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损伤腰麻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517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损伤腰麻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麻醉器械,特别是一种腰麻针。
背景技术
蛛网膜下腔麻醉,简称腰麻,即将麻醉药物经腰椎间隙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现有技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用的医疗器械主要是腰麻针,其结构主要包括有腰麻针座,腰麻针座上连接有不锈钢腰麻针管,腰麻针管中插入腰麻针芯,腰麻针芯安装在针芯座上,腰麻针芯的端部和腰麻针管的端部配合形成一个斜刃,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将腰麻针芯拔出,再通过腰麻针管将麻醉药物注入,对人体进行麻醉。也有连续麻醉,采取蛛网膜下腔停留留置管的方式进行麻醉。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明显缺陷①腰麻留置管前端开放,在前进过程中容易损伤 组织;②留置管只有一个位于顶端的出液口,使麻醉药物分布不均匀,既不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也延长了麻醉等待时间;③留置管上没有刻度,麻醉师只能通过经验和手感来判断导管进入深度,给麻醉工作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损伤腰麻针。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损伤腰麻针,包括中空的腰麻针体和可以置于针体空腔内的柔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导管前端闭合,前端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孔。上述的柔性导管上设有刻度线。上述的柔性导管为医用PVC透明导管,外径为22G。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I、损伤小,药物分布均匀,注射过程缩短,既有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也缩短了麻醉等待时间。2、麻醉医师可以通过导管上的刻度来判断进针深度,确定平面,降低了麻醉工作的难度,增加了麻醉工作的准确性。3、可以在手术体位给药,增加了麻醉的灵活性,还可用于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

图I是本实用新型柔性导管前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腰麻针体和可以置于针体空腔内的柔性导管。[0015]如图I所示,所述的柔性导管I前端闭合,前端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孔2。前端闭合减少了柔性导管I对前进方向组织的损伤,前端侧壁均匀分布的多个圆孔2,技术目的在于使麻醉药物分布均匀,缩短注射过程,既有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也减少了麻醉等待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导管为医用PVC透明导管,温度适应性强,化学稳定性好;外径为22G,强度适当,置管和拔管的成功率较高。经多年临床验证,这个口径的导管引发的腰麻后头痛和马尾综合症的几率较低。此外,柔性导管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的最小间距为1mm,每隔IOmm设有数字标识,便于麻醉医师判断进针深度,从而增加了麻醉工作的准确性。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针体的前端有一个斜刃,麻醉师选择好脊椎间隙,麻醉师可以采用直入穿刺法或侧入穿刺法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然后将柔性导管留置于蛛网膜下腔后拔掉针体,通过柔性导管将麻醉药物注入。
·[0019]硬膜上的针孔可被导管完全封闭,从而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漏。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小剂量给药持续麻醉,降低了心血管方面的风险和对呼吸系统的干扰,血流动力稳定,有效降低腰麻后头痛和马尾综合症的发病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和高麻醉风险病人以及妇女剖宫产术和分娩镇痛等状况。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适用于下肢以及下腹部手术以及术后镇痛和慢性疼痛的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低损伤腰麻针,包括中空的腰麻针体和可以置于针体空腔内的柔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导管前端闭合,前端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损伤腰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导管上设有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损伤腰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导管为医用PVC透明导管,外径为22G。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损伤腰麻针,属于医用麻醉器械,包括中空的腰麻针体和可以置于针体空腔内的柔性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导管前端闭合,前端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损伤小、药物分布均匀、准确显示进针深度、适用广泛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19/00GK202516132SQ20122012893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马克军 申请人:马克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