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12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
背景技术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是产科常见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产后10天内发热不解,连续3天体温在38°C以上,并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色、质、量、气味等异常,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产后发热为危急重症,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西医认为产后感染发热的病因是产妇分娩降低或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另外产妇体质虚弱、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妊娠晚期性生活、胎膜早破、胎盘残留、羊膜腔感染、产科手术操作、产前产后出血、产程延长等,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中医则认为产后感染邪毒,正邪交争,外邪袭表,营卫不和,阴血骤虚,阳气外散,败血停滞,营卫不通均可引起产后发热。目前,西医治疗产后感染发热的方法是静脉输入大量抗菌素,此法不能治愈该病症,且副作用大。中医治疗产后发热早有记载,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副作用小,但是,目前治疗产后发热的中成药极少,大都是患者找中医处方,取中药饮片熬制成汤剂,其弊端是一、熬制过程长且非常麻烦;二、汤剂的剂量较大,患者难以全部服下,药力不足,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服用量小,服用方便,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的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12-14. 66%、桃仁 6-7. 34 %、红花 9-11%,枳壳 9-11 %、赤芍 9-11 %、柴胡 12-14. 66 %、川芎 9-11 %、桔梗6-7. 34%、牛膝12-14. 66%、甘草6-7. 34%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当归13. 33%、桃仁6. 67%、红花10. 00%、枳壳10. 00%、赤芍10. 00%、柴胡13. 33、川芎10. 00%、桔梗6. 67%、牛膝13. 33%、甘草、6. 67% ;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中药合剂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当归12-14. 66%、桃仁6-7. 34%、红花 9-11 %、枳壳 9-11%、赤芍 9-11 %、柴胡 12-14. 66 %、川芎 9-11 %、桔梗 6-7. 34 %、牛膝12-14. 66%、甘草6-7. 34%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I丨芎放入提溜器,并向提溜器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120分钟,提溜进行90分钟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放入煮药锅,并向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浸泡,加水量为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提溜结束,取下挥发油备用;三、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液并入煮药锅,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四、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5倍,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五、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渣,将压榨药液与一次药液、二次药液都并入不锈钢容器内,得混合药液;六、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七、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药液的质量等于所用中药原料质量之和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浓缩药液;八、浓缩药液降至自然温度时,加入备用的挥发油,再加苯甲酸和糖蜜素,苯甲酸的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12%,糖蜜素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I %,在添加糖蜜素时,先将糖蜜素放入玻璃杯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然后将糖蜜素溶液加入药液,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巴氏杀菌,即得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中药合剂成药。
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的药理为祛瘀活血、养血行气,清热凉血。其中,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枳壳性味苦、酸,性微寒;归肺、脾、肝、胃、大肠经。具有破气,行痰,消积之功效。治疗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药理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抗肝损伤、抗辐射损伤。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牛膝味苦、酸、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肾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效;能止痛,解痉,抗菌,抗病毒,抗炎。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服用方法为
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次20ml, —日三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服用方便,服用量少,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治愈率72. 6%,有效率100%。临床资料分析一、诊断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中医妇科产后感染发热气血瘀滞型病症诊断标准制定。I、产后10天内发热不解,连续3天体温在38°C以上,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甚少,气秽臭,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 2、舌紫黯有瘀点,脉细涩。3、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或见白细胞,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有细菌。二、疗效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中医妇科产后感染发热病症疗效标准制定。I治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2好转体温下降,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好转。3未愈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恶化。三、疗效结果分析自2010年I月至2011年12月,共确诊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84例,其中顺产55例,剖宫产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3岁,用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治疗1-2个疗程,治愈例61例,治愈率72.6%,好转例23例,好转率27.4%,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I按当归13. 33 %、桃仁 6. 67 %、红花 10. 00 %、枳壳 10. 00%、赤芍 10. 00 %、柴胡13. 33、川芎10. 00%、桔梗6. 67%、牛膝13. 33%、甘草6. 