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萆薢7-11克,茯苓8-12克,泽泻8-12克,石斛8-12克,车前子10-14克,荔枝核8-12克。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小肠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种类型,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和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至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萆蘚7-11克,茯苓8-12克,泽泻8-12克,石斛8_12克,车前子10-14克,荔枝核8_12克。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萆蘚9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石斛10克,车前子12克,荔枝核10克。
[0006]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萆蘚: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0007]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小肠疝气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0008]泽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0009]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10]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0011]荔枝核:温中,理气,止痛。治胃脘痛,疝气痛,妇女血气刺痛。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萆蘚7克,茯苓8克,泽泻8克,石斛8克,车前子10克,荔枝核8克。
[0013]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萆蘚9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石斛10克,车前子12克,荔枝核10克。
[0014]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萆蘚11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石斛12克,车前子14克,荔枝核12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萆蘚7-11克,茯苓8-12克,泽泻8-12克,石斛8-12克,车前子10-14克,荔枝核8_12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肠疝气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萆蘚9克,茯苓10克,泽泻 10克,石斛10克,车前子12克,荔枝核10克。
【文档编号】A61K36/8984GK103768400SQ201210397244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顺光 申请人:青岛信立德中药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