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03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避光效果同时能够精确控制滴速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一些药物化学性能不稳定,遇光变质、变色甚至发生光敏反应,具有光毒性,这些光化学反应降低了药物的应有价值,甚至产生副作用等问题,为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输注过程中需要避光。传统的避光采用在医用PVC材料加着色剂的方法,然而由于医用PVC材料使用邻苯二甲酸二己脂(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作为增塑剂,动物实验证明,该类增塑·剂可致癌、致畸。同时PVC加着色剂的方法还容易发生色析出、色迁移现象,造成药液新的污染,增加临床应用的不安全性。此外,为了调节输液滴速,输液器设有调节器进行控制。特别是通过滚轮和楔形面来进行调节的调节器,被医院和诊所普遍使用。根据病人病情、药物性质、年龄等因素的不同,不同病人的输液滴速往往不用,而现用的调节器很难精确控制滴速,容易出现差错,导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避光效果,同时使用安全可靠,并且能够精确控制滴速的输液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器,包括穿瓶针、滴瓶、调节器和静脉针,由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包括与药液接触的内层和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所述内层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避光材料制成,所述滴瓶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避光医用材料制成,所述调节器包括设有进液孔的进液筒和设有出液孔的出液筒,所述进液筒设有刻度或指示箭头,所述出液筒设有指示箭头或刻度,所述进液筒和出液筒能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管和滴瓶均使用了避光材料制造,具有避光效果,防止药液发生光化学反应,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药液接触的部分均使用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避免造成药液新的污染。同时调节器设有刻度和指示箭头,操作人员根据病人的输液滴速将进液筒和出液筒相对转动,使指示箭头指向所需的刻度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精确控制滴速,提高输液工作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由聚氨酯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由PU材料替代PVC材料,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 03mnT0. 6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由PVC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由于外层不与药液接触,PVC材料加着色剂不会造成药液污染。[0011]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 03mnT0. 6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不含任何粘接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滴瓶由聚丙烯PP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聚丙烯PP高分子材料加着色剂后不会与药液产生反应,同时具有避光效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筒的截面设有胶圈,所述出液筒的截面设有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深度自出液孔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逐步增加。随着进液筒和出液筒相对转动,进液孔相对环形流道顺时针转动,由于环形流道的深度逐步增加,同时进液孔与出液孔的顺时针方向距离缩短,输液滴速逐步加快,当进液孔与出液孔正对时,输液滴速达到最大值。反向转动,则输液滴速逐步减慢。胶圈起到密封和紧固的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器和静脉针之间设有过滤器。过滤精度高,纳污能力强,无污染,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管和滴瓶均使用了避光材料制造,具有避光效果,防止药液发生光化学反应,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药液接触的部分均使用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避免造成药液新的污染。同时调节器设有刻度和指示箭头,操作人员根据病人的输液滴速将进液筒和出液筒相对转动,使指示箭头指向所需的刻度值,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精确控制滴速,提高输液工作的安全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进液筒的截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出液筒的截面图。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器100,包括穿瓶针101、滴瓶102、调节器103和静脉针104,由输液管105连接,所述输液管105包括与药液接触的内层和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所述内层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避光材料制成,所述滴瓶102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避光医用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器103和静脉针104之间设有过滤器106。过滤精度高,纳污能力强,无污染,使用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由聚氨酯PU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由I3U材料替代PVC材料,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 03mnT0. 6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由PVC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由于外层不与药液接触,PVC材料加着色剂不会造成药液污染。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 03mnT0. 6mm。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不含任何粘接剂。[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滴瓶102由聚丙烯PP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聚丙烯PP高分子材料加着色剂后不会与药液产生反应,同时具有避光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器103包括设有进液孔的进液筒107和设有出液孔的出液筒108,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筒107设有刻度,所述出液筒108设有指示箭头,所述进液筒107和出液筒108能相对转动。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筒107的截面设有胶圈109,起到密封和紧固的作用。所述出液筒108的截面设有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深度自出液孔111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逐步增加。使用时,对准进液孔110将胶圈109安置在进液筒107的截面上,进液筒107的连接柱112插入出液筒108的连接孔113。随着进液筒107相对出液筒108顺时针转动,指示箭头由“OFF”位置逐步指向大的刻度值,进液孔110相对环形流道顺时针转动,由于环形流道的深度逐步增加,同时进液孔110与出液孔111的顺时针方向距离缩短,输液滴速逐步加快,当进液孔110与出液孔111正对时,指示箭头指向“OPEN”位置,输液滴速达到最大值。由于进液筒107的定位块114被出液筒108的定位块115挡住,进液筒107无法再相对出液筒108继续顺时针转动。需要降低输液滴速时,进液筒107相对出液筒108逆时针转动,则输液滴速逐步减慢。指示箭头指向“OFF”位置时,输液滴速为O。由于进液筒107的定位块114被出液筒108的定位块115反向挡住,进液筒107无法再相对出液筒108继续逆时针转动。本实施例中,调节器103的滴速控制范围为(T250,滴速控制单位为ml/h。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器,包括穿瓶针、滴瓶、调节器和静脉针,由输液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包括与药液接触的内层和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所述内层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避光材料制成,所述滴瓶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避光医用材料制成,所述调节器包括设有进液孔的进液筒和设有出液孔的出液筒,所述进液筒设有刻度或指示箭头,所述出液筒设有指示箭头或刻度,所述进液筒和出液筒能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由聚氨酯PU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03mnT0. 6_。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由PVC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03mnT0. 6_。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不含任何粘接剂。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瓶由聚丙烯PP高分子材料制成,并用着色剂着色。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筒的截面设有胶圈,所述出液筒的截面设有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的深度自出液孔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逐步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和静脉针之间设有过滤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包括穿瓶针、滴瓶、调节器和静脉针,由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包括与药液接触的内层和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所述内层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避光材料制成,所述滴瓶由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避光医用材料制成,所述调节器包括设有进液孔的进液筒和设有出液孔的出液筒,所述进液筒设有刻度或指示箭头,所述出液筒设有指示箭头或刻度,所述进液筒和出液筒能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光效果,防止药液发生光化学反应,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药液接触的部分均使用不与药液发生反应的医用材料,避免造成药液新的污染。同时调节器设有刻度和指示箭头,能够精确控制滴速,提高输液工作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777279SQ2012205313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许丽, 易峰涛, 张春霞, 蒋文, 吴婷婷, 郑云艳, 胡蓓, 周道裕 申请人:许丽, 易峰涛, 周道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