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74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
背景技术
供氧设备是医院、急救站、疗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补充用氧必须的设备。对患者、老年人、孕妇、学生、白领阶层及旅游、坑道、登山人员都是不可缺少的。氧气瓶的储气量大,气压稳定,所以如果需要较长时间吸氧,氧气瓶是首要的选择,现在比较有“规模”的医院一般都在病床设置上,都在墙上(或者安装于墙内)设置了“管道氧气”,质量和瓶装氧气是一样的,比较方便。“氧气枕”一般是用于短时间的应急供氧,或者在氧气瓶不容易到的地方,比如出急诊时的应急使用、紧急搜救等情况下,由于方便携带,所以用得比较多,其“枕”内的氧气,也是从钢瓶中灌装进去的。临床和急救上所使用的供氧管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适用于病房墙式的供氧接口 ;另一种适用于氧气瓶或氧气枕上的供氧接口。医院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抢救、转运病人的过程中,上述两种类型的供氧管,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的供氧接口。例如用于氧气瓶上的供氧管不能病房墙式的供氧接口对接,反之亦然。于是就造成抢救或转运不及时,同时也造成材料的浪费,也可能增加医患矛盾。本实用新型从单腔鼻塞型鼻导管中得到启发,稍加改进,发现可以同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供氧接口,衔接紧密,供氧通畅,不易滑脱,节省了多次连接的时间,也杜绝了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以克服上述的不足,它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供氧接口的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包括管体和气囊式接口,所述的气囊式接口与管体连接。所述气囊式接口前部是椭圆形中空的腔体,后部是插接用细管。所述气囊式接口与管体均用无毒的橡胶或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气囊式接口,既能与氧气瓶的圆锥形接口也能与氧气枕的管接口、病房墙式的针型接口对接,并且与各种接口衔接紧密,供氧通畅,也不易滑脱,节省中间切换需要多次连接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产品的浪费与污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与氧气瓶的供氧接口对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与病房墙式的供氧接口对接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与氧气枕的供氧接口对接的示意图。图中管体I、气囊式接口 2、椭圆形腔体21、插接用细管22、病房墙式供氧接口 3、氧气枕供氧接口 4、氧气瓶供氧接口 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包括管体I和气囊式接口 2,气囊式接口 2前部是椭圆形中空的腔体21,后部是插接用细管22,上述材料都是用无毒的橡胶或塑料制成。气囊式接口 2与管体I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与氧气瓶的锥形接口对接的示意图,传统的与氧气瓶对接的是与其相似的锥形套管,此套管也能与氧气枕的接口对接,但 是与病房墙式的供氧接口对接就会大出许多;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管前部为椭圆形中空的腔体21,在与氧气瓶的供氧接口 5连接时,可以包裹住氧气瓶的锥形接口,从而达到对接的效果,而且衔接紧密,也不易滑脱;更重要的是,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管与病房墙式的供氧接口对接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管后端的插接用细管22与病房墙式的针型接口 3对接,供氧管前端的椭圆形腔体21包裹住病房墙式的针型接口的底部,也达到了对接的效果,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管也能与氧气枕的接口 4对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能与多种类型的供氧设备的接口对接,从而达到零切换的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供氧管密封效果更加完善,可以节省氧气,以免过多的外泄。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未实质性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包括管体(I)和气囊式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接口与管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接口前部是椭圆形中空的腔体(21),后部是插接用细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式接口与管体用无毒的橡胶或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一次性多衔接供氧管,包括管体和气囊式接口,所述的气囊式接口与管体连接。所述的气囊式接口前部是椭圆形中空的腔体,后部是插接用细管。所述的气囊式接口与管体用无毒的橡胶或塑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气囊式接口,既能与氧气瓶的圆锥形接口也能与氧气枕的管接口、病房墙式的针型接口对接,并且与各种接口衔接紧密,供氧通畅,也不易滑脱,节省中间切换需要多次连接的时间,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产品的浪费与污染。
文档编号A61M16/08GK202620421SQ20122018975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9日
发明者杨晖, 归冬梅 申请人:归冬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