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46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 废物得以加速排出。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例如贮药罐拔罐疗法,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常用的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的药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通过拔罐疗法,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迅速缓解病痛、根治病症。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选取的中药原料分别是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辅料是荞麦面;制备及使用方法步骤一)、把中药原料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置于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内,加水煎煮,获得水煎煮药液,备用;步骤二)、把步骤一)获得的水煎煮药液与辅料荞麦面混合,经过揉和制成药液荞麦面团,压制成厚度为5-8mm,直径为50_100_的中药面垫;步骤三)、把步骤二)获得的中药面垫贴服在患处,在中药面垫中心位置扣上拔罐,吸着30-40分钟即可。本发明选取的中药材原料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海马含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酸、留体和无机元素。三斑海马含硬脂酸、胆固醇、胆固二醇等;线纹海马和刺海马尚含乙酰胆碱脂酶、胆碱脂酶、蛋白酶。[功用]补肾壮阳,消症瘕。[主治]肾虚阳痿、难产、症瘕、疔疮肿毒等症。全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钳蝎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Buthotoxin),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等病。全蝎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能。地龙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双钩藤归经肝;心经。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延龄草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的干燥根茎。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药用主治:用于流行性肋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肿育、中耳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 狗脊蛘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金毛狗脊根茎含淀粉30%左右.狗脊蕨根茎含淀粉为48. 5 %,并含鞣质类.狗脊含11种微量元素,其中镁、钙、钾、铝的含量较高.含蕨素R,金粉蕨素,金粉蕨素_2’ -O-葡萄糖甙,金粉蕨素_2’ -O-阿洛糖甙,欧蕨伊鲁甙,蕨素Z。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尿频,遗尿,白带过多。外敷金疮止血。桑枝该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清热祛湿通络。用于风湿热痹、四肢关节疼痛。该品能祛风通络利关节,可单独重用该品(以老桑枝为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等属热痹的关节病变,亦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该品主要作用为祛风通络。主治风湿痹症,而尤宜于上肢痹痛。榆白皮来源本品为榆科植物榆树的干燥树皮或根皮。采收加工冬、春季米收,趁新鲜时刮去灰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与木心分尚,剥取白皮,晒干。性味和功用甘、平。无毒。利水,通淋,消肿。用于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荞麦面荞麦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药用主治痘疹溃烂,脓汁淋漓痛疼者。本发明所选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消炎攻毒的功效。由本发明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可知,所选药材的有效成分通过水煎剂的方式提取,再与荞麦面混合制成中药面垫,通过拔罐疗法,使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并迅速起效,因此能够迅速缓解强直性脊椎炎的病痛、根治病症。本发明所述利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有关本发明中药面垫及制备使用方法的报道以及应用。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中药面垫及制备使用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的应用基本资料如下利用本发明所述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及方法,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门诊部临床用本发明,2008—2012年4月收治强直性脊椎炎患者287例;使用方法(同上)。效果;迅速缓解病痛者及根治病症175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所述的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选取的中药原料分别是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辅料是荞麦面;制备及使用方法步骤一)、把中药原料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置于玻璃或者陶瓷容器内,加水煎煮,获得水煎煮药液,备用;步骤二)、把步骤一)获得的水煎煮药液与辅料荞麦面混合,经过揉和制成药液荞麦面团,压制成厚度为5-8mm,直径为50_100_的中药 面垫;步骤三)、把步骤二)获得的中药面垫贴服在患处,在中药面垫中心位置扣上拔罐,吸着30-40分钟即可。具体注意事项每日拔罐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五个疗程即可治愈。治疗期间忌烟酒、肉食,预防感冒。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其特征在于,选取的中药原料分别是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辅料是荞麦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拔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中药面垫,其特征在于,选取的中药原料分别是海马、全蝎、地龙、双钩藤、七叶一枝花、狗脊、桑枝、榆白皮;辅料是荞麦面。本发明所选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消炎攻毒的功效。由本发明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可知,所选药材的有效成分通过水煎剂的方式提取,再与荞麦面混合制成中药面垫,通过拔罐疗法,使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并迅速起效,因此能够迅速缓解强直性脊椎炎的病痛、根治病症。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2988694SQ20121051622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袁文华 申请人:袁文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