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78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领域中的输液器包括插接头、输液管、滴流管、调整开关、针头和回气管组成,回气管之间连接有空气净化腔,回气管还连接有调整开关,在空气净化腔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上有封盖。输液器在输液完毕后若不及时拔下针头,血管内的血液就会倒流到输液器中,从而广生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输液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滴流管和输液导管,滴流管的上端和吊瓶之间连接有输液管,输液导管连接在滴流管的下端,滴流管与输液管、输液导管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流管中设置有一个空心的浮球,所述浮球的半径大于输液导管的管体半径。滴流管液体流尽时,浮球随着液体下降从而吸附在滴流管下方的输液导管口,将输液导管堵塞,避免血液倒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吊瓶中的液体流尽后,浮球随着滴流管的内的液面下降,从而吸附在滴流管下方的输液导管口,达到断流的效果,从而避免出现血液倒流的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液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输液器包括吊瓶1、输液管2、滴流管3、输液导管4和浮球5,滴流管3的上端和吊瓶I之间连接有输液管2,输液导管4连接在滴流管3的下端,滴流管3与输液管2、输液导管4为一体,滴流管3中设置有一个空心的浮球5,浮球5的半径大于输液导管4的管体半径。浮球5可采用橡胶球,塑料球等比重小于水的材料。滴流管3有液体时,浮球5在浮力的作用下浮起(参考图1),吊瓶I中的液体流尽后,浮球5随着滴流管3内的液面下降,从而吸附在滴流管3下方的输液导管4 口,将输液导管4堵塞(参考图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包括输液管、滴流管和输液导管,滴流管的上端和吊瓶之间连接有输液管,输液导管连接在滴流管的下端,滴流管与输液管、输液导管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流管中设置有一个空心的浮球,所述浮球的半径大于输液导管的管体半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输液器,它包括输液管、滴流管和输液导管,滴流管的上端和吊瓶之间连接有输液管,输液导管连接在滴流管的下端,滴流管与输液管、输液导管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流管中设置有一个空心的浮球,所述浮球的半径大于输液导管的管体半径。滴流管液体流尽时,浮球随着液体下降从而吸附在滴流管下方的输液导管口,将输液导管堵塞,避免血液倒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输液器。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920733SQ2012205283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高凤麟 申请人:高凤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