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34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导盲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盲人行走辅助用品,具体地说是ー种智能导盲杖。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约有近千万的盲人,其中包括部分聋盲人。由于视カ残疾,给盲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使得临街建设的占道施工情况越来越多,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占据盲道的情况随处可见,这些都导致盲人的出行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便。一般情况下,盲人多是借助普通盲杖行走,即根据盲杖的探路情况以及是否触及障碍物等,来决定走向。但这种普通盲杖一般只是对前方地面上的障碍物的有无进行探測, 对于路旁的悬吊物,如横出的树枝或探出的广告牌匾、脚手架等,则不能探及,由此引发的触碰盲人的事件也就时有发生,这就使盲人的出行变得越来越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ー种智能导盲杖,以解决普通导盲杖功能単一、使盲人行走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杖杆,所述杖杆为空心结构,在所述杖杆内装有单片机和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电源及语音报警装置,在所述杖杆上设有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以及控制所述语音报警装置的音响开关。在所述杖杆的手柄部位设置有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单片机输出电路相接。电极片的设置,可使单片机输出的触发信号转换成电刺激信号,使手握导盲杖的盲人感知前方遇阻,以及时避让。这种结构特别适于既聋又盲的盲人使用。在所述杖杆表面固定有若干圈荧光警示条,以方便盲人在夜晚行走时对路人和车辆发出警示,以保障盲人的行走安全。本实用新型通过杖杆中的红外发射器向前方发出红外信号,当前方遇到障碍物时,该红外信号即被反射回来,并由杖杆中的红外接收器予以接收,该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启动语音报警装置,发出语音提示,告知使用者前方道路有障碍物需要避开,从而消除危险因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智能导盲,降低了盲人的出行危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杖杆,2、荧光警示条,3、红外发射器,4、单片机,5、红外接收器,6、电源,7、语音报警装置,8、电极片,9、音响开关,10、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杖杆I为空心杖杆,在杖杆I中装有单片机4、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5、电源6和语音报警装置7,单片机4、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5和语音报警装置7与电源6电连接。在杖杆I的手柄端部分别设有电源开关10和音响开关9。在与红外发射器3和红外接收器5相対的杆体前侧壁上开有对应的发射孔和接收孔,用以发射和接收红外线。在杖杆I的手柄处设有电极片8,握持时,手部可以接触得到,以感觉到电刺激信 号。电极片8与单片机的输出电路电连接。在杖杆I表面固定有若干圈荧光警示条2。以方便盲人夜路行走。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导盲杖,包括杖杆(I),其特征在于,所述杖杆(I)为空心结构,在所述杖杆(I)内装有单片机(4)和与所述单片机(4)电连接的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5)、电源(6 )及语音报警装置(7 ),在所述杖杆(I)上设有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10 )以及控制所述语音报警装置的音响开关(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杖杆(I)的手柄部位设置有电极片(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导盲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杖杆(I)表面固定有若干圈荧光警示条(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盲杖,其结构包括杖杆,所述杖杆为空心结构,在所述杖杆内装有单片机和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电源及语音报警装置,在所述杖杆上设有控制电源通断的电源开关以及控制所述语音报警装置的音响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时,该红外信号被反射回来,并由红外接收器予以接收,再经单片机处理,启动语音报警装置,发出语音提示,告知使用者避让障碍物,从而消除危险因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智能导盲,降低了盲人的出行危险。
文档编号A61H3/06GK202459190SQ2012200592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3日
发明者杨天予 申请人:杨天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