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2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露蜂房10-14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8-12克,防风13-17克,薄荷草4-8克,白芍18-22克,细辛1-5克,蒿本8-12克,甘草4-8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痛如放电、刀割样的疼痛症状、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疾病。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多于男。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临床上通常将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认为患者的脑部神经一定是受过“重寒”的侵袭。外因可有风、寒、湿、热等外邪,尤其以“风邪”为主,内因有血虚、肝阳、淤血、肾虚等病因而致发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露蜂房10-14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8-12克,防风13-17克,薄荷草4-8克,白芍18-22克,细辛1-5克,蒿本8-12克,甘草4-8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露蜂房12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 川弯各10克,防风15克,薄荷草6克,白芍20克,细辛3克,蒿本10克,甘草6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露蜂房:祛风止痛;玫毒消肿;杀虫止痒。主风温痹痛,风虫牙痛,;痈疽恶疮;瘰疬,喉舌肿痛,痔漏;风疹瘙痒,皮肤顽癣。
[0007]全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0008]蜈蚣: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症。
[0009]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0010]地龙: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主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症。
[0011]川芎:辛散温通,活血祛瘀。用于胸胁疼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扑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0012]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0013]薄荷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挤,瘾疹。
[0014]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5]细辛: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
[0016]蒿本: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0017]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露蜂房10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8克,防风13克,薄荷草4克,白芍18克,细辛I克,蒿本8克,甘草4克。
[0020]实施例2、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露蜂房12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10克,防风15克,薄荷草6克,白芍20克,细辛3克,蒿本10克,甘草6克。
[0021]实施例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露蜂房14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12克,防风17 克,薄荷草8克,白芍22克,细辛5克,蒿本12克,甘草8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露蜂房10-14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8-12克,防风13-17克,薄荷草4-8克,白芍18-22克,细辛1-5克,蒿本8-12克,甘草4_8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露蜂房12克,全蝎2条,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各10克,防风15克,薄荷草6克,白芍20克,细辛3克,蒿本10克,甘草6克。
【文档编号】A61K36/71GK103768164SQ20121039676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李顺光 申请人: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