67%的比例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混放在一起;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积壳、柴胡、川;放入提溜器,并向提溜器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120分钟,提溜进行90分钟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放入煮药锅,并向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浸泡,加水量为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提溜结束,取下挥发油备用;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液并入煮药锅,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5倍,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渣,将压榨药液与一次药液、二次药液都并入不锈钢容器内,得混合药液;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药液的质量等于所用中药原料质量之和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浓缩药液;浓缩药液降至自然温度时,加入备用的挥发油,再加苯甲酸和糖蜜素,苯甲酸的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12 %,糖蜜素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I %,在添加糖蜜素时,先将糖蜜素放入玻璃杯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然后将糖蜜素溶液加入药液,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巴氏杀菌,即得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中药合剂成药。用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中药合剂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30例,治愈23例,治愈率76. 7 %,好转7例,好转率23.3%,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I刘某,女,28岁,莱芜市政府工作人员。2010年4月5日来我科就诊,主诉10天前作过剖宫产术,产后10天时有发热,连续3天体温在38°C以上,最高温度达39°C,时热时 寒,恶露甚少,气味微臭。诊见舌黯有瘀点,脉涩。妇科检查腹部刀口愈合好,无渗液,夕卜阴无充血,阴道极少暗褐色分泌物,气味微臭,宫颈充血。血尿常规正常,白带常规白细胞4+。诊断为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服用该合剂,服用2天后,发热明显减轻,发热持续时间及次数减少,继续服药4天,未再发热,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实施例2按当归13%、桃仁7%、红花10%、枳壳11 %、赤芍9%、柴胡13%、川芎10%、桔梗
6%、牛膝14 %、甘草7 %的比例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I。用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中药合剂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26例,治愈18例,治愈率69. 23 %,好转8例,好转率30. 77 %,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2王某,女,23岁,江西在莱芜农民工。2011年2月6日来我院就诊。主诉10天前在乡镇卫生院生一女婴,行会阴侧切术,术后一周,连续3天体温在38°C以上,最高达39°C,静脉抗炎治疗后,体温略有下降,维持在37. 5°C左右,恶露不多。诊见精神欠佳,舌紫黯,脉细涩。妇科检查可见会阴侧切处红肿、发硬、有脓液。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诊断为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服用该合剂,服I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继续服药5天,体温未再波动,精神转好,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实施例3按当归14%、桃仁6%、红花11 %、枳壳10%、赤芍10%、柴胡14%、川芎10%、桔梗6 %、牛膝14 %、甘草7 %的比例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制作方法同实施例I。用该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中药合剂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28例,治愈20例,治愈率71. 43 %,好转8例,好转率28. 57 %,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3彭某,女,37岁,莱芜市茶叶镇茶叶口村村民。2011年9月2日来我院就诊,主诉2011年8月21日生二胎,顺产,会阴轻度撕裂,产后7天内发热不解,连续4天体温在38°C,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气秽臭,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诊见舌紫黯有瘀点,脉细涩。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管分泌物多,呈脓血性,恶露臭秽,子宫体压痛。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正常。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出厌氧菌。诊断为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服用 该合剂,服用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恶露色红,无秽臭,小腹疼痛减轻,继续服药5天,体温未再波动,症状消失,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12-14. 66 %、桃仁6-7. 34%、红花9-11 %、枳壳9-11 %、赤芍9-11 %、柴胡12-14. 66%、川芎9-11%、桔梗6-7. 34%、牛膝12-14. 66%、甘草6-7. 34%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当归13. 33%、桃仁6. 67%、红花10. 00%、枳壳10. 00%、赤芍10. 00%、柴胡 13. 33、川芎 10. 00%、桔梗 6. 67%、牛膝 13. 33%、甘草、6. 67%。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的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当归12-14. 66 %、桃仁6-7. 34 %、红花9_11 %、枳壳9_11 %、赤芍9-11%、柴胡 12-14. 66%、川芎 9_11%、桔梗 6-7. 34%、牛膝 12-14. 66%、甘草 6-7. 34%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放入提溜器,并向提溜器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质量之和的8倍,浸泡30分钟,加热提溜120分钟,提溜进行90分钟时,将称好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放入煮药锅,并向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浸泡,加水量为中药原料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6倍,提溜结束,取下挥发油备用;三、将提溜器中的药物混合液并入煮药锅,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四、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当归、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川芎、赤草、桔梗、牛膝、甘草质量之和的5倍,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煎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五、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渣,将压榨药液与一次药液、二次药液都并入不锈钢容器内,得混合药液;六、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七、将净化药液加入煮药锅,加热浓缩,浓缩至药液的质量等于所用中药原料质量之和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浓缩药液;八、浓缩药液降至自然温度时,加入备用的挥发油,再加苯甲酸和糖蜜素,苯甲酸的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12%,糖蜜素添加量为浓缩药液质量的O. I %,在添加糖蜜素时,先将糖蜜素放入玻璃杯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然后将糖蜜素溶液加入药液,搅拌均匀,装瓶,密封,巴氏杀菌,即得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中药合剂成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产后发热患者的中药合剂,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12-14.66%、桃仁6-7.34%、红花9-11%、枳壳9-11%、赤芍9-11%、柴胡12-14.66%、川芎9-11%、桔梗6-7.34%、牛膝12-14.66%、甘草6-7.34%;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该中药合剂祛瘀活血、养血行气,清热凉血;服用方便,服用量少,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治愈率72.6%,有效率100%。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2861157SQ20121037791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艳春, 王红新, 玄振华, 张文翠, 白玉莲, 贾春美, 王清 申请人:张艳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