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408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ー种固定动静脉穿刺针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动静脉穿刺基本为“盲穿”,即看到静脉血管颜色或触摸到静脉走向或动脉搏动,进针后见回血,进ー步将针全部置入血管内固定或是在铁针芯引导下将软的套管针置入血管。其缺点在于1、所谓看到或是触摸到只是从外表的ー种感官效应当针尖触到血管时,静脉可能被压扁或变形;动脉可能只是感觉的ー种弥漫的搏动,针芯接触皮肤的位置可能不是其正中心或是所谓的“偏心” ;2、针尖刺破皮肤及皮下组织但未达到血管前,会干扰穿刺者先有的感官效应的判断静脉回路不再象先前那么清楚或其走向或动脉搏动不再是先前确定好的位置或方向;而且穿刺针到达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哪一个层面不为穿刺者所知;3、见回血后进ー步进针过程可能针尖再次穿出血管而致穿刺失败;针芯在血管里,但是外面的软套管还在血管管壁外,此时盲目或是强行置管可能将其置入血管外的软组织;4、婴幼儿、肥胖或水肿病人、肿瘤晚期病人无法触摸或是看到血管走行方向,或是过于深或血管壁硬化,致使成功率大为下降。B超引入医学领域让ー个新的亚专业医护人员产生B超医疗工作者。但是他们仅能为患者提供ー种非创伤性的影像学资料;并且ー项简单的穿刺需要其与专业穿刺人员“灵犀”配合才可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定位明确、穿刺准确、到位、操作方便的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部件,一扇形支架,所述扇形支架外沿向内折翻形成一个侧耳;一扇形穿刺板,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在圆心处枢接使得扇形穿刺板可绕扇形支架进行转动;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的枢接处设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向内复位;且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和弹簧,使得所述扇形穿刺板紧贴侧耳并可绕扇形支架转动一角度;ー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扇形穿刺板相对扇形支架转动,使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向内转复位;一穿刺针导向卡槽,所述穿刺针导向卡槽法线方向设置在扇形穿刺板外表面,用于安装穿刺针,并使穿刺针沿导向卡槽前后方向可滑动。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侧耳接触部位设有摩擦片,由于摩擦片的作用,扇形穿刺板向外旋转时可以随时停在任何需要的位置。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扇形穿刺板中部的导向槽和设置在扇形支架上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槽可在导向柱中滑动一角度,且所述弹簧套置在导向柱上并两端贴合在扇形穿刺板和扇形支架表面,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使得所述扇形穿刺板紧贴侧耳并可绕扇形支架圆形转动一角度。所述控制器是由导向柱向外延伸至扇形穿刺板外侧的一手柄,向内推时可以推动扇形穿刺板向内移动,使扇形穿刺板外侧的摩擦片与扇形支架脱离即可。控制器包括ー个固定安装在扇形支架侧耳上的圆筒形壳体,壳体的内孔中安装有ー个控制按钮,控制按钮的前端带有ー个端面带有推齿的外传轮,外传轮的内端带有与外传轮相配合的内转轮,内转轮的端面设有与外传轮推齿相配合的推齿,内转轮外端抵靠在扇形穿刺板上。这样,可以按动ー下控制按钮,使扇形穿刺板外侧的摩擦片与扇形支架脱离开一定距离,直到扇形穿刺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后,再按动ー下控制按钮,使扇形穿刺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外移,回位到原始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优点在于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要穿刺的动脉或静脉直径和走向完全展现在穿刺者视野,不再通过感觉穿刺,而是完整意义上的视觉下完成整个过程。明确定位、准确穿刺到位,而且也精确完成将穿刺针完全转入血管而不复出或是软套管一次性置入血管腔内,不出血也不会二次刺激动脉引起血管痉挛,使ー个普通的B超医疗工作者就可以实现穿刺工作。实现一人完成整个操作,不需要两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配合,并可重复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B截面首I]面图;图4是控制器另ー 种结构图。图中1一扇形支架;2—摩擦片;3—扇形穿刺板;4一卡槽;5—控制器;6—导向槽;7—复位弹簧;8—导向柱;9ー弹簧;10—铰接轴;11 一内转轮;12—外传轮;13—控制按钮;14一壳体,15侧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图4所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它包括ー个扇形支架1,扇形支架外沿向内折翻形成一个侧耳15,扇形支架I上经过铰接轴10安装有ー个扇形穿刺板3,铰接轴位于扇形穿刺板和扇形支架的圆心处。铰接轴10上安装扇形穿刺板3的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处于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之间。一边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3沿导向限位机构向内复位。