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27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慢性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使心室射血或充盈能力的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后期的死亡率与癌证相当。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也迅速增加。心衰的治疗从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的常规治疗理念,从短期的药理学措施改善症状,逐渐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主要包括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对心衰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它们有各自的毒副作用,限制了许多慢性心衰患者的使用。寻求标本兼治、短期症状改善及长期生物学修复同时兼顾的心衰的药物,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中医对于诊治心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喘证”、“水肿”、“心I季”、“怔忡”、“痰
饮”、“心痹”等都属心衰范畴。研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之气阳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基本治法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入手,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但目前现有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处方多含有附子,其有效成分“乌头碱”,能兴奋心脏和血管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还可能激动α受体作用,亦可能释放儿茶酚胺。而持续过度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对心肌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并在心力衰竭恶性循环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发明的组方独特,不用附子,长期应用安全有效,非常适合于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的心衰效果显著。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3 15g,丹参f 12g,红参l、g,蒲黄l、g,猪苓l、g,白术l、g,桂枝l、g,葶苈子3 9g。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该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型慢性心衰的药物。一种制备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醇提:将丹参用I飞倍乙醇浸泡提取f3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
(2)水提:将黄芪、蒲黄、猪苓、白术、葶苈子、桂枝六味药材用水Γ15倍水提取Γ3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
(3)水提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于外循环单效蒸发器中浓缩至清膏取出;
(4)制粒:将红参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与清膏混合,制粒、烘干、整粒,包装。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剂型采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例如,范碧亭《中药药剂学》(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I版)记载的制备工艺,制成药剂学可接受的常规剂型,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根据中医配伍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用上述8味中药材为本发明原料药,其中每味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丹参一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红参一甘、微苦,温;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蒲黄-味甘、微辛;性平;入肝、心、脾经;止血;祛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紐
血;备痢;便血;崩 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聘耳;阴下湿痒。猪茶一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用于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池,带下。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用于健脾益气、健胃、燥湿利尿、化痰、止汗、安月台。桂枝一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用于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葶苈子注味辛,温。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制剂,本方以生黄芪、红参为君,益气温阳以治其本;臣以蒲黄、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桂枝、猪苓温阳化饮利水;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佐以葶苈子宣肺利水,肺为通调水道,肺气调畅则水道自利;诸药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功。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型慢性心衰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药物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口服液的制备的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芪5g 丹参12g 红参3g 蒲黄3g 猪茶6g 白术8g 桂枝6g 葶苈子9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醇提:将丹参用I飞倍乙醇浸泡提取f3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
(2)水提:将黄芪、蒲黄、猪苓、白术、葶苈子、桂枝六味药材用水Γ15倍水提取Γ3小时,提取液过滤浓缩;
(3)水提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继续于外循环单效蒸发器中浓缩至清膏取出;
(4)制粒:将红参粉碎成细粉,加入辅料与清膏混合,制粒、烘干、整粒,包装。实施例2
黄芪12g 丹参9g 红参6g 蒲黄3g 猪茶9g 白术3g 桂枝9g 葶苈子6g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实施例3
黄芪3g 丹参6g 红参5g 蒲黄5g 猪茶9g 白术4.5g 桂枝6g 葶苈子7.5g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黄芪6g 丹参9g 红参5g 蒲黄Sg 猪茶6g 白术5g 桂枝7g 葶苈子12.5g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实施例5
黄苗5g 丹参IOg 红参6g 蒲黄6g 猪茶6g 白术5g 桂枝6g 葶苈子9g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丸剂。实施例6
黄芪15g 丹参9g 红参7.5g 蒲黄3g 猪茶6g 白术3g 桂枝6g 葶苈子6g 制备方法: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为证实本发明药物临床疗效,使用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颗粒剂(以下称:本发明药物)进行了如下临床观察:
一、临床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功能分级按美国NY-A 1974年心衰判定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阳虚)血瘀、水液内停证。1.1诊断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功能分级按美国NY-A 1974年心衰判定标准。1.2 纳入病例标准:符合CHF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属I IV级,中医辨证为气虚(阳虚)血瘀、水液内停证。
1.3排除标准:除外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甲亢性心脏病,未控制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衰竭所导致心力衰竭;除外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阳)血瘀水停证,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Γ65岁,平均54.2±9.2岁;病程4 22 a,平均15.42±5.35 a。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2 66岁,平均55.41 + 8.9岁;病程:Γ23 a,平均16.12±5.23 a。原发病分布情况见表I。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本发明药物组:1治疗组:给予自制本发明药物(由红参、黄芪、丹参、桂枝、泽泻、白术等组成),每次10 g(相当于生药30 g),每日3次,冲服。2.2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强心、扩冠利尿治疗(开搏通6.25^12.5 mg,每日2次;双氢克尿噻12.5^25 mg,每日2 3次;地戈辛0.125、.25 mg,每日I次),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上述2组的基础治疗措施相同,包括积极控制原发病及诱因,限制水钠摄入及减少体力活动,必要时吸氧。3、疗程均为14天。4、观察指标:
4.1安全性指标:于治疗前后做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测定;同时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和耐受情况。4.2疗效性指标
4.2.1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呼吸困难、肺部罗音、肝肿大、颈静脉怒张、浮肿、心率、血压、24 h尿量等,参考心衰评分标准(Benackdey评分法及Lee评分法)。4.2.2心功能分级: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4.2.3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测治疗前后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A)及E/A等指标。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①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分级纠正至I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正常。②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③有效:心功能进步I级,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④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死亡。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2/3;
②有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1/3 2/3;
③无效:治疗后症状积分值下降〈1/3。
6、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均未见异常,观察期间亦未见其它异常反应,无I例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对照组2例病人因服用开搏后出现干咳,而改用缬沙坦80 mg,每日I次,且3例出现钾,予以补充氯化钾后得以纠正。提示服用本发明药物安全可,依从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7、统计方法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用Ridit检验。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疗效。在改善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指标方面均具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后两组数据比较,经分组t检验,P<0.05,两组差异著,说明治疗组提高LVEF程度高于对照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均未见异常,观察期间亦未见其它异常反应,无I例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对照组2例病人因服用开搏后出现干咳,而改用缬沙坦80 mg,每日I次 ,且3例出现钾,予以补充氯化钾后得以纠正。提示服用本发明药物安全可,依从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四、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疗效。在改善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指标方面均具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且副反应较少,故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衰药物。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3 15g,丹参f 12g,红参l、g,蒲黄l、g,猪苓广9g,白术l、g,桂枝l、g,葶苈子3 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5 10g,丹参3飞g,红参l 6g,蒲黄l 6g,猪苓l、g,白术l 9g,桂枝l、g,葶苈子3 9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5g,丹参12g,红参3g,蒲黄3g,猪苓6g,白术8g,桂枝6g,葶苈子9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12g,丹参9g,红参6g,蒲黄3g,猪苓9g,白术3g,桂枝9g,葶苈子6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黄芪3g,丹参6g,红参5g,蒲黄5g,猪苓9g,白术4.5g,桂枝6g,葶苈子 7.5g。
6.—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剂型为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8.—种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血脉 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型慢性心衰的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大多数研究认为,慢性心衰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之气阳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慢性心衰阳虚血瘀、水饮内停,辨证施治,选用黄芪、丹参、红参、蒲黄、猪苓、白术、桂枝、葶苈子,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入手,长期应用安全有效,非常适合于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临床研究显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的心衰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3142781SQ2013101163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赵红佳, 陈美华, 严锦贤, 欧阳秋芳, 黄飞翔 申请人: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