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25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 70%。其常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本病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 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应予以重视,积极治疗,慢性膀胱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致病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使用不当、性传播疾病增多等因素有关。我院多年临床使用中药治疗慢性膀胱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治疗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膀胱炎属医学的“淋证”范畴。淋证多因膀胱湿热、脾肾两虚、肾阴亏耗等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致。其病理基础是膀胱气化失调,以脾肾亏虚、气阴不足为本,以湿热内蕴为标中。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3-15份、桂叶素馨13-15份、广东金钱草13-15份、黄柏10-12份、茯苓10-12份、地榆10-12份、白术11-13份、黄精11-13份、山茱萸9_11份、益智仁5-7份、山药15-20份。优选的,响铃草14份、桂叶素馨14份、广东金钱草14份、黄柏11份、获茶11份、地榆11份、白术12份、黄精12份、山茱萸10份、益智仁6份、山药18份。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传统的方法制成汤剂。方中响铃草补脾肾,消肿毒,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桂叶素馨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膀胱炎。广东金钱草清热祛湿,利尿通淋。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益智仁温脾止泻,温肾固精缩尿。山药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6月 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膀胱炎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小腹膀胱区压痛。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男性35例,女性55例,年龄19 57岁,平均38岁;对照组90例,男性35例,女性55例,年龄20 55岁,平均37岁。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病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尿常规检查偶见白细胞;无效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尿常规检查同治疗前。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早晚分二次服;对照组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钠I. 0g,每日2次;两组均周为I个疗程。治疗结果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90例,其中痊愈63例(70. 0% ),好转25(27. 8% ),无效2例(2. 2% );总有效率达到97. 8%;对照组90例,其中痊愈34例(37. 8% ),好转38例(42. 2% ),无效18例(20. 0% ),总有效率达到80. 0%。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 < O. 05)。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称取响铃草Hg、桂叶素馨14g、广东金钱草14g、黄柏llg、获茶llg、地榆llg、白术12g、黄精12g、山茱萸10g、益智仁6g、山药18g,按传统方法煎成汤剂,每日一齐U,早晚分二次服。实施例二 称取响铃草13g、桂叶素馨13g、广东金钱草13g、黄柏10g、茯苓IOgi榆log、白术Hg、黄精Hg、山茱萸9g、益智仁5g、山药i5g,按传统方法煎成汤剂,每日一齐U,早晚分二次服。实施例三称取响铃草15g、桂叶素馨15g、广东金钱草15g、黄柏12g、茯苓12g、地榆12g、白术13g、黄精13g、山茱萸llg、益智仁7g、山药20g,按传统方法煎成汤剂,每日一齐U,早晚分二次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3-15份、桂叶素馨13-15份、广东金钱草13-15份、黄柏10-12份、茯苓10-12份、地榆10-12份、白术11-13份、黄精11-13份、山茱萸9_11份、益智仁5_7份、山药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响铃草14份、桂叶素馨14份、广东金钱草14份、黄柏11份、茯苓11份、地榆11份、白术12份、黄精12份、山茱萸10份、益智仁6份、山药18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膀胱炎的中药组合物。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膀胱炎属医学的“淋证”范畴。淋证多因膀胱湿热、脾肾两虚、肾阴亏耗等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为此,本发明选择响铃草、桂叶素馨、广东金钱草、黄柏、茯苓、地榆、白术、黄精、山茱萸、益智仁、山药,由我院制剂室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0.0%、97.8%,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3/10GK102872397SQ2012103833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曹昌斧, 苏美庆 申请人:曹昌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