扇形穿刺板3的边沿外侧带有与扇形支架I相配合的摩擦片2,由于摩擦片2的作用,扇形穿刺板3向外旋转时可以随时停在任何需要的位置。扇形穿刺板3的中部带有导向槽6,在导向槽6相对应的扇形支架I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8,在扇形穿刺板3的内侧与扇形支架之间的导向柱8上安装有弹簧9,弹簧9处于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之间,为压缩弹簧,以便使扇形穿刺板3的外侧与扇形支架I紧密接触。导向柱8的外端安装有一手柄,形成控制器5,以便推动扇形穿刺板3内移,使扇形穿刺板3外侧的摩擦片2与扇形支架I脱离,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3向内转复位。扇形穿刺板3上还带有穿刺针导向卡槽4,用于安装穿刺针。控制器5可以是套装在导向柱外端部的手柄,向内推时可以推动扇形穿刺板3向内移动,使扇形穿刺板3外侧的摩擦片2与扇形支架I脱离即可。作为ー种该该改变,控制器5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该结构借助于伸缩式圆珠笔的结构原理,包括有ー个固定安装在扇形支架I上的圆筒形壳体14,壳体14的内孔中安装有ー个控制按钮13,控制按钮13的前端带有ー个端面带有推齿的外传轮12,外传轮12的内端带有与外传轮12相配合的内转轮11,内转轮11的端面与外传轮12推齿相配合的推齿,内转轮外端抵靠在扇形穿刺板上。这样,可以按动ー下控制按钮13,使扇形穿刺板3外侧的摩擦片2与扇形支架I脱离开一定距离,直到扇形穿刺板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后,再按动ー下控制按钮13,使扇形穿刺板3在弹簧9的作用下外移,回位到原始状态。使用时,将穿刺针置入穿刺针卡槽中,左手持B超探头探查血管,将其最宽内径处及走行方向展现给穿刺者,右手将本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通过“U”型连接器与B超探头连接并固定;右手沿穿刺针凹槽沿导向卡槽将穿刺针推向前进,刺入皮肤并进入血管,以在B超下见到针尖达到血管内 为准;针与血管形成的夹角至最大满意度;继续将穿刺针凹槽将穿刺针推向前进至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针外的软套管也进入血管腔内;右手持针固定不动,左手拇指按压控制器远离穿刺者方向达到穿刺针卡槽与针自动分离;固定穿刺针或将套管针外软套管完全置入血管腔内。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部件, 一扇形支架,所述扇形支架外沿向内折翻形成一个侧耳; 一扇形穿刺板,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在圆心处枢接使得扇形穿刺板可绕扇形支架转动;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的枢接处设有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向内复位;且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和弹簧,使得所述扇形穿刺板紧贴侧耳并可绕扇形支架转动一角度; 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扇形穿刺板相对扇形支架转动,使扇形穿刺板与扇形支架脱离,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扇形穿刺板向内转复位; 一穿刺针导向卡槽,所述穿刺针导向卡槽法线方向设置在扇形穿刺板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扇形穿刺板与侧耳接触部位设有摩擦片,由于摩擦片的作用,扇形穿刺板向外旋转时可以随时停在任何需要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扇形穿刺板中部的导向槽和设置在扇形支架上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槽可在导向柱中滑动一角度,且所述弹簧套置在导向柱上并两端贴合在扇形穿刺板和扇形支架表面,使得所述扇形穿刺板紧贴侧耳并可绕扇形支架圆形转动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是由导向柱向外延伸至扇形穿刺板外侧的一手柄,向内推时可以推动扇形穿刺板向内移动,使扇形穿刺板外侧的摩擦片与扇形支架脱离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超弓I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扇形支架侧耳上的圆筒形壳体,壳体的内孔中安装有一个控制按钮,控制按钮的前端带有一个端面带有推齿的外传轮,外传轮的内端带有与外传轮相配合的内转轮,内转轮的端面设有与外传轮推齿相配合的推齿,内转轮外端抵靠在扇形穿刺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B超引导动静脉穿刺固定器。它包括一个扇形支架,扇形支架上经过铰接轴安装有一个扇形穿刺板,铰接轴上安装扇形穿刺板的复位弹簧,扇形穿刺板的侧耳与扇形支架相配合的摩擦片,扇形穿刺板的中部带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相对应的扇形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柱,在扇形穿刺板的内侧与扇形支架之间的导向柱上安装有弹簧,导向柱的外端安装有控制器,扇形穿刺板上还带有穿刺针卡槽。使用本固定器,可以明确定位、准确穿刺到位,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2859316SQ2012206130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马金本, 韩绍先, 张孟元, 徐艳冰, 杨玉美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