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66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医用呼吸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一些处于昏迷、生命特征较弱和呼吸困难的 病人需要使用氧气罩进行输氧,目前现有的氧气罩多数采用硅胶材质,氧气罩的中部设有一根氧气进气管,并通过耳挂或者弹性材料将其固定在病人面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当病人呼吸通畅无需输氧时,只能直接摘下氧气罩,从空气中吸取氧气,而病人所处的环境中可能含有细菌,病人体质较弱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二是当病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时,同样需要摘下氧气罩,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操作较为繁琐,也不卫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病情恢复初期呼吸道感染、可随时进行输氧,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医用呼吸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医用呼吸装置,包括罩体,罩体的后端设有耳挂,前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一端与罩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扣合连接,进气管的中间一段设置有万向旋转管;进气管的另一端接有压缩气囊,所述压缩气囊的进气管内设有单项阀,所述罩体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上设置有吸气管。采用以上方案后,对需要进行输氧的病人,只需按照常用氧气罩的使用方法,先将氧气罩固定在病人面部,再开启与进气管相通的控制阀,并保持吸气孔上的控制阀关闭,即可给病人输氧;所设有的万向旋转管,针对病人不同情况下的姿态,可以任意调整角度方向,避免了进气管折压而导致的输气不畅通;对于在病愈恢复初期的病人,输氧过程为间歇性输氧,当病人不输氧病外出活动时,可把进气管从与面罩两接触拆卸,并关掉此处的控制阀,同时开启吸气孔上的控制阀,病人只需带着本实用新型即可进行呼吸,又可以有效的避免控制中细菌的感染,有防护口罩的作用;当病人需要进行输氧时,再将进气管与罩体相连接,并开启进气管处的控制阀,同时关闭吸气孔上的控制阀,操作较为方便;如果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医护人员可用手挤压与进气管连接的气囊,由于气囊进气管上设有单项阀,空气可有效的被输送到病人肺部,避免了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使治疗过程更为卫生。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气管内部设有过滤器。采用本技术方案,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的将空气中的有害细菌隔离,净化空气效果较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罩体,2、耳挂,3、进气管,4、万向旋转管,5、控制阀,6、气囊,6. I、单向阀,7、吸气管,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医用呼吸装置做详细说明。如图I中所示,一种医用呼吸装置,包括罩体1,罩体的后端设有耳挂2,前端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的进气管3 —端与罩体I之间为可拆卸的扣合连接,进气管3的中间一段设置有万向旋转管4 ;进气管3的另一端接有压缩气囊6,所述压缩气囊6的进气管内设有单项阀6. 1,所述罩体I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上设置有吸气管7,所述的吸气管7内部设有过滤器8。采用以上方案后,将医用雾化装置与氧气输送装置连接,开启 后将罩体I固定在病人面部,为病人进行药物的雾化吸入操作,万向旋转管4可旋转360度,同时具备伸缩功能,不管患者出于何种卧位,贮液药杯都能够处于与地面垂直的状态,使药液使用充分雾化,角度可随意调整,避免药杯倾斜或药液少时无法充分雾化的缺点。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呼吸装置,包括罩体(1),罩体的后端设有耳挂(2),前端连接有进气管(3),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管(3)—端与罩体(I)之间为可拆卸的扣合连接,进气管(3)的中间一段设置有万向旋转管(4);进气管(3)的另一端接有压缩气囊(6),所述压缩气囊(6)的进气管内设有单项阀(6.1),所述罩体(I)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上设置有吸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医用呼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气管(7)内部设有过滤器(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呼吸装置,包括罩体(1),罩体的后端设有耳挂(2),前端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的进气管(3)一端与罩体(1)之间为可拆卸的扣合连接,进气管(3)的中间一段设置有万向旋转管(4);进气管(3)的另一端接有压缩气囊(6),所述压缩气囊(6)的进气管内设有单项阀(6.1),所述罩体(1)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上设置有吸气管(7)。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避免病情恢复初期呼吸道感染、可随时进行输氧,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2569110SQ2012201697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马珍珍, 郭兰田, 王宁 申请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