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矫形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66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肢矫形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肢矫形患者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治疗足部畸形的下肢矫形鞋。
背景技术
随着康复医学的普及,矫形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各种应用生物力学理论的矫形器不断的开发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形器现已作为矫形外科保守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及组织在张力应力下再生理论问世以来,其在矫形外科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有采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治疗足部畸形的报道,其主要适用于马蹄内翻足以及由创伤导致患者左右肢不平衡、肢体短缩畸形等症状。尤其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畸形,据国外报道,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占人口总数的1%。 3%。,其在我国也很常见。目前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 石膏矫正、软组织松解、肌腱转移或截骨手术,不可否认,这些手术对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容易出现如创伤大、术后不能纠正小足畸形、术后畸形复发等合并症。对于采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技术矫形后的病人,早期下床进行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如无特殊要求,术后三天即可下床开始康复锻炼。然而,普通鞋子不能满足带有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病人的行走要求,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普通鞋子不能稳固的穿上;其次,穿上后亦不能保证两条腿一样长;另外,对于一个肢体短缩做骨延长的病人,不同阶段患腿长度也在变化,而普通鞋子满足不了患肢的变化,因而达不到治疗的效果,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穿着方便、舒适、透气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进行康复锻炼的下肢矫形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矫形鞋,包括鞋本体和鞋垫,所述鞋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根以上绑带,所述鞋本体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垫置于鞋底上,所述鞋垫呈坡形,且所述鞋垫的脚跟部厚度大于脚尖部厚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垫和鞋底由一包布包裹。所述鞋垫和鞋底通过第一粘扣带组件粘接。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鞋底上,所述绑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粘扣带组件粘接于绑带上。所述绑带为弹性带。所述绑带设有两条。[0013]所述鞋帮包括前帮和后帮,所述前帮连接于鞋底的前部,所述后帮连接于鞋底的后部,所述绑带位于前帮和后帮之间。所述后帮上设有系紧带。所述鞋底的底部设有可卡入绑带的凹槽。所述鞋底的底面上设有两个耐磨垫,所述两个耐磨垫分别位于鞋底的前部和后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本实用新型的下肢矫形鞋适用于带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患者穿着进行康复锻炼,其穿着方便、舒适、透气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进行康复锻炼, 可将鞋垫设计成各种不同高度,以适应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需求。2、本实用新型中鞋垫和鞋底由一包布包裹,使鞋垫牢固可靠的固定在鞋底上,穿着行走稳定性高,根据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需求,可设计生产不同尺寸、型号的下肢矫形鞋来满足要求。3、本实用新型中鞋垫和鞋底也可通过第一粘扣带组件粘接,使鞋底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更换,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随着患肢长度发生变化,可通过更换脚跟部厚度不同的鞋垫来适应患者穿着的需求,利于患者的康复,而针对左右肢长度不同的患者,也可通过选用合适的鞋垫来弥补患肢短缩部分,避免了行走时高低脚的问题,该鞋本体可以反复利用,只需配备不同尺寸、型号的鞋垫即可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中鞋底的底部设有凹槽,绑带绕鞋底对患肢进行绑束时卡入该凹槽中,可避免绑带被踩脏、踩断。5、本实用新型中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鞋底上,绑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粘扣带组件粘接于绑带上,可实现快速的绑紧,其使用方便、绑紧可靠。6、本实用新型中在后帮上设有系紧带,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穿戴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7、本实用新型中鞋底的底面上设有耐磨垫,可提高鞋本体的耐磨性,进而提高鞋本体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去除鞋垫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去除鞋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鞋垫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鞋垫的脚跟部为第一种厚度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鞋垫的脚跟部为第二种厚度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绑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0035]图例说明I、鞋本体;11、鞋底;111、凹槽;12、鞋帮;121、前帮;122、后帮;2、鞋垫;21、脚尖部;22、脚跟部;3、第一粘扣带组件;31、第一钩面带;32、第一毛面带;4、第二粘扣带组件;41、第二钩面带;42、第二毛面带;5、绑带;6、包布;7、系紧带;8、耐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I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下肢矫形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鞋本体I和鞋垫2,鞋本体I包括鞋底11和连接于鞋底11上的鞋帮12,鞋底11对应脚尖的位置为前部,对应脚跟的位置为后部,在鞋底11前部和后部之间固定连接两根绑带5,鞋帮12包括前帮121和后帮122,前帮121连接于鞋底11前部,后帮122连接于鞋底11后部,鞋垫2置于鞋底11上,其与鞋底11前部对应的为脚尖部21,与鞋底11后部对应的为脚跟部22,该鞋垫2呈坡形,且脚跟部22的厚度大于脚尖部21的厚度,如图6和图7所示,沿脚尖部21到脚跟部22的方向,鞋垫2的厚度逐渐递增。该下肢矫形鞋适用于带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器患者穿戴进行康复锻炼,患肢穿入后将绑带5绕过鞋底11的底部绑紧即可,其穿戴方便、舒适、通气性好、使用安全可靠。在其它实施例中,绑带5可根据实际需要设一根或三根以上。本实施例中,鞋垫2和鞋底11通过第一粘扣带组件3粘接,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粘扣带组件3包括第一钩面带31和第一毛面带32,在鞋底11的上表面上缝接有三个第一毛面带32,在鞋垫2的底面上缝接有三个第一钩面带31,鞋垫2置于鞋本体I内时,鞋垫2上的第一钩面带31和鞋底11上的第一毛面带32正好相互贴合粘紧。鞋垫2通过第一粘扣带组件3粘接于鞋底11,便于快捷更换。在实际使用时,可配有多个脚跟部22厚度不同的鞋垫2,如图6和图7所示的两个鞋垫2,两个鞋垫2的脚跟部22厚度不同,其坡度也不同,患者早期行走时穿戴脚跟部22厚度较大的鞋垫2,而康复一段时间后则更换脚跟部22厚度较小的鞋垫2,鞋垫2数量及各鞋垫2脚跟部22的厚度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随着患肢长度发生变化,可选用合适厚度的鞋垫2来适应,提高了患肢的舒适度,利于患者的康复,而针对左右肢长度不同的患者,也可通过选用脚跟部22厚度不同的鞋垫2来弥补患肢短缩部分,避免行走时高低脚的问题,利于患者及早下床行走,巩固和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由于鞋本体I可以反复利用,这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本实施例中,绑带5为弹性带,各绑带5的一端通过针线缝合或通过鞋钉固定在鞋底11的一侧,位于前帮121和后帮122之间,绑带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粘扣带组件4粘接于绑带5上。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粘扣带组件4包括第二钩面带41和第二毛面带42,第二钩面带41和第二毛面带42均缝接在绑带5上,其中第二钩面带41靠近绑带5未固定的一端,第二毛面带42位于绑带5的中部,当绑带5绕鞋底11绑好患肢时,该第二钩面带41和第二毛面带42正好相互贴合粘紧,可防止绑带5松脱。其它实施例中,绑带5还可采用其它的连接组件来绑紧,例如子母扣等。本实施例中,鞋底11的底部设有可卡入绑带5的凹槽111,该凹槽111与绑带5的位置相对应,当绑带5绕鞋底11绑紧患肢时卡入凹槽111中,可避免绑带5被踩脏、踩断。[0043]本实施例中,在后帮122上还设有系紧带7,系紧带7与绑带5 —起对患肢进行绑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穿戴后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在鞋底11的底面上连接固定有两个耐磨垫8,以提高鞋的耐用性,耐磨垫8可通过鞋钉固定安装,两个耐磨垫8前后布置,且相互间隔一端距离,即两个耐磨垫8分别设于鞋底11前部和后部的底面上,而凹槽111正好位于两耐磨垫8的中间。实施例二 图9和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下肢矫形鞋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下肢矫形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鞋垫2和鞋底11由一包布6包裹,以提高其连接可靠性,制作时将包布6包裹鞋垫2和鞋底11后缝制成一整体,然后再使绑带5、前帮121、后帮122和两个耐磨垫8分别与鞋底11连接(例如可采用鞋钉固定),本实施例的两个耐磨垫8还可以起到防止踩坏包布6的作用。可设计不同尺寸和型号的下肢矫形鞋来满足不同患者和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需求。在其它实施例中,鞋垫2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与鞋底11连接,甚至可直接将鞋垫2和鞋底11制成一个整体。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下肢矫形鞋,包括鞋本体(I)和鞋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本体(I)的中部设有一根以上绑带(5),所述鞋本体(I)包括鞋底(11)和连接于鞋底(11)上的鞋帮(12),所述鞋垫(2)置于鞋底(11)上,所述鞋垫(2)呈坡形,且所述鞋垫(2)的脚跟部(22)厚度大于脚尖部(21)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2)和鞋底(11)由一包布(6)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2)和鞋底(11)通过第一粘扣带组件(3)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鞋底(11)上,所述绑带(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粘扣带组件(4)粘接于绑带(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为弹性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设有两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12)包括前帮(121)和后帮(122),所述前帮(121)连接于鞋底(11)的前部,所述后帮(122)连接于鞋底(11)的后部,所述绑带(5 )位于前帮(121)和后帮(122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帮(122)上设有系紧带(7)。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1)的底部设有可卡入绑带(5)的凹槽(11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矫形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1)的底面上设有两个耐磨垫(8),所述两个耐磨垫(8)分别位于鞋底(11)的前部和后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矫形鞋,包括鞋本体和鞋垫,鞋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根以上绑带,鞋本体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上的鞋帮,鞋垫置于鞋底上,鞋垫呈坡形,且鞋垫的脚跟部厚度大于脚尖部厚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穿着方便、舒适、透气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进行康复锻炼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5/01GK202537725SQ2012201697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彭伶丽, 杨佳琪, 梁捷予, 王金, 袁秋翠, 贺爱兰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