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风湿骨痛外擦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症的外擦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痛症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弓I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候、属痹证范畴,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人中尤为常见。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本症。一旦患有此病,往往缠绵难愈,每当天气变化,久旱,久雨或持续低温;饮食不节都可能引起风湿骨痛症的复发和加重,不仅会影响上肢屈伸不畅、下肢行走不便,而且会引发心血管病变和肺部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等。因此有关风湿骨痛病的研究是现代医疗保健的重要课题,同时瑶医药的研究和开发,是治疗风湿骨痛病的重要手段 之一。近年来,瑶医药的药灸、烫疗及针刺、点烧治疗风湿骨痛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深入探索风湿骨痛病的病理基础及防治新技术,充分发挥瑶医药优势乃是当前和今后研究的重要途径及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的风湿骨痛外擦药酒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主药:鸭仔风16. 1% 16. 5%、半荷风3. 0% 4. 0%、双钩钻3. 0% 4. 0%、钻地风3. 0% 4. 0%、小钻 3. 0% 4. 0% ;
辅药朱砂根3. 0% 4. 0%、青风藤3. 0% 4. 0%、防己O. 04% O. 052%、防风3. 0% 4. 0%、飞龙掌血3. 0% 4. 0%、细辛3. 0% 4. 0%、石南藤3. 0% 4. 0%、血风藤3. 0% 4. 0%、九节风3. 0% 4. 0%、走马胎3. 0% 4. 0%、白背风3. 0% 4. 0% ;
进一步的所述辅药中还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 0% 4. 0%的当归和3. 0% 4. 0%的姜黄。配制步骤是
A、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范围分别称出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的重量,备用;
B、把步骤A所得重量的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原料放入容器内,再将45度以上的白酒注入容器内,上述原料总重量与白酒重量比例为I :20;
C、注入白酒后,将原料压入白酒中,使之浸泡在白酒内,再将容器口密封,密封时间为80天 82天,滤去药渣,即得本外擦药酒。本发明所说的鸭仔风,属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别名褐毛黎豆、黑血藤、嘿良龙,具有清肺止咳、舒筋活血的功能;
本发明所说的半荷风,属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别名半枫荷、异叶翅子木、半枫荷根、枫荷桂、半边枫荷、阴阳叶、三不怕、铁 巴掌,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功能;本发明所说的双钩钻,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金钩藤、琴吊,具有消热平肝、熄风定惊、降血压的功能;
本发明所说的钻地风,中文学名多腺悬钩子,拉丁学名Rubus phoenicolasiusMaxim,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活血通经、止痛的功倉泛;
本发明所说的小钻,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别名南五味子、长序南五味子、钻骨风,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散瘀消肿的功能;
本发明所说的朱砂根,拉丁名Ardisiacrenata,别名铁雨伞、富贵籽、大罗伞,科名紫金牛科,属名朱砂根属,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功能;
本发明所说的青风藤,拉丁名Caulis Sinomenii,英文名CAULIS SIN0MENII 别名青藤、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青防己、青藤碱,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效忠的功能;
本发明所说防己,具有祛风除湿、止痛利水的功能;飞龙掌血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止血解毒的功能;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开窍的功能;石南藤具有养血祛风、舒筋活络、固肾益精的功能;紫九牛(血风藤)具有补益气血、祛风活络的功能;九节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能;走马胎具有祛风活络、除湿消肿、散瘀止痛、止血生肌的功能;钻地风白背风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能、姜黄具有破血解气、通络止痛的功能。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是治疗风湿骨痛病的外擦药酒。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I:
本风湿骨痛外擦药酒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主药鸭仔风16. I克、半荷风3. O克、双钩钻3. O克、钻地风3. O克、小钻3. O克;
辅药朱砂根3. O克、青风藤3. O克、当归3. O克、防己O. 04克、防风3. O克、飞龙掌血
3.O克、细辛3. O克、石南藤3. O克、血风藤3. O克、九节风3. O克、走马胎3. O克、白背风3. O克、姜黄3. O克;
配制方法为
A、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范围分别称出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的重量,备用;
B、把步骤A所得重量的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原料放入容器内,再将45度的白酒注入容器内,上述原料总重量与白酒重量比例为I :20 ;
C、注入白酒后,将原料压入白酒中,使之浸泡在白酒内,再将容器口密封,密封时间为81天,滤去药渣,即得本外擦药酒。本外擦药酒每日擦3次,共有临床试验1000例,其中男性580例,女性420例,年龄35岁-45岁,病程3年-5年,擦用I个月后,关节冷痛、麻木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总有效率达到85%。实施例2
本风湿骨痛外擦药酒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主药鸭仔风16. 3克、半荷风3. 5克、双钩钻3. 5克、钻地风3. 5克、小钻3. 5克; 辅药朱砂根3. 5克、青风藤3. 5克、当归3. 5克、防己O. 048克、防风3. 5克、飞龙掌血3. 5克、细辛3. 5克、石南藤3. 5克、血风藤3. 5克、九节风3. 5克、走马胎3. 5克、白背风
3.5克、姜黄3. 5克;
配制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本外擦药酒每日擦4次,共有临床试验800例,其中男性470例,女性330例,年龄45岁-55岁,病程5年-10年,擦用2个月后,关节红肿、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总有效率达到83%。实施例3:
本风湿骨痛外擦药酒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主药鸭仔风16. 5克、半荷风4. O克、双钩钻4. O克、钻地风4. O克、小钻4. O克;
辅药朱砂根4. O克、青风藤4. O克、当归4.0克、防己O. 052克、防风4. O克、飞龙掌血4. O克、细辛4. O克、石南藤4. O克、血风藤4. O克、九节风4. O克、走马胎4. O克、白背风
4.O克、姜黄4.0克;
配制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本外擦药酒每日擦5次,共有临床试验700例,其中男性430例,女性270例,年龄55岁-65岁,病程5年-10年,擦用半年后,肌肉酸楚、关节重着、行走不利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总有效率达到80%。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湿骨痛外擦药酒,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主药:鸭仔风16. 1% 16. 5%、半荷风3. 0% 4. 0%、双钩钻3. 0% 4. 0%、钻地风3. 0% 4. 0%、小钻 3. 0% 4. 0% ; 辅药朱砂根3. 0% 4. 0%、青风藤3. 0% 4. 0%、防己O. 04% O. 052%、防风3. 0% 4. 0%、飞龙掌血3. 0% 4. 0%、细辛3. 0% 4. 0%、石南藤3. 0% 4. 0%、血风藤3. 0% 4. 0%、九节风3. 0% 4. 0%、走马胎3. 0% 4. 0%、白背风3. 0% 4. 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风湿骨痛外擦药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药中还加入重量百分比为3. 0% 4. 0%的当归和3. 0% 4. 0%的姜黄。
3.—种风湿骨痛外擦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 主药:鸭仔风16. 1% 16. 5%、半荷风3. 0% 4. 0%、双钩钻3. 0% 4. 0%、钻地风3. 0% ·4.0%、小钻 3. 0% 4. 0% ; 辅药朱砂根3. 0% 4. 0%、青风藤3. 0% 4. 0%、当归3. 0% 4. 0%、防己O. 04% ·O.052%、防风3. 0% 4. 0%、飞龙掌血3. 0% 4. 0%、细辛3. 0% 4. 0%、石南藤3. 0% 4. 0%、血风藤3. 0% 4. 0%、九节风3. 0% 4. 0%、走马胎3. 0% 4. 0%、白背风3. 0% 4. 0%、姜黄·3. 0% 4. 0% ; 制作步骤是 A、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范围分别称出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的重量,备用; B、把步骤A所得重量的鸭仔风、半荷风、双钩钻、钻地风、小钻、朱砂根、青风藤、当归、防己、防风、飞龙掌血、细辛、石南藤、血风藤、九节风、走马胎、白背风、姜黄原料放入容器内,再将45度以上的白酒注入容器内,上述原料总重量与白酒重量比例为I :20; C、注入白酒后,将原料压入白酒中,使之浸泡在白酒内,再将容器口密封,密封时间为·80天 82天,滤去药渣,即得本外擦药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湿骨痛外擦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鸭仔风16.1%~16.5%、半荷风3.0%~4.0%、双钩钻3.0%~4.0%、钻地风3.0%~4.0%、小钻3.0%~4.0%、朱砂根3.0%~4.0%、青风藤3.0%~4.0%、防己0.04%~0.052%、防风3.0%~4.0%、飞龙掌血3.0%~4.0%、细辛3.0%~4.0%、石南藤3.0%~4.0%、血风藤3.0%~4.0%、九节风3.0%~4.0%、走马胎3.0%~4.0%、白背风3.0%~4.0%制成,配制方法为先分别称出各原料的重量,备用;把各原料放入容器内,再将45度以上的白酒注入容器内,上述原料总重量与白酒重量比例为1∶20;各原料浸泡在白酒后,再将容器口密封,密封时间为80天~82天,滤掉药渣即得,本发明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920853SQ20121047804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梁琼平, 赵春富, 黄宪程, 庞赵生 申请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