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46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敏灸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敏灸支架装置,结合艾灸器具,可用于在实施热敏灸治疗时调整并支撑保持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的距离,保持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距离的稳定。
背景技术
热敏灸疗法的特点是循经取穴寻找热敏穴位位置实施治疗。传统治疗使用的办法是手持艾棒,艾棒火头在人体皮肤表面悬空移动,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的距离不能保持稳定,影响了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设计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敏灸支架装置,通过热敏灸支架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进行热敏灸疗法治疗时能够有效调整并支撑保持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的距离,脚轮在人体皮肤表面滑动能够有效保持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距离的稳定。克服了传统治疗使用的手持艾棒,艾棒火头在人体皮肤表面悬空移动,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的距离不能保持稳定影响了治疗效果的弊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特点。本发明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热敏灸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脚轮、支柱、支腿、半圆支撑和手柄,其中支柱、半圆支撑和手柄是钢丝折弯一体结构。支腿是ー根钢丝构成,焊接固定在半圆支撑与手柄之间的位置。支柱是相同形状的两根钢丝构成,平行对称分别设置在半圆支撑的两端位置。脚轮是相同形状结构的三个轮子构成,其中两个在支柱末端分别固定安装,另ー个在支腿末端固定安装,三个脚轮在ー个水平面位置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热敏灸支架装置中支柱、半圆支撑和手柄是钢丝折弯一体结构。支腿是ー根钢丝构成,焊接固定在半圆支撑与手柄之间的位置。支柱是相同形状的两根钢丝构成,平行对称分别设置在半圆支撑的两端位置。脚轮是相同形状结构的三个轮子构成,其中两个在支柱末端分别固定安装,另ー个在支腿末端固定安装,三个脚轮在ー个水平面位置上。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通过以上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热敏灸治疗时调整并支撑保持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艾棒火头与人体皮肤表面距离保持稳定的技术问题。使用时艾棒火头配合安装在支柱上调整好与人体皮肤表面适合的距离,脚轮接触人体皮肤表面,手持手柄在人体皮肤表面滑动,循经取穴,寻找热敏穴位位置实施治疗。


图热敏灸支架装置立体中1.脚轮,2.支柱,3.支腿,4.半圆支撑,5.手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如图所示,实施例热敏灸支架装置包括脚轮I、支柱2、支腿3、半圆支撑4和手柄5,其中支柱2、半圆支撑4和手柄5是钢丝折弯一体结构。支腿3是ー根钢丝构成,焊接固定在半圆支撑4与手柄5之间的位置。支柱2是相同形状的两根钢丝构成,平行对称分别设置在半圆支撑4的两端位置。脚轮I是相同形状结构的三个轮子构成,其中两个在支柱2末端固定安装,另ー个在支腿3末端分别固定安装,三个脚轮I在ー个水平面位置上。使用时与其它艾灸器具配件配合,艾棒火头配合安装在支柱2上调整好与人体皮肤表面适合的距离,脚轮I接触人体皮肤表面,手持手柄5在人体皮肤表面滑动,循经取穴,寻找热敏穴位位置实施治疗。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g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根据上述说明,结合本领域技术可实现本发明的方案。
权利要求
1.热敏灸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脚轮(I)、支柱(2)、支腿(3)、半圆支撑(4)和手柄(5),其中支柱(2)、半圆支撑(4)和手柄(5)是钢丝折弯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热敏灸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是一根钢丝构成,焊接固定在半圆支撑(4)与手柄(5)之间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热敏灸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是相同形状的两根钢丝构成,平行对称分别设置在半圆支撑(4)的两端位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热敏灸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I)是相同形状结构的三个轮子构成,其中两个在支柱(2)末端分别固定安装,另一个在支腿(3)末端固定安装,三个脚轮(I)在一个水平面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灸支架装置,包括脚轮、支柱、支腿、半圆支撑和手柄,其中支柱、半圆支撑和手柄是钢丝折弯一体结构。支腿是一根钢丝构成,焊接固定在半圆支撑与手柄之间的位置。支柱是相同形状的两根钢丝构成,平行对称分别设置在半圆支撑的两端位置。脚轮是相同形状结构的三个轮子构成,其中两个在支柱末端分别固定安装,另一个在支腿末端固定安装。艾棒火头配合安装在支柱上调整好与人体皮肤表面适合的距离,脚轮接触人体皮肤表面,手持手柄在人体皮肤表面滑动,循经取穴寻找热敏穴位位置实施治疗。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2961247SQ2012105526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吕朝东 申请人:吕朝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