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03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态心电图仪,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心血管内科使用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
背景技术
心电图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特性与定量分析诊断。目前,现有的动态心电图仪(Ho I ter监测心电图仪)可以记录病人24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然后将记录的数据作为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但是现有的心电图仪在使用时存在诸多的技术缺陷:①医院内使用的心电图仪在记录病人的心电图时,要求病人卧床,不能记录病人在正常生活中的心电数据便携式动态心电图仪虽然不要求病人在医院卧床,但是病人记录心电数据需24小时后到医院进行数据读出,不能实时对病人进行监测;③另外有用固定电话上传数据的,电话费用较贵;④无法实现对病人院内外全方位无缝隙的远程监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监测专用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心电导联线、电源电路、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上述无线传输装置为3G无线传输装置。上述存储器包括MIN1-SD读卡器。上述微处理器和心电导联线之间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电路连接的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所述的心电导联线、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微处理器顺序连接。上述微处理器为S3C2410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任何时间地点,对病人实施院内外全方位无缝隙的远程监测,并将记录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主治医生的手机和医院的动态监视平台,便于主治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2、存储器包括MIN1-SD读卡器,所述MIN1-SD读卡器可以读取MIN1-SD卡,MIN1-SD卡具有大容量数据记录功能和体积小的特点,记录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进行远程专家会诊治疗。3、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和使用。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心电导联线、电源电路、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MIN1-SD读卡器,所述MIN1-SD读卡器可以读取MIN1-SD卡,MIN1-SD卡具有大容量数据记录功能和体积小的特点,记录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进行远程专家会诊治疗。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为3G无线传输装置,通过3G无线信号传输实现任何时间地点,对病人实施院内外全方位无缝隙的远程监测,并将记录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主治医生的手机和医院的动态监视平台,便于主治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所述微处理器和心电导联线之间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电路连接的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所述的心电导联线、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微处理器顺序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为S3C2410芯片。使用时,心电导联线将人体表面采集的心电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输入到微处理器,将记录的数据存储在MIN1-SD卡上,同时通过3G无线传输装置将记录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主治医生的手机和医院的动态监视平台,便于主治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心电导联线、电源电路、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为3G无线传输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包括MIN1-SD读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和心电导联线之间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电路连接的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所述的心电导联线、A/D转换器、放大电路、滤波器、微处理器顺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S3C2410 芯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时传输的动态心电图仪,属于心血管内科技术领域,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的心电导联线、电源电路、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携带方便,可进行佩带式监护;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实现全球范围任何时间地点,对病人实施院内外全方位无缝隙的远程监护;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和使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02960500SQ20122072756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岩 申请人:王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