2. 2治疗组采用口服本发明药每天2次,每次一丸,疗程30天。2. 3观察项目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及实体活动情况的变化。2.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3. 2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对照组为36. 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 05)。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η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 7555(73.3%)15(20%) 5(6.7%)93.3%
对照组 300 (0%)19(63.4%) 11(36.6%)63.4%
与治疗前比较※? < 0. 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Δ P < 0.01。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药对于治疗癫狂症效果优于其它药物,治愈有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有以下组分组成天冬20-40份,麦冬 20-40份,贝母20-40份,胆星5-15份,橘红5_15份,远志5_15份,石菖蒲5_15份,连翘 5-15份,茯苓5-15份,茯神5-15份,玄参5_15份,钩藤10-20份,丹参10-20份,辰砂3_5 份,生铁落40-60份,松籽仁40-60份;所述的份是指质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有以下组分组成天冬30 份,麦冬30份,贝母30份,胆星10份,橘红10份,远志10份,石菖蒲10份,连翘10份,茯苓10份,茯神10份,玄参10份,钩藤15份,丹参15份,辰砂4份,生铁落50份,松籽仁50 份。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治疗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取比例的天冬,麦冬,贝母,胆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玄参,钩藤,丹参,辰砂,生铁落,松籽仁混合均勻,粉碎成100目颗粒。
4.(2)将(1)所制颗粒于150-172°C烘烤4-6分钟,冷却。
5.(3)将(2)药末以荆条蜜为丸,每丸重8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癫狂症的中药组合物,它有以下组分组成天冬20-40份,麦冬20-40份,贝母20-40份,胆星5-15份,橘红5-15份,远志5-15份,石菖蒲5-15份,连翘5-15份,茯苓5-15份,茯神5-15份,玄参5-15份,钩藤10-20份,丹参10-20份,辰砂3-5份,生铁落40-60份,松籽仁40-60份。本发明的药以生铁落为君,配伍其他有效成分,具有镇心除痰、安神定志之功效。对于癫狂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且作用快,效果明显,据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3.3%。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2335331SQ20111032755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尹振中 申请人:尹振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