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器监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点滴输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治疗手段,但是在疾病多发期或医护人员比较紧张的医院,常出现护士忘记给患者拔针或者更换药物的情况,一些患者在快打完点滴时只能自己拔针,由于患者都不是专业人员,自行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也有时患者会因为睡着而不能及时拔针,造成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很多医院和患者愿意使用输液器报警装置,而现有的报警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安装复杂,不易操作,这就使一些患者依旧承担着空输液或者自行拔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液器监控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监控报警装置,是由壳体、金属块、金属环和硅胶套构成,所述的壳体是由主壳体和副壳体相互卡接构成的中空的圆柱体,壳体的顶面设有进液孔,壳体的底面设有出液孔,主壳体的侧壁设有安装管,安装管端头装有端盖,端盖的内部装有刀片,刀片的末端长于端盖的末端,安装管内设有金属块,安装管的内壁设有两个金属环,金属环的底部连接了金属棒,金属棒的末端伸出安装管外壁,安装管在壳体内的一端套有硅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上均设有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监控报警装置,安装方便,使用方法简单,使用时可先将带有刀片的端盖拔出,将输液管划开,将装置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安装于输液管之间,再将蜂鸣器连接在金属棒上即可安全使用,同时其壳体为分体式结构,拆卸方便,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监控报警装置,是由壳体1、金属块2、金属环3和硅胶套4构成,所述的壳体1是由主壳体5和副壳体6相互卡接构成的中空的圆柱体、其为可拆卸结构(如图2),方便对装置进行检修和内部结构的查看;壳体1的顶面设有进液孔7,壳体1的底面设有出液孔8,进液孔7和出液孔8上均设有连接套13,进液孔7和出液孔8均用于与输液管相连,连接套13使连接部位更加密封;主壳体5的侧壁设有安装管9,安装管9端头装有端盖11,端盖11的内部装有刀片12(如图3),刀片12的末端长于端盖11的末端,使用时可先将带有刀片12的端盖11拔出,将输液管划开,然后将装置的进液孔7和出液孔8安装于输液管之间;安装管9内设有金属块2,安装管9的内壁设有两个金属环3,金属环3的底部连接了金属棒10,金属棒10的末端伸出安装管9外壁,金属棒10用于连接蜂鸣器。LED光源等声音报警或者光线报警的设备;安装管9在壳体1内的一端套有硅胶套4,其中壳体1内部在硅胶套4与金属块2之间含有一个空气的密闭空腔,壳体1通过进液口7、出液口8与输液管相连,当输液时药液充满了硅胶套4的外部,由于药液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原本鼓胀的硅胶套4体积逐渐缩小,这样密闭空腔内的气体开始被压缩,气体推动金属块2向远端滑动,这样金属块2只能与一个金属环3相接触;当药液没有了,硅胶套4外部的压力降低,金属块2向反方向移动,并将两个金属环3相接触,使外接的报警设备形成电路通路,进而实现了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