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55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胸治疗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气胸治疗仪器。
背景技术
张力性气胸是指肺部受到损伤后,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而呼气时活瓣关闭,不能让腔内空气从气道排出。由此,胸膜腔内空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压迫患侧肺组织,使之逐渐萎陷,并将纵隔推向健侧,挤压健侧肺,产生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有时胸膜腔内的高压空气被挤入纵隔,扩散至皮下组织,导致颈部、面部、胸部等处皮下气肿。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胸部穿刺抽气法治疗张力性气胸。治疗过程是用针头插入胸 膜腔,然后使用注射器反复抽取腔内气体和积液,整个过程操作繁琐,需要频繁拆装注射器,而且外部气体容易进入胸膜腔,给患者带来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气胸治疗仪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气胸治疗仪器,它包括穿刺针头、引流管、注射器和排放支管,引流管的一端与注射器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头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A,单向阀A的导通方向指向注射器,在引流管上位于注射器和单向阀A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排放支管,排放支管与外部空间连通。它还包括单向阀B,单向阀B设置在排放支管上,单向阀B的导通方向指向外部空间。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注射器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设置有排放支管,抽出的液体和气体通过排放支管排出,无需拆卸注射器,使用方便;2.设置有单向阀,在使用过程中,外部气体不能进入胸膜腔内,安全可靠;3.引流管和注射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穿刺针头,2-引流管,3-注射器,4-排放支管,5-单向阀A,6-单向阀B,7_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图I所示,气胸治疗仪器,它包括穿刺针头I、引流管2、注射器3和排放支管4,引流管2的一端与注射器3连接,引流管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头I连接,引流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A5,单向阀A5的导通方向指向注射器3,在引流管2上位于注射器3和单向阀A5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排放支管4,排放支管4与外部空间连通。它还包括单向阀B6,单向阀B6设置在排放支管4上,单向阀B6的导通方向指向外部空间。引流管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连接头7与注射器3通过螺纹连接。在使用注射器3抽取时,气体和积液进入注射器3中,在单向阀B6的作用下外部气体不能进入注射器3,在排出时,注射器3中的气体和积液通过排放支管4排出,由于单向 阀A5的作用,气体和积液无法返回胸膜腔。
权利要求1.气胸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穿刺针头(I)、引流管(2)、注射器(3)和排放支管(4),引流管(2)的一端与注射器(3)连接,引流管(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头(I)连接,弓丨流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A (5),单向阀A (5)的导通方向指向注射器(3),在引流管(2)上位于注射器(3)和单向阀A (5)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排放支管(4),排放支管(4)与外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胸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单向阀B(6),单向阀B (6)设置在排放支管(4)上,单向阀B (6)的导通方向指向外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气胸治疗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7 ),连接头(7 )与注射器(3 )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胸治疗仪器,它包括穿刺针头(1)、引流管(2)、注射器(3)和排放支管(4),引流管(2)的一端与注射器(3)连接,引流管(2)的另一端与穿刺针头(1)连接,引流管(2)上设置有单向阀A(5),单向阀A(5)的导通方向指向注射器(3),在引流管(2)上位于注射器(3)和单向阀A(5)之间的位置连接有排放支管(4),排放支管(4)与外部空间连通。它还包括单向阀B(6),单向阀B(6)设置在排放支管(4)上,单向阀B(6)的导通方向指向外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M1/04GK202554576SQ20122024332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朱德其, 姚玲, 李雪梅 申请人: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