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4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桔梗10-20份;百部10-20份;白前10-20份;橘红10-20份紫菀7-14份;银花7-14份;浙贝母7-14份;黄岑7-14份;杏仁7-14份;沙参7-14份;前胡7-14份;板蓝根15-25份。加水1200份,盛于陶器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本方剂以桔梗为君;以百部、白前为臣;以橘红、紫菀、银花、浙贝母为佐;以黄岑、杏仁、沙参、前胡、板蓝根为使。本发明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是治疗百日咳的理想药品。
【专利说明】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组合物。【背景技术】
[0002]百日咳是小儿冬末春初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特点: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鸡啼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祖国医学认为因咳嗽阵发故称“顿咳”,伴有吼声回音又名“夫哮呛”,因其有传染性又名“疫咳”。其病因是由于外感时邪与伏痰博结,阻遏气道,肺失清肃而致肺气上逆为患。
[0003]目前,国家采取了以预防为主方针,通过相关疫苗接种,很少有病例发生,但在边远山区因计划免疫普及率低下而偶有发生。
[0004]本发明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是以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养阴降逆、清化热痰为主的药物组合,是治疗百日咳的首选药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 桔梗10-20份;百部10-20份;白前10-20份;橘红10-20份紫菀7-14份;银花7-14
份;浙贝母7-14份;黄岑7-14份;杏仁7-14份;沙参7_14份;前胡7_14份;板蓝根15-25份。加水12 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
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药服用时,将药液取100-200毫升,待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
[0007]优选的,所述的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桔梗20份;百部20份;白前120份;橘红20份;紫菀14份;银花14份;浙贝母14份;黄岑14份;杏仁14份;沙参14份;前胡14份;板蓝根25份。加水12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
[0008]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剂以桔梗为君;以百部、白前为臣;以橘红、紫菀、银花、浙贝母为佐;以黄岑、杏仁、沙参、前胡、板蓝根为使。
[0009]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归肺经。功能与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0010]百部: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或对叶百部等的干燥块根。性味与归经:甘苦,微温。功能与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0011]白前:为萝蘑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归入肺经。功能与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0012]橘红: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经入手足太阳、太阴、阳明经。功能与主治: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
[0013]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性味与归经:苦,温。归入肺经。功能与主治: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0014]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与归经:甘,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0015]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又名土贝母(《本草正》),象贝(《经验广集》),浙贝、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本草正义》)。性味与归经:大苦,性寒。归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0016]黄芩:又名空心草、黄金茶。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性味与归经:苦,寒。功能与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0017]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性味与归经:苦,温,有毒。归入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0018]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归入肺、肝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0019]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根。性味与归经:苦辛,凉。归入肺、脾经。功能与主治: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0020]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痈肿;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0021]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组合物具有制作、服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生产成本低,是治疗百日咳的理想药物,具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24]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
桔梗20份;百部20份;白前120份;橘红20份;紫菀14份;银花14份;浙贝母14份;黄岑14份;杏仁14份;沙参14份;前胡14份;板蓝根25份。
[0025]加水1200份,盛于陶器或砂锅内,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0026]用法与用量:服用时将药液取100— 20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热后服用,日服三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桔梗10-20份;百部10-20份;白前 10-20份;橘红10-20份紫菀7_14份;银花7_14份;浙贝母7_14份;黄岑7-14份;杏仁7-14份;沙参7-14份;前胡7_14份;板蓝根15-25份;加水12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百日咳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桔梗20份;百部20份;白前120份;橘红20份;紫菀14份;银花14份;浙贝母14份;黄岑14份;杏仁14份;沙参14份;前胡14份;板蓝根25份;加水12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3784828SQ201210559640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唐